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学设计
课时名称 一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二。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要求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家乡的人和物有大概的印象,没有详尽的了解,对探究家乡的人和物很感兴趣,对进行访谈感到新鲜和畏惧,对撰写“志”陌生,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很有热情。
学习目标
①.学生通过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②.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文化,认识社会发展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③.学生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明确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的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提高思辨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1.学生通过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2.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文化,认识社会发展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评价任务
语言建构与运用上,能有效地进行调查。
思维发展与提升上,撰写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审美鉴赏与创造上,认识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上,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教学评活动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唐宫夜宴图》《祈》。同学们,这精妙的舞蹈让河南电视台惊艳于电视圈,让舞蹈演员成为众人赞美的对象,你们可知道《唐宫夜宴图》的舞蹈灵感来自陶俑唐三彩吗?可知道,陶俑唐三彩的文化遗址就在巩义市?你们可知道《祈》里的洛神,曹植偶遇洛神的浪漫故事发生地就在我们巩义二中向西不到2公里的伊洛河边吗?巩义,这个美丽的地方,不仅是大家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我们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
环节二 展开活动 明确题目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1)选定主题,明确题目
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不求全面,任选一个角度深入调查即可。
参考题目:
《宋陵遗址保护现状调查》
《杜甫故里与杜甫陵园的文物保护调查》
《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巩义市唐三彩文化遗址的保护》
《康百万庄园豫商文化的研究与宣传的现状调查》
《张祜庄园泰茂庄园的现状调查》
《村庄群众性文化活动调查》
《村庄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巩义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巩义文化习俗变化的调查》
(2)做好准备,开展调查
①知识准备。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充足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②组织准备。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③进行调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在收集情况时,一边听情况,一边开始分析研究。分析研究时,做好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环节三 展示报告,展示结果
(1)各小组以自动原则排序,快速展示。
(2)以不重复使用参考题目为原则,尽量每个题目都能涉及。
(3)师生共同点评,总结全部调查报告。
例 《巩义文化习俗变化的调查》
①调查表:关于传统节日,你了解哪些?请填写下表。
传统习俗或节日 时间 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熬年守岁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清明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公历4月5日左右 扫墓、踏青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穿针乞巧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插茱萸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
②访谈调查记录
查阅资料或者询问长辈,针对家乡某个传统民俗或节日活动,撰写一个调查报告。
[示例]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人:×××
调查方式:查资料,询问长辈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习俗
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
调查内容: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春节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祓除不祥。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三十、除夜、岁除。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一般指农历二十九或三十。这天,一早起床,男子准备贴对联、福字等。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家中女子便开始忙碌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我们年夜饭中一般都有鸡、鱼、肉、汤圆这四道菜,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汤圆的意思是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时候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愉快最热闹的时候,一桌丰盛的菜,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我的家乡每家每户吃年夜饭时会先放挂鞭炮,然后关上门一家人坐一起和和美美吃团圆饭。年夜饭过后,孩子们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守岁钱等。因为是用红色的袋装着,故又称红包。在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早上每家每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初一的早晨家家都会准备好果盒,里面盛放糖果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初二,父母会带我们到外婆家拜新年,那天一早父母会带上很多礼物,比如烟酒饮料等,去外婆家,外婆则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接下来的几天,便到亲戚朋友家拜访,同样主人家会准备一桌美味佳肴招待客人。
板书设计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了解参考题目——深入调查——调查报告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进行访谈,做好记录,再查阅资料,最后形成报告。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地特色资源很多,如《豫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调查时,展区有大量相关资料,实物展示、房屋建筑、图片介绍等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如《巩义文化习俗变化的调查》时,各个乡镇的同学就本乡镇的文化特色给以调查,展示了许多春节文化汇演的视频和图片;杜甫故里的调查时,展馆中有声电显示,有诗歌作品的碑文等。学生调查热情高,资料收集得很丰富,展示很精彩。
教学反思与改进 学生的时间不足,平时教学任务重,各种因素导致调查不够充分。以后,利用小长假进行调查更好些。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