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绝招》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绝招》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3: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绝招》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汉字
zhī chēng niān niān zuàn jiǎo zī gān gà xiàn mù
( ) ( ) ( ) ( ) ( )
答案:支撑 蔫蔫 攥饺子 尴尬 羡慕
解析:
分析:支撑:顶住压力使东西不变形,不损坏。蔫蔫: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花蔫了。 精神不振,不活泼。攥:用手时间抓。尴尬:通常是说人遇到的一种处境,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无所适从。羡慕: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sā( ) dào( ) tiáo ( )
撒 倒 调
sǎ( ) dǎo( ) diào( )
答案:撒气、撒谎 撒种、撒播 倒立、倒水 摔倒 调色、调皮 调动
解析:
分析:撒sā放开,发出:~手。~网。~谎(说谎)。~气。sǎ散播,散布,散落:~种(zhóng )。~播。把酒端平,别~了。倒dào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调tiáo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diào乐曲;乐谱:曲~。采菱~。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3、我是拼音小能手
( ) ( ) ( ) ( ) ( ) ( )
绝招 挺着 憋气 唯独 腮帮子 瞪着
答案:jué tǐng biē wéi sāi dèng
解析:
分析:绝: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挺:笔直,突出:笔~。~进。~拔。~立。~秀。~括。憋:气不通:~气。~闷(心里不痛快)。~屈。腮帮子:人面部颌骨两侧末端的部分,即下巴的两侧。瞪:怒目直视:~眼。~视。;睁大眼睛发呆:目~口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四组第16课《绝招》
4、写出近义词
绝招—( ) 特别 —( ) 主意—( )
答案:绝技 特殊 主见
解析:
分析:绝招:独一无二,最厉害的招数,必杀计。特别:不一般,与众不同,特别的场合。主意:指主见;办法;用意,用心。绝技: 独一无二、超群的技艺。特殊:不同于一般的,与别的事物不相同,形容词。罕见的。主见:主意,主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写出近义词
辨认—( ) 试验—( ) 证实—( ) 准确—( )
答案:分辨 尝试 证明 正确
解析:分析: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分辨: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试验:不成熟的事情或物质用试试看的方法去检验它从中找出你需要的东西;
证实:中文词语。基本意思是确认、证明。通常是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即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准确:极准确;非常正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抢( )饺( )园( )柱( )竖( )
枪( )咬( )圆( )拄( )坚( )
答案:抢夺 步枪 饺子 咬断 菜园 圆规 柱子 拄拐杖 竖条 坚强
解析:
分析:抢为提手旁,读qiǎng,枪为木字旁,读qiāng;饺与咬的偏旁不相同,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字;园的内部为元,圆的内部为员,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字;柱为木字旁,拄为提手旁,这两个字为形近字,要注意辨别;竖的下半部分为立,坚的下半部分为土,要注意区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7、把下列生字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瞪(dēng dèng) 攥(zuàn zhuàn) 腮(sāi shāi) 拳(quán chuan)
答案: 瞪划掉dēng 攥划掉zuàn 腮划掉shāi 拳划chuan
解析:
分析:瞪:怒目直视:~眼。~视。睁大眼睛发呆:目~口呆。攥:用手紧紧抓着,握住或抓稳某物。用手紧紧拿着住。腮: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亦称腮帮子):~颊。~腺。拳:屈指卷握起来的手:~头。
点评: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
8、我能给加粗的词换上一个词,不改变原句意思
(1)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 )
答案:给
(2)小柱子蔫蔫地回到了家。 ( )
答案:垂头丧气
(3)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 )
答案:办法
(4)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 )
答案:难堪
解析:
分析:词义,是指词汇意义相同 ( http: / / baike. / view / 788808.htm" \t "_blank )或相近的词语。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还”
可以用“给”代替;小柱子蔫蔫地回到了家。“蔫蔫”可以用“垂头丧气”替换;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主意”可以用“办法”代替;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尴尬”可以用“难堪”代替。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9、 想一想,连一连。
富饶的 ( ) A.精神
不平常的 ( ) B.孩子
争气的 ( ) C.日子
伟大的 ( ) D.地方
答案:富饶的地方 不平常的日子 争气的孩子 伟大的精神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0、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③独一无二 ④一定;完全
(1)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
答案:③
(2)克莱谛绝对不是故意的。( )
答案:④
(3)办法都想绝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
答案:②
解析:
分析:解答这道题的时候,要根据题意来选择,就不难回答这道题了,绝: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尽,穷尽:~命。~望。~境。~棋。气~。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一定的,肯定的:~对。~然。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11、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小柱子回家了。
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
(1)小柱子觉得太丢人了,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柱子觉得太丢人了,不好意思的跑了。
(2)伙伴们竖起大拇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伙伴们竖起大羡慕的拇指。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12、思考:通过本科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发展有用的本领。
解析:
分析: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发展有用的本领。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 )着腮帮子 ( )着胸脯
( )着眼珠子 ( )起身子
( )武术 ( )饺子
答案:鼓 挺 瞪 竖 练 攥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4、用下列词语造句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习好的人他们遇到一个问题肯定会脱口而出!
