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3: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dāo zhù rán zhěng qiě biàn zhèng yàn
小( ) 求( ) 仍( ) ( )齐 而( ) 方( ) ( )实 试( )
答案:刀 助 然 整 且 便 证 验
解析:
分析:从字的结构上分, “小、求、而、方”是独体字;“仍、试”是左右结构;“齐、实”是上下结构。组成词分别是:小刀、求助、仍然、整齐、而且、方便、证明、实验。
点评:“整”字比较难写,上边是左右结构要写的稍大些,紧凑些,下边要写的稍小些;特别注意“验”字,左边是“马”不要写成“亻”。
2、多音字组词
biàn( ) hào( )
便 好
pián( ) hǎo( )
答案:便饭 便宜 爱好 好处
解析:
分析:便: [biàn]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当。~利。~道。~民。[pián]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好[hǎo]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hào]喜爱,与“恶”(wù)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如:便:biàn(便捷、便饭)pián(便宜、大腹便便)好[hǎo] 好处,[hào] 爱好。平时读课文或说话时要注意区别。
3、我是拼音小能手
xiǎo dāo ěr hòu qiú zhù réng rán fāng biàn zhěng qí zhèng shí
( ) ( ) ( ) ( ) ( ) ( ) ( )
答案:小刀 而且 求助 仍然 方便 整齐 证实
解析:
分析:而且:第一种意思表示递进,也是最常用的表示递进含义的词语。第二种意思表示强调,多与其他的连接词共同使用,加强要强调的内容。求助:要求帮助。仍然:是一个副词。一般是指还是、照样(即和前一次或几次没有差别)的意思。整齐: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队伍很整齐;整齐划一;迈着整齐的步伐。整治,使有秩序、有条理:整齐步调。端正;漂亮:石秀看那和尚时,端的整齐。证实:确认、证明。通常是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即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要注意“整齐”的“整”与“证实”的“证”区别,“证实”的“证”与“正”的区别。还要注意书写工整。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四组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4、写出近义词
仍然—( ) 方便—( ) 求助—( )
答案:仍旧 简便 求救
解析:
分析:仍然:是一个副词。一般是指还是、照样(即和前一次或几次没有差别)的意思。方便:便利,简便。求助:要求帮助,求救。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如:“仍然”理解为“还是、照样(即和前一次或几次没有差别)”那么,它的近义词既可以是“仍旧”又可以是“照样”。
5、写出反义词
方便—( ) 苦恼—( ) 早晨—( )
答案:困难 痛快 晚上
解析:
分析:方便:便利,简便。苦恼:常用来表示痛苦烦恼。早晨: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如:“方便”理解为“便利,简便”那么,它的反义词既可以是“困难”;“苦恼”理解为“痛苦烦恼”那么,它的反义词是“痛快”。
6、形近字组词
枚( )  裁( )  伦( )  敦( )
牧( )  栽( )  论( )  郭( )
答案:三枚硬币 牧民 裁剪 栽树 伦理 讨论 伦敦 姓郭
解析:
分析:枚:[méi] 树干:伐其条~。[mù]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治:~民(治理人民)。裁:cái简体部首:衣,总笔画:12,解释: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剪。~缝。~衣。对~。 减除,去掉一部分:~减。~军。~员。栽:拼音:cái简体部首:衣,总笔画:12,解释: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剪。~缝。~衣。对~。减除,去掉一部分:~减。~军。~员。伦[lún];部首;亻,部外笔画:4,总笔画:6, 辈,类:无与~比。不~不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天~。~常。~理。论: 拼音:lùn,笔画:6,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敦;拼音:dūn,简体部首:攵,总笔画:12,解释:[dūn]厚道,笃厚:~朴。~厚。~实。郭: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如:三枚硬币、牧民、裁剪、栽树、伦理、讨论、伦敦、姓郭。还要注意“裁、栽”都是半包围结构,“裁”简体部首:衣;“栽”简体部首:木。
7、我会填
一(位)先生 一( )电扇 一( )邮票
一( )二胡 一 ( )大树 一( )围巾
答案:一(位)先生 一(台)电扇 一(枚)邮票
一(把)二胡 一(棵)大树 一(条)围巾
一(个)苹果 一(双)皮鞋 一(盏)台灯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位)先生、一(台)电扇、一(枚)邮票、一(把)二胡、一(棵)大树、一(条)围巾。
点评:知道什么是量词,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如:一(个)苹果、 一(双)皮鞋、一(盏)台灯、一(只)象脚鼓、一(只)蚂蚁、一(个)花坛、一(声)雷声、一(条)蛇、一(条)尾巴。
8、加偏旁组新字,并组词
(1)开:( )——( )  ( )——( )
(2)仑:( )——( )  ( )——( )
(3)正:( )——( )  ( )——( )
(4)乃:( )——( )  ( )——( )
答案:(1)开(研)(专研)(形)(形状)(2) 仑(伦) (伦敦)( 论)( 理论)(3) 正(证) (证明) (政) (政府 )(4) 乃(仍)(仍然) (扔) (扔掉)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字加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1)开(研)(专研)(形)(形状)(2) 仑(伦) (伦敦)( 论)( 理论)(3) 正(证) (证明) (政) (政府 )(4) 乃(仍)(仍然) (扔) (扔掉)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 、比较 。比如:日(旦)(元旦) (昔)(昔日) (显)(显示) (明)(明月);其(旗)( 国旗)( 棋)( 棋盘)( 欺)( 欺负)
9、照样子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例:邮票很容易被撕开。 撕得很整齐。
邮票不但很容易被撕开,而且撕得很整齐。
卡凡在莫斯科吃不饱,睡不好。 还要挨老板的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卡凡不但在莫斯科吃不饱,睡不好。而且还要挨老板的打。
解析:
分析:从给出的例句可以看出,用“不但…而且…”把“邮票很容易被撕开。”和“撕得很整齐。”连成了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所以仿照例句可以写成:卡凡不但在莫斯科吃不饱,睡不好。而且还要挨老板的打。
