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草》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3 13:4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草》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wèi suì kū yé shāo róng
( )来 一( ) 干( ) ( )火 燃( ) 光( )
答案:未 岁 枯 野 烧 荣
解析:
分析:观察发现。5个字包含了4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野、烧。上下结构:岁。上中下结构:荣。
点评: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多音字组词
jìn( ) shù( )
尽 数
jǐn( ) shǔ( )
答案:尽头 尽管 数学 数数
解析:
分析:尽jìn,完毕:用~。说不~。取之不~。[jǐn] 1. 极,最:~底下。数:shù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 shǔ.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多音字字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尽jìn尽头,jǐn尽管;数shù数学,shǔ数数。
3、我是拼音小能手
( ) ( ) ( ) ( ) ( ) ( )
未来 离离 枯荣 干枯 野火 燃烧
答案:wèi lái lílí kūróng gān kū yěhuó rón shāo
解析:
分析:未来,未,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未来。未尝。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下册 第一组第2课古诗两首《草》
4、写出近义词
尽—( ) 岁 —( )
答案:完 年
解析:
分析:尽:完毕:用~。说不~。取之不~。岁: 年。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如:“尽”理解为“完毕”。那么,它的近义词可以是“完”。
5、写出反义词
生—( ) 离 —( ) 上—( )
答案: 死 聚 下
解析:
分析:用字组词理解含义。产生 出生 发生 一生 人生 先生 养生 写生 医生 书生 卫生;吊死 处死 坏死 ;分离 ;团聚 欢聚 汇聚 相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如:“离”理解为“分。”那么,它的反义词既可以是“聚”,又可以是“合”。
6、你能照样子写吗?
早(早晨)余( )古( )采( )
草(草地)__( )__( )__( )
答案:早(早晨)余(余下)古(古诗)采(采用)
草(草地)徐(徐徐)苦(苦难)菜(菜花)
解析:
分析:此题是先用给出的字组词,然后再将这个字加一个部首,构成一个薪字,再组词。如:早(早晨)草(草地)余(余下)徐(徐徐)古(古诗)苦(苦难)采(采用)菜(菜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形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如:“草”是上下结构“早”是上下结构,组成词:草地、早晨。
7、默写古诗。
(1)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草(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析:
分析:(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 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的.形容人有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遇到什么事都会像小草那样
点评:考查学生对两首古诗的背诵情况。书写时应注意,独体字:未,左右结构,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枯、野、烧。上下结构,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上中下结构: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8、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烧 荣 菜
独体字_____________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 上下结构____________
上中下结构_____________半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
答案: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
解析:
分析:观察发现。本课的7个字包括了5种结构,要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同学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烧。上下结构: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
点评:掌握字的结构。注意书写准确。未: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9、选一选 ,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岁一枯荣。 ( ) A 量词,表示年龄的单位 B 年 C 年成。
(2)离离原上草,( ) A 跑 B 离开 C历历,分明的样子。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一岁一枯荣: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离离原上草: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0、填写诗句。
离离原上草 ,__________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答案: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
解析:
分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的.形容人有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遇到什么事都会像小草那样。
点评:考查学生对默写的理解。书写时注意“离”: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
11、填空练习
“离离”是形容 ( )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 ; “枯 ”( ) 的意思 , “荣”是 ( ) 的意思。
答案:野草 枯:干枯;枯萎。荣:茂盛
解析:
分析: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点评:理解诗句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离离”是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枯 ” 干枯的意思 , “荣”是茂盛的意思。
12、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 ) 里。
例: 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 离离原上草。 )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 ,春天又长出来了。( )
答案:一岁一枯荣
解析:
分析:一岁一枯荣: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 ,春天又长出来了。
点评:理解诗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烧。上下结构: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草》首诗都是描写____季景色的。
(2)《草》是___朝大诗人写的,诗中_________,________。"句最为有名,它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春(2)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义词:枯 荣。
解析:
分析:(1) 《草》中的“离离”“ 荣”“ 春风”,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点评:了解了诗意做此题并不难,这《草》首诗都是描写春季景色的。从“离离”“ 荣”“ 春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4、火眼金睛:下列说法是对是错?你能快速判断吗?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
