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5课《争吵》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5课《争吵》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3: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5课《争吵》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yuán gù jí dù jiè chǐ chéng rèn fáng yù
( ) ( ) ( ) ( ) ( )
答案:缘故 嫉妒 劫持 承认 防御
解析:
分析:缘故:是指原故;原因。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劫持: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承认: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 防御:指防守抵御,多指被动型或做好准备的防守。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呆( )( ) 挨( ) ( ) 熬( ) ( )
答案:呆板 呆板 挨打 挨近 熬夜 熬菜
解析:
分析:呆:傻,愚蠢:~子。~气。~里撒 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挨:依次,顺次:~门逐户。;靠近:~近。肩~着肩。遭受:~打。~骂。拖延:~时间。~延。熬: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菜。久煮:~粥。~药。忍受,耐苦支持:煎~。~夜。~炼。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3、选一选,填一填。
即 既
立( ) ( )然 ( )刻 ( )而
愤 奋
( )斗 气( ) ( )怒 勤( )
答案:即 既 即 既 奋 愤 愤 奋
解析:
分析:即:就是:知识~力量。当时或当地:~日。~刻。~席。~景。既: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而。已经:~成事实。~定。愤: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奋: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振作,鼓劲,振动:~起。~力。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4、写出近义词
相信—( ) 防御 —( ) 朋友—( )
温和—( ) 故意 —( )
答案:信任 防备 伙伴 亲切 有意
解析:
分析:相信:信托的,被信托的。防御:指防守抵御,多指被动型或做好准备的防守。 朋友:是你想去倾诉的对象,如果你有什么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事都想在第一时间去告诉他。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 故意 :特意、有意(带有预谋性质的)做某事。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写出反义词
洁白—( ) 美丽 —( ) 仔细—( ) 舒服—( )
答案:漆黑 丑陋 马虎 难受
解析:
分析:洁白:指品行,清白纯正,纯净的白色。美丽 :美好艳丽,好看。仔细:当心;细心;节俭的;不浪费的;苛刻。舒服:身心安恬称意。生命的自然状态及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感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江( ) 墨( ) 骂( ) 盲( )
扛( ) 黑( ) 驾( ) 肩( )
答案:江河 扛枪 墨水 黑夜 谩骂 驾驶 盲目 肩膀
解析:
分析:江为三点水旁,读jiāng,扛为提手旁,读káng ;墨比黑多一个土字底,墨读mò,黑读hēi;骂的上边为两个口,读mà,驾的上半部分为加,读jià;盲的上变为亡,读máng,肩的上变为户,读jiān。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7、把下列词语组成句子。
(1)大家 举起 纷纷 小手 问题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 之间 要 帮助 朋友 互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家纷纷举起小手回答问题。(2)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解析:
分析:语句衔接题,指的是将某一语段(或复句)中的某一句话抽出来,随之设计几种和它相近的答案,让学生选出原句。实际上语句表达要连贯,它要求一个语段(或复句)的各个句子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这种题型可以考察学生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中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解决这类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首要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需要从十个方面去看。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子衔接的掌握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 )
(2)由于做错了事情而惋惜、懊悔的心情。( )
(3)对他人或外界采取的抵挡行为。 ( )
(4)像从前一样的好朋友。 ( )
答案:(1)嫉妒(2)后悔(3)防御(4)一见如故
解析:
分析:嫉妒: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后悔:由于做错了事情而惋惜、懊悔的心情。防御:对他人或外界采取的抵挡行为。一见如故:像从前一样的好朋友。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9、照样子,写词语
例:诚心诚意(ABAC)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高高兴兴(AABB)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答案:一朝一夕 人山人海 入情入理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慌慌张张
解析:
分析:考察学生对ABAC、AABB式成语的掌握,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点评: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掌握
10、联系上下文解释加横线的字。
(1)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 )
(2)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 )
(3)因下大雨,故未如期起程。 ( )
(4)我的故乡是湖南湘潭。 ( )
(5)这汽车开在半路上,发生了故障。 ( )
(6)你怎么明知故犯。 ( )
答案:(1)原因 (2)有意 (3)所以,因此 (4)原来的,从前的 (5)事故 (6)故意,有意
解析:
分析:因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故意:特意、有意(带有预谋性质的)做某事。因:原指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也可解释为理由。引申为依,顺着,沿袭等动作。故:意外的事情:事~。变~。~障。故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故障: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11、填上“的、地、得”“着、了、过”