点评:凡是仿写题,都要先看一看给出的例句是什么,然后从中找出规律,再做题,这样就容易了,又不会出错。又如:政府不但给老人发了补助金,而且还送来了生活必须品。
10、改为“把”字句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个人的举动把阿切尔吸引了。
(2) 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位先生把邮票很快撕开了。
解析:
分析:“被字句”改为“把字句”的方法:两个主语换一下位置,然后把“被”改成“把”。
点评:掌握被字句改为把字句的方法:如:(1)把“阿切尔”和“那个人的举动” 换一下位置, 然后把“被”改成“把”。“那个人的举动把阿切尔吸引了。”
11、改为“被”字句
(1)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邮票被那位先生很快撕开了。
(2)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苹果被我吃了。
解析:
分析: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两个主语换一下位置,然后把“把”改成“被”。
点评:掌握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方法:(1)把“那位先生很快”和“邮票” 换一下位置, 然后把“把”改成“被”。改成:邮票被那位先生很快撕开了。(2)“我”和“苹果”交换位置,“把”改成“被”。改成:苹果被我吃了。
12、我会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新字再组词
例:求 (球) (皮球)
票( )( ) 式( )( ) 乃( )( ) 另( )( ) 共( )( )
答案:票(飘 )(飘扬 ) 式(试 )( 考试) 乃( 仍)(仍然 )
另(别 )( 告别) 共(供 )(提供 )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字加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票(飘 )(飘扬 ) 式(试 )( 考试) 乃( 仍)(仍然 ) 另(别 )( 告别) 共(供 )(提供 )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 、比较 。比如:兆(桃)(桃花)(跳)(跳高);元(远)(远近)(园)(花园)。
13、选词填空
而且 立即 开始 仍然
(1)我看见一位老奶奶要过马路,( )跑过去扶她走。
(2)李明喜欢下棋,( )还多次打败了爸爸。
(3)我从一年级( )就自己的用品自己整理
(4)爸爸已经当了厂长,可他( )经常下车间劳动。
答案:(1)立即(2)而且(3)开始(4)仍然
解析:
分析:而且:第一种意思表示递进,也是最常用的表示递进含义的词语。第二种意思表示强调,多与其他的连接词共同使用,加强要强调的内容。立即:立刻;马上。仍然:仍然,是一个副词。一般是指还是、照样(即和前一次或几次没有差别)的意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填空就容易了。这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要注意搭配得当,比如:可以说“我看见一位老奶奶要过马路,立即跑过去扶她走。”不能说“我看见一位老奶奶要过马路,而且跑过去扶她走。”。
14、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对号
睡觉(jiào jué) 觉(jiào jué)得
哄(hōng hǒng)骗 闹哄哄(hōng hǒng)
答案:jiào jué hǒng hōng
解析:
分析:觉:[jué]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jiào]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哄:[hōng]好多人同时发声:~传(chuán )。~动。[hǒng]说假话骗人:~人。~弄。~骗。
点评:理解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对多音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比如:觉 [jué]感觉,[jiào]午觉;哄[hōng]哄动,[hǒng]哄人。
15、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漫 满
(1)老爷爷( )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 )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 )过了小桥。
提 题
(4)小明( )着一桶水。
(5)小红在做数学( )。
(6)小华回答老师( )的问( )。
答案:(1)漫漫 (2)漫 (3)漫 (4)提 (5)题 (6) 提 题
解析:
分析:[màn] 漫水过满,四外流出,漾出来:河水~出河床。~溢。~流。淹没:大水~过桥面。满[mǎn]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比较近义词就容易了。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要注意搭配得当,比如:可以说“老师提的问题”不能说“老师题的问提”。
16、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打对号
(1)他考得(de dé děi)很好,得(de dé děi)到大家的表扬,他说自己还得
(de dé děi )继续努力。
(2)我发( fà fā)现今天老师理发( fà fā)了。
答案:(1)de dé děi (2)
解析:
分析:得:[dé]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děi]必须,须要:可~注意。[de]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发: [fā]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fà]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点评:理解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对多音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比如:得: [de]考得,[dé]得到,[děi] 可得注意;发[fā]分发,[fà]头发。
17、扩句
(1)他瞪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2)草原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丽的草原是牧民们心爱的家。
(3)人来帮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很多好心人来帮我。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1)在“瞪”的前面加上了“狠狠地”在“她”的前面加上了“了”在“她”的后面加上了“一眼”(2)在“草原”的前面加上了“美丽的”在“家”的前面加上了“牧民们心爱的”(3)在“人”的前面加上了“很多好心”这样使句子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18、缩句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2)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3)我班的李明同学认真的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明完成了作业。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1)去掉“广场上千万盏、静静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2)去掉“三棵、红红的”(3)去掉“我班的、同学认真的、当天的”。这样一改,意思没变,但更简单了。