(2)《草》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杨万里。( )
答案:(1)√(2)×
解析:
分析:(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这样解释对,(2)《草》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杨万里。这种说法不对。《草》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点评:了解了诗意和文化常识,理解诗句的意思此题不难。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作者是唐代诗人杨万里。
15、理解词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_______。原:______。岁:______。枯:______。
荣:______。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历历,分明的样子 古原 年 枯萎 繁茂 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解析:
分析: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原:古原。岁:年。枯:枯萎。荣:繁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
点评: 理解了词义就不难理解诗句的意思。
16、按课文内容填空。
离离 __________, 一岁一 __________ 。野火 __________, 春风 __________ 。
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解析:
分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原:古原。岁:年。枯:枯萎。荣:繁茂。这首诗的意思是: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点评:背熟课文解题不难。未:独体字,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枯、野、烧。左右结构;岁: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17、扩句
(1)眼里闪着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2)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3)小红看着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1)在“眼里”的前面加上了“赵宇的”,在“泪花”的前面加上了“激动的”,(2)在句首加上了“夏天,”在“钓鱼”的前面加上了“到河边的树阴下”(3)在“小红”的前面加上了“可爱的”,在“看着”的前面加上了“在认真地”在“书”的前面加上了“有趣的新”这样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18、缩句
(1)北方的冬天太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冬天太冷了。
(2)魏东家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魏东家有一个花园。
(3)漂亮的风筝在风的带动下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筝飞起来了。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1)去掉“北方的”(2)去掉“以前”、“美丽的大”(3)去掉“漂亮的”、“在风的带动下”、“更”。这样一改,意思没变,但更简单了。
1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野草 ( )的春风 ( )的儿童 ( )的菜花 ( )的树
答案:茂盛 温暖 活泼 漂亮 挺拔
解析:
分析:从题型上看“野草”、“春风”、“儿童”、 “菜花”、“树”都是名词,这些词前要加一个修饰限制的词,如:茂盛的野草;温暖的春风等。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这道题就是“形容词+的+名词”,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如:(鲜红)的地毯、(茂密)的树林、 (欢乐)的鼓点、(绿色)的叶子、(难忘)的泼水节。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魏明怎么能这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魏明不能这样做。
(2)你不觉得这样做不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应该觉得这样做不对。
(3)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件事我知道。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1)去掉“怎么、呢”、把“能”换成“不能”,把“?”换成“。”(2)去掉 “吗”,把“不”换成“应该”把“?”换成“。”(3)去掉 “难道、会不”,把“?”换成“。”
21、巧排古诗:
粗心的小猴子把古诗弄乱了,你能根据诗的题目把诗句序号写在诗题后的横线上吗?
草(唐 白居易)___________
(1)野火烧不尽,
(2)春风吹又生。
(3)一岁一枯荣。
(4)离离原上草
答案:(4)(3)(1)(2)
解析:
分析:《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点评:只要背熟了古诗做此题不难。但书写时要注意“野火”的“野”右边是“予”不是“矛” “枯荣”的“荣”不要写成“带”。
22、植物园
拂堤( )( )醉春烟 两个黄鹂鸣翠( )
停车坐爱( )林晚 遍插( )( )少一人
答案:杨柳 柳 枫 茱萸 松 竹
解析:
分析:“杨柳 柳 枫 茱萸 松 竹 ”这些词都是表示植物名称的词
点评:考查对学过的诗掌握情况,但书写时要注意“枫”不要写成“风”,“杨柳”的“杨”不要写成“扬”。
23、 群芳谱
山寺( )( )始盛开 一支( )( )出墙来
墙角数枝( ) 千树万树( )( )开
答案: 桃花 红杏 梅 梨花
解析:
分析:“桃花 红杏 梅 梨花 ” 这些词都是表示植物的花名。
点评:考查对学过的诗掌握情况,但书写时要注意“梨花”不要写成“李花”,“桃花”的“花”不要写成“华”。
24、哲理诗:请根据下列情境填上恰当的蕴含哲理的诗句。
(1)爸爸妈妈在书房里贴上一副对联( ),( ),对我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会后悔不已。
(2)餐厅里的墙壁上可以贴上( )( )这两句诗,告诉同学们要珍惜粮食。
答案:(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
分析:(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会后悔不已。(2)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
点评:对于诗文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诗文的基础之上,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会后悔不已。” 含有一样哲理。
25、 辨人物:先填空再指出括号中的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
江晚正愁( ),山深闻鹧鸪。
醉卧沙场(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
答案:余 君 君 君
解析:
分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余”指的是辛弃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君”指的是征战沙场的士兵。“(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君”指的是你 ,泛指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君”指的是董大。
点评:对于诗文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诗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诗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君”指的是征战沙场的士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