(1)这本书好极( ),我看( )入( )迷。
(2)六月一日,何伟同学起( )特别早。他吃( )饭,穿( )车来人往( )马路,高高兴兴( )来到学校,参加丰富多彩( )活动。
(3)开学( )第一天,他高高兴兴( )背( )书包上学去。
答案:(1)这本书好极( 了 ),我看( 得 )入( 了 )迷。
(2)六月一日,何伟同学起(得 )特别早。他吃(了)饭,穿(过)车来人往(的)马路,高高兴兴(地 )来到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3)开学(的)第一天,他高高兴兴( 地 )背(着 )书包上学去。
解析:
分析:的: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得: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着: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了: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过: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12、给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争执 争吵 争论
(1)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 ( )
(2)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 )
(3)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 )
答案:(1)争吵 (2)争论 (3)争执
解析:
分析:争吵:指口角;进行的口头上的争辩,是人类交往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争论:就是双方或一方各执一种看法或论调,通过表达和举证,意图让其他人接受。争执: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争执不休,解决争执。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13、给加横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缘:A.沿着;顺着B.原因C.缘分D.边
缘故( ) 人缘( )
边缘( ) 缘溪行( )
疾:A.急速;强烈B.痛苦C.痛恨
疾驰( ) 疾恶如仇( ) 疾苦( )
答案:B C D A A C B
解析:
分析:缘:因由,因为:~由。~何(为何,因何)。~故。~起。缘故:是指原故;原因。人缘:犹尘缘。指与尘世的缘分。边缘:就是离中心很远,处于最偏远的地方。疾: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疾驰:疾,急速,猛烈,驰,车马飞快的奔跑。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疾苦:即艰苦与磨难。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14、辨字组词。
恼( ) 柴( ) 咽( ) 倍( ) 诫( ) 喉( )
脑( ) 紫( ) 烟( ) 赔( ) 戒( ) 猴( )
答案:恼(烦恼) 柴(火柴) 咽(狼吞虎咽) 倍(加倍) 诫(告诫) 喉(喉咙)
脑(动脑) 紫(紫色) 烟(香烟) 赔(赔偿) 戒(戒备) 猴(猴子)
解析:
分析:恼为竖心旁,脑为月字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nǎo;柴与紫的下半部分不相同,要注意区分;咽为口字旁,读yàn,烟为火字旁,读yān;倍为单人旁,读bèi,赔为贝字旁,读péi;诫比戒多了一个言字旁,这两个字为同音字,都读jiè;喉为口字旁,猴为反问旁,这两个字为形近字,要注意区分。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
1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争( )夺( )
狼( )虎( ) 丰富多( )
和睦( )处 目不( )睛
恋恋不( ) 守株( )兔
答案:津津有味 争分夺秒 狼吞虎咽 丰富多彩
和睦相处 目不转睛 恋恋不舍 守株待兔
解析:
分析: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恋恋不舍:恋恋:爱慕,留恋。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点评: 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16、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1)为了完成这个(艰巨 艰苦)的任务,战士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2)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 献给)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3)在春雨的(滋润 湿润)下,小树苗很快就长大了。
(4)今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进行了(热烈 激烈)的讨论。
(5)只要你(持续 继续)努力,成绩一定会提高。
答案:(1)艰巨 (2)献出 (3)滋润 (4)激烈 (5)继续
解析:
分析:艰巨:困难而繁重的任务艰巨艰剧。艰苦:指艰难困苦,形容生活、工作等条件差,十分困难。滋润 :湿润,不干燥。湿润: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热烈: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激烈:指(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持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17、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如果……就…… 不是……就是…… 一边……一边……
不但……而且…… 虽然……但…… 尽管……还……
即使……也……
(1)( )明天要下大雨,我们( )要按计划开展军事野营活动。
(2)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给我们增添了乐趣,( )也增长了知识。
(3)( )爸爸已退休多年了,他( )关心着单位上的工作。
(4)你家的月季花不开,( )肥料不充足,( )水分不够。
(5)( )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影响你的视力。
(6)王明( )跳绳,( )数数。
(7)( )今天天气这么冷,( )我还是出汗了。
答案:(1)即使……也……(2)不但……而且……(3)尽管……还……(4)不是……就是……(5)如果……就……(6)一边……一边……(7)虽然……但……
解析:
分析: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这是解此类题的突破口。实际上,这题干项,就是衔接题的“语境”(即上下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凭其较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一各特殊感知能力),也是可以轻松作答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技巧,解衔接题即如此:若思路对,则可以迎刃而解;若思路不对,则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点评:考察学生对句子衔接的掌握
18、缩写句子。(5分)
(1)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岸栽着杨柳。
(2)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池闪耀着光辉。
