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1 20:02: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一、选择题
1、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出现
2、关于下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个)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迅速增加
B.第三世界的力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遏制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日益增多
3、普京曾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的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956年7月18至19日,铁托(南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夫)、纳赛尔(埃及)、尼赫鲁(印度)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7月20日,3国领导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这表明
A.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已经出现 B.不结盟运动已经形成
C.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 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5、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这一说法说明美国
A.外交重心由对苏转向对华 B.逐步放弃反苏反共政策
C.积极谋求世界相平和稳定 D.试图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6、从1959年到196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5%和英国的3%。这说明
A.欧洲的总体发展水平与美国持平
B.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C.欧共体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D.欧共体要求内政外交的独立自主
7、 2015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
A.人民资本主义 B.经营者革命
C.高福利政策 D.企业国有化
9、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0、某历史小组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欧共体的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日本经济实力增强”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C.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11、“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2、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的诸因素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少
C.得益于二战前完善的管理体制 D.朝鲜、越南战争促使经济发展
13、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虽然对美关税下降率远小于美对墨西哥下降比率,但大量产品的涌入,仍然使墨西哥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最能说明
A.发达国家侵略发展中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C.墨西哥经济实力较差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
1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 两极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现出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共体的形成 D.华约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西方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家曾经这样建议“关于萨尔区的协定仍然有效……同时应当有一个附加条件,在同一时期内法国应与德国缔结一项条约,规定由洛林供应德国的铁矿,至少是战前数量的50%,作为交换条件,德国向洛林供应煤矿,其数量在考虑了萨尔区的产量之后,应与战前的供应总量相等。”
——凯恩斯《预言与劝说》
材料二 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要使欧洲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冲突。法国政府建议德法两国建立一高级联合机构管辖两国的煤炭、钢铁生产,该机构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将改变本地区的命运,变过去的武器生产地和战争受害区为和平区。
——《舒曼计划》
材料三 2004年6月6日,在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诺曼底阿罗芒什举行了纪念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仪式,德国总理施罗德首次应邀参加了纪念仪式,受到世人的关注。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欧洲政治家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的建议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据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变化,谈谈你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认识。
17、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2 “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特别是购买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 1955 1958 1960 1963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产值 173 239 320 431 682 1026 1438 1969 2942 454 55544
——摘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根据材料回答:①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②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解析】 根据时间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等信息可知,当时处于冷战对峙时期,针对这种局面,亚非拉国家兴起了不结盟运动。
【答案】 C
2、【解析】 表中体现了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量的增加,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但综合各个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明显,A项不合适。C项错误,容易排除;参加联合国与不结盟运动是两个概念,D项错误。
【答案】 B
3、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基本消失,两国的冲突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利益的冲突。
答案:A
4、A
5、D
【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阅读分析,结合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企图利用苏联担心中美友好的心理,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6、B
7、B
8、C
9、D
10、答案:D
11、答案:A
12、C 二战前是国民经济军事化,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经济发展。
13、B
14、C
15、C
16、(1)意图:促使法德进行经济合作,化解两国矛盾。
(2)冲突: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影响:加快了法德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了两国的和解,促进了欧共体的形成。
(3)认识:以国家利益为外交的出发点;战争与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与合作才能不断发展。解析:略
17、(1)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5分)
(2)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任重道远;(2分)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分)
(3)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任答一种观点都可以,亮明观点得1分,理由陈述得3分)解析:略
18、①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经济:60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②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研打下基础。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本题围绕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这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提供材料,旨在考查经济发展与教育、科技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历史问题的社会功能。考生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照抄原材料,而不能概括;材料归属不清,答案混乱;对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三者关系认识不清,不能从根本上表达出教育是基础,科技是生产力,教育科技的发展椎动了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