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课持续发展》课件(2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课持续发展》课件(25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20 00: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单元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0.3 太阳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
目录
课堂导入
01
新知探究
02
课堂小结
03
拓展延伸
04
课堂导入
01
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活动都无法离开太阳。这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已经存在了50亿年之久。你是否了解太阳?人类是否能够从距离地球1.5亿千米远处的太阳上,获取所需的能源?
课堂导入
新知探究
02
包括太阳大气、太阳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
太阳距地球1.5亿千米,
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
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1.太阳的结构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新知探究
2.太阳的能量来源: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 ℃,太阳至今已经稳定地“燃烧”了近50亿年,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0亿年。
新知探究
3.太阳能的传递: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传递到地球被接收。
(1)太阳能十分巨大;
(2)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
(3)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
(4)太阳能安全、清洁、无污染。
4.太阳能的优点
新知探究
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约二十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
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离开阳光。
二、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新知探究
1.化石能源的形成
远古时期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经过地壳的不断运动,死后的动植物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
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
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实际上是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接收的太阳能。
新知探究
(1)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古代海洋或大型湖泊里的大量动植物死亡后,躯体被埋在泥沙下,在缺氧的条件下逐渐分解变化随着地壳的升降运动,又被送到海底,埋在沉积岩里承受高压和地热的烘烤,经过漫长的的转化形成的。
二、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新知探究
(2)煤的形成
千百万年前植物的叶子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腐殖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
新知探究
根据图示内容,说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
地球上的空气吸收太阳能,转化为风能;水吸收太阳能,转化为水能;植物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总之,整个能量是守恒的.
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来源于太阳。
新知探究
(1)利用集热器、太阳灶把水等物质加热,把太阳能转化成内能。
1.光热转换
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器的原理
(2) 工作原理:吸热板吸收太阳光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而上升,补给水箱内密度大的冷水流下来填补。
三、太阳能的利用
新知探究
(1)在一个黑色盘子和白色盘子中分别注入1cm深的冷水,用温度计测量初温.
(2)将玻璃板(或塑料纸)盖在盘子上, 然后放在阳光下晒一个小时。
(3)移开盖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哪个盘 中的水温高?
想一想:为什么要用黑色的盘子?为什么盘子上面要盖玻璃板?
现象:黑色盘中水温高。
结论: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因为黑色盘子吸热性比白色盘子的吸热性要强.
盖玻璃板是防止水散热.
自制太阳集热器
新知探究
(1)用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光电转换
(2)太阳能电池较长、没有污染,在航空、航 天、交通、通信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成本较高,每个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压较低。
新知探究
3.光化转换
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4.太阳能的缺点
(1).太阳能虽然十分巨大,但它太分散;
(2).太阳能不稳定,不能正常使用;
(3).目前太阳能转换器的效率不高。
既然太阳能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不大范围应用呢?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03
本堂重点:了解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和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本堂难点:知道利用太阳能的的能量转化.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04
(2019 淄博)如图是一款太阳能LED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ED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LED灯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考点一:太阳能产生的原因
【典型例题1】
D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1】
(2019 山东青岛)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一次能源
B.太阳能是由核聚变产生的
C.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为主
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C
课堂练习
考点二:太阳能的类别
【典型例题2】
(2019 湖北黄冈)2019年1月3日,由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下列有关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行控制中心利用声波控制玉兔二号
B.飞行控制中心利用电磁波控制玉兔二号
C.供给玉兔二号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D.太阳能帆板接收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2】
(2019 鄂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 家中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可以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使用
C. 光缆通信中光在光纤里一直沿直线传播
D. 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A
课堂练习
第十单元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0.3 太阳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