诚心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诚心诚意向你道歉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再次看到他时,我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声
解析:
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3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62654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 ( http: / / baike. / view / 279022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 http: / / baike. / view / 537718.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点评:考察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掌握
15、回顾课文,回答:小柱子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尊、好强、不服输的孩子。
解析:
分析:这篇课文讲了小柱是一个自尊、好强、不服输的孩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6、仔细读课文中句子:小柱子高兴的说:“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炼出来的,而且要有用。”伙伴们都说行。
问: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绝招有的是先天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解析:
分析:绝招有的是先天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7、扩句
(1) 春风吹遍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暖的春风吹遍绿色的大地。
(2)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兴地挥舞着花束。
(3)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1)班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消息。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写句子的掌握
18、缩句
(1)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河里排着船。
(2)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静
(3)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圆东西发出亮光。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19、根据课文解释以下词语
绝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绝技,超群的技艺。
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常是说人遇到的一种处境,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无所适从。
羡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解析:
分析:绝招:绝技,超群的技艺。尴尬:通常是说人遇到的一种处境,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无所适从。羡慕: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2)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千难万险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解析:
分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1、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2、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的转换
21、照样子,写词语。
一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年年 一月月 一日日
比一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一学 读一读 练一练
圆鼓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胖嘟嘟 美滋滋 乐呵呵
解析: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ABB、ABA词义的掌握,ABB成语有扑速速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6%89%91%E9%80%9F%E9%80%9F&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扑速速" \t "https: / / www. / _blank )、擦生生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6%93%A6%E7%94%9F%E7%94%9F&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擦生生" \t "https: / / www. / _blank )、实塌塌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5%AE%9E%E5%A1%8C%E5%A1%8C&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实塌塌" \t "https: / / www. / _blank )、赤精精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8%B5%A4%E7%B2%BE%E7%B2%BE&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赤精精" \t "https: / / www. / _blank )、宗爷爷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5%AE%97%E7%88%B7%E7%88%B7&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宗爷爷" \t "https: / / www. / _blank )、皱巴巴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7%9A%B1%E5%B7%B4%E5%B7%B4&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皱巴巴" \t "https: / / www. / _blank )、痛煞煞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7%97%9B%E7%85%9E%E7%85%9E&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痛煞煞" \t "https: / / www. / _blank )、湿润润 ( https: / / www. / s tn=92929056_hao_pg&wd=%E6%B9%BF%E6%B6%A6%E6%B6%A6&usm=2&ie=utf-8&rsv_cq=abb%E5%BC%8F%E7%9A%84%E8%AF%8D%E8%AF%AD&rsv_dl=0_left_exactqa_28204" \o "湿润润" \t "https: / / www. / _blank ),ABA成语有说一说 要不要 尝了尝 看一看 去不去 停了停 听一听 好不好 闻了闻 读一读 对不对 想了想 写一写 吃不吃 摸了摸 背一背。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2、读一读,找一找,将句子中写人物动作的词写出来。
(1)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鼓着 瞪着
(2)她一只手拿着小竹板铲锅,另一只手拿着面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拿着 拿着
解析:
分析:鼓着: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 瞪着:用力睁大眼睛:目瞪口呆,他把眼睛都瞪圆了。拿着:就是合手的意思。在佛界“合手”就是行礼的意思。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与掌握
23、 仔细读课文。小柱子练了什么绝招让伙伴们竖起大拇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柱子练的绝招是:只要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让他做乘法,他就能立刻说出得数,而且能保准不错。所以,伙伴们羡慕的竖起大拇指。
解析:
分析:小柱子练的绝招是:只要说出两个不过百的数,让他做乘法,他就能立刻说出得数,而且能保准不错。所以,伙伴们羡慕的竖起大拇指。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 课文中奶奶的话“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发展有用的本领。
解析:
分析:这道题告诉我闷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练就一身好本领。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5、快乐阅读。
难忘的一件事
星期二下午放学后,我带邻居家的小妹妹上街去玩。
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我们来到一位老爷爷的玩具摊前,看到了一种精美( )小梳子。我问老爷爷:“这梳子多少钱一把?”“五毛,很便宜的。”老爷爷说。我随手掏出五角钱交给老爷爷,拿了一把梳子放进兜里,往回就走。
小朋友 快回来 我们赶紧回来 你们怎么没拿梳子呀 老爷爷一边说 一边将一把梳子塞到我手里 我迟疑了一会儿 还是拿着梳子走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狠狠( )批评了我,说我占人家的便宜,要我把梳子送回去,向老爷爷赔礼道歉。想起老爷爷那慈祥( )面庞,真诚( )表情,觉( )自己不配当一个少先队员,我决定去还梳子。
第二天一放学我就去找老爷爷,可没找到,一连五天也没看见老爷爷。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可一想起来就觉( )很内疚(jiù)。
(1)考考你的眼力。
便宜(biàn pián) 还梳子(hái huán)
答案:便宜pián 还梳子huá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赶紧-(   )  迟疑-(   ) 
答案:精致 赶快 犹豫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川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河水流动不停。亦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一五一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4)将“的”“地”“得”送回家。把他们正确地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 的 的 得 得
解析:
分析:(1)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2)说的是反义词的理解,(3)考察的是词语的解释。(4)考察的是对“的”“地”“得”的掌握。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