19、修改病句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有一条鲜红的红领巾。
解析:
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上的各种问题。修改病句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1)缺谓语,应加上“养成”(2)搭配不当,把“人口”放在“最多”的前面(3)重复“很红的鲜红的”去掉“很红的”。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出的话应该算数。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1)去掉“不是还、吗”,把“?”换成“。”(2)把“怎么”换成“不”去掉 “呢”把“?”换成“。”(3)把“难道可以不”换成“应该”,把“?”换成“。”
21、按课文填空
(1)( )年的一天,( )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 )。
(2)世界上最早的一张邮票是在( )发行的。中国最早的邮票是( )年清政府发行的( )邮票。
答案:(1)1840 阿切尔 邮票打孔器(2)英国 1878 “大龙薄纸”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薄”是上下结构,上部是“艹”,下部是“溥”。
点评:主要考擦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比如“打孔器”不要写成“打孔气”。
22、我给词儿找个合适的家
一枚 一枚枚 一张 一张张 一家 一家家
(1)王叔叔获得了( )奖章。
(2)我家的集邮册里夹着( )好看的邮票。
(3)学校附近有( )文化用品商店。
(4)爷爷把全家叫齐,拍了( )全家福。
(5)超市( )开出来,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购物。
(6)战士们把( )喜报寄回家。
答案:(1)一枚(2)一枚枚(3)一枚枚(4)一张(5)一家家(6)一张张
解析:
分析:从题型上看,“枚、张、家”在这道题中都是量词,“一枚、一张、一家”表示单数,“一枚枚、一张张、一家家” 表示多数,填空时还要注意搭配的问题,(一枚)奖章、(一枚枚)好看的邮票、(一枚枚)文化用品商店、(一张)全家福、超市(一家家)、(一张张)喜报。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从中找规律,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如:一枚硬币、一枚枚硬币、一道道彩虹、一道道花纹。
23、读句子用“√”选择括号中使用恰当的词语
(1)阿切尔开始了(研讨、研究)工作。
(2)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突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3)那位先生只好向阿切尔(求助、求救)
(4)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动作)吸引住了。
答案:(1)研究(2)仍然(3)求助(4)举动
解析:
分析:研讨: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它对于制定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研究:是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仍然:仍然,是一个副词。一般是指还是、照样(即和前一次或几次没有差别)的意思。突然:突变,突如其来。求助:请求帮助。求救:请求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比较近义词就容易了。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要注意搭配得当,比如:可以说“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不能说“阿切尔开始了研讨工作”。
24、读一读做一做
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______”把第6句画出来。
答案:共有6句 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
答案:金 银 错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答案: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要全面,多角度看。
解析:
分析:通过读课文得知(1)短文共有6句,第6句是: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金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银盾牌,他们都错了。(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要全面,多角度看。
点评:做每一个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读懂后,才能做题。(1)是找短文写了几句话(2)是按课文填空。(3)分析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5、课外阅读
1876年秋,34岁的诺贝尔又一次进行烈性炸药的实验。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凝神地注视着,忘记了一切。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试验现场炸飞了,地上炸出个大坑,人们以为诺贝尔死了。正当人们痛心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外飞奔,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火里跑出来。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烈性炸药,他因此而闻名世界。
(1)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_____出名_____
答案:忽然 闻名
(2)选词填空
敌情 实验 炸药 教训
进行( ) 发明( ) 接受( )发现( )
答案:实验 炸药 教训 敌情
解析:
分析:(1)突然: 表示发生得很急促,忽然;出名: 有名气。(2)从题目要求上看是“动词+名词”结构,进行(实验)、发明(炸药)、接受(教训)、发现(敌情)。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比如:“出名”理解为“有名气。”那么,它的近义词是“闻名”。(2)掌握“动词+名词”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