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画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画风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1 11:3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第( 5 )课时
课题(内容) 15.画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
过程与方法 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了解风吗?能说说你感受到的风吗?有风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风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个故事 齐读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说说他们的名字。学生读课文找答案,教师在头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写字指导。 (1)正确书写。   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2)美观书写。   观察结构特点: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根据课文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识字,提高识字质量 比较借鉴:乌—鸟 丹—舟 涛—寿 陈—冻 示范:“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湿—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声音、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 教师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板 书 设 计 旗子 飘                 小树 弯             画风                   雨丝 斜                 风车 转
教学反思
总第( 6 )课时
课题(内容) 15.画风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课前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一.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今天咱们一块儿去“旅行”。去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们看到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 学生拿出纸笔作画。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作画。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二.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读书情况。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2.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电脑课件。 3.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表演示范朗读。 自由朗读课文。 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 小组推荐代表朗读。 评读:用什么语气?什么语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应对预案
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1.展示刮风图,感受风的魅力。   2.动手画风,展示学生画风的作品。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画一画,再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15.画风 小艺  李卫  丹丹 小艺画 李卫的画 丹丹的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