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3 )课时
课题(内容)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
过程与方法 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下载的邮票图案若干张,设问:老师想将这么多邮票整齐快速地分开,你能帮老师想出什么办法? 学生发言:A:用小刀裁开 B:用手撕开C:用剪刀剪开 D:用别针刺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教师评价:大家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有的办法用起来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用了一个好办法让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开这些邮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吗?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生问:(1)为什么以前的邮票没有齿孔?(2)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3)邮票打孔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4)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5)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2.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合作解决问题。 3.小实验:用别针给两张“邮票”中间处刺洞,然后沿洞撕开,再将中间没有刺洞的两张邮票撕开。. 4.教巡视指导。 展示实物,教师质疑,学生解疑。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 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读文质疑、读词想象、实践体验,交流感受。 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拿邮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别针刺洞 。 通过教师质疑,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脑习惯,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师生共同正音。 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让学生谈谈实验后的感受: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齿孔? 同学们真会观察,大家说的这些东西因为有了齿孔,我们才很容易地将它撕开,我们应该感谢谁?生:感谢阿切尔。 生:面的票 电话收费票 卫生纸 旺仔小馒头的袋子 方便面的袋子 酒盒子…… 生:感谢阿切尔。
板 书 设 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一位先生启发阿切尔 别针刺小孔发明打孔机 (动脑筋、想办法)(观察、思考) 发明的快乐
教学反思
总第( 4 )课时
课题(内容)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生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邮票数枚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教师总结 1.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2.欣赏集邮册,简单了解集邮的一些小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二.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读课文,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 3.多种方法读。 比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2.我指你认: 写字指导 1.说说写每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仍、使、便、英、式 比赛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或用字组词。 . 在书上临写。 .在田字格上独立写。 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三.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从阿切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只要肯动脑筋,发明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 学生发言 全班评价。
板 书 设 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刀 尔 求 仍 使 便 英 票 整 而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