(3)那饱满如黑豆的种子,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种子闪着光泽。
(4)可爱的家乡的许多美好的景物深深地记在我幼小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景物记在我心中。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19、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
兑( )( ) 占( )( )
反( )( ) 弗( )( )
答案:兑 说 说笑 占 站 站立
反 板 木板 弗 费 收费
解析:
分析:兑加偏旁可以变为锐,~意进取。养精蓄~。 税,额。~款。~率。~法。说,演~。解~。脱,~节。~离。~落。悦,心~诚服。取~于人。 阅,传~。批~。订~。占加偏旁可以变为 粘,站,战,怗,沾,毡,蛅,钻,贴,帖,萜,呫,跕,阽,黏,拈,飐,店,玷,坫,阽,黏。反加偏旁可以变成板。呆~。版排~。再~。~本。出~。~返,修。~还。流连忘~。饭早~。~菜。~馆。~量。酒囊~袋。弗加偏旁可以变成佛 佛家,沸 沸点,费 浪费。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
20、选字填空。
两 俩
(1)女孩低声对( )个同学说:“走慢点。”
(2)你刚才跟他( )说了什么
答案:(1) 两 (2)俩
解析:
分析:两: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俩:两个,不多几个(后面不能再用“个”字或其他量词):咱~。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
21、把句子写具体。
公园里的鲜花真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图书馆里很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园里的鲜花真美丽,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五彩缤纷。
学校图书馆里很安静,_仿佛就连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解析:
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3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 ( http: / / baike. / view / 279022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 http: / / baike. / view / 53771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点评:考查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22、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一群羊在山坡上吃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只海鸥在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坡上一群羊在吃草。 (2)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解析:
分析:句子转换,就是通过扩展或减缩的方法对原句的整个结构或对某个成分进行变换,使变换后的句子和原句的语义基本等同。学习这种句子转换,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句型的基本转换规律,而且有助于学会理解结构不同而意义相同的句子,以及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点评:考察学生对句子转换的掌握
23、排列句子顺序,把序号写在( )里。
( )我害怕了,忍不住哭了。
( )此时,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接着响起“轰隆隆”的雷声。
( )路上,她见我很冷,便脱下外衣给我披上。
( )星期二下午放学时,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
( )我的哭声惊动了马老师,她走过来温和地对我说:“别哭,我送你回家。”
( )同学们都有雨具,都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 )她一手打着伞,一手拉着我出了校门。
答案:4 3 7 1 5 2 6
解析:
分析:先说了周二下的倾盆大雨,为引出下文做铺垫,因为下雨很冷,所以她把衣服给我披上,之后就拉着我的手除了校园,我因为害怕,马老师过来安慰我,然后送我回家,在写排序题时,要注意找到关键词以及上下文的连贯性,就不难回答这道题了。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子排序、仿写的掌握
24、阅读后回答问题。
香甜
我从小爱吃玉米。玉米棒清脆可口,玉米粒又香又甜,多好吃啊!可我家没种玉米,看到人家捧着玉米说笑的时候,嘴非常馋。
有一次,我悄悄地(冲、溜、跑)进邻居家的玉米地,(采、摘、掰)了一穗玉米。“谁 偷我家的玉米!”冷不防,一个声音传来,我吓得拼命往家里(跑、逃、溜)去……
不一会儿,我把玉米煮熟了。谁知我咬着那不劳而获的玉米,怎么也不觉得香甜,心里只有苦楚。
第二年,我自己翻了一块地,种了几十棵玉米,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锄草、除虫,精心照料。我想,我要用汗水冲掉这心头的苦楚。
玉米成熟了,收获了,我第一次吃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玉米,觉得格外香甜。
从那以后,我( )每年自己翻地种玉米,( )还种了些西红柿、黄瓜、草莓等。从那以后,我还从辛勤的劳动中渐渐尝到了最大的甜头--它使你得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丰收。但愿每个人都能品尝到这份香甜。
(1)把括号内不合适的词划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划掉的词:溜 掰 逃
(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但 而且
(3)文章的题目“香甜”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香甜,另一层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香甜。
答案:玉米的味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丰收的。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学生对字形的掌握,(2)是关联词的运用,(3)考察的是香甜的意思。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5、阅读后回答问题。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能够照出人的影子来。水底那些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河底静静地躺着,清晰可见。水中的小鱼、小虾不停地游来游去,好像是在捉迷藏,淘气的小螃蟹不断吐出一串串的气泡。水面碧波盈盈,岸边的小树倒映在水中,好像是在欣赏它自己的美丽。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话,是按照______ _______ _________的顺序抓住小河的________特点来写的。
答案:这段话一共有4句话,是按照水底 、水中 、水面的顺序抓住小河的清澈特点来写的。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鹅卵石、小鱼小虾、小螃蟹、小树
解析:
分析:(1)考察的是文中的顺序,(2)考察的是作者描写的景物,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