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1 20: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南丰县)
一、选择题
1、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反帝斗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校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5、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6、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出自康有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1896年3月,《马关条约》墨迹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中国第一批赴日留学生13人即踏上了负笈东渡的旅程,他们的航向同千余年前的遣唐使们截然相反。这一事件反映出
A.日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 B.向日本学习已成为当时国人的共识
C.甲午战争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D.战后中国领会到了日本的自强成功
9、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11、一位近代法国作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与此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据学者统计,甲午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几十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仅有16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中日交恶,文化交流锐减 B.中国已经落后,日本不再以华为师
C.中国战败之后,不再向日传输先进文化 D.日本崇尚西学,中文翻译人才匮乏
13、 “战斗开始不久,旗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
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整个舰队就失去了指挥……”针对材料所描述的战况,下列相关叙述最准确的是
A.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B.此次战役我方主力丧失殆尽
C.该战役结束后,日军乘机抢占了朝鲜全境
D.此次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4、小明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庚子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狩丛谈》,该书的序言上写道:“庚子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读到这,小明对该书的内容做出了判断。你认为下列哪项是小明做出的正确判断
A.描绘了古代史上某位皇后出宫打猎的情形
B.分析了太平天国给清王朝带来的打击和混乱
C.叙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胡作非为的历史
D.记录了八国联军侵华中太后皇帝出逃的过程
15、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暴乱”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旅顺大屠杀
材料一
材料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沧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回答:(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特征?说明导致图中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图二,谈谈你的感受。
(3)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是什么?这一历史现象对中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7、阅读材料
材料一 自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 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载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日本大陆政策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条约缔结以来”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条约 (1分)材料一中的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修约”要求 (1分)修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2)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点具体说明理由。(12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2分
18、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4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3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5分)
(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 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4分)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C
6、A
7、C
8、 D
9、D
10、C
11、C
12、:B
13、A
14、D
15、B
16、(1)特征:侵华日军对中国平民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施惨无人道的打屠杀。原因: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清军步步溃退,日军侵占旅顺。(2)感受:谭嗣同在诗中写道:“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够抵消我的春愁,真想向着苍穹宇宙大哭一场啊。四万万同胞一起痛哭流涕,天底下哪里还是我们自己的华夏神州啊?”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也可以作为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甚至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3)共同:甲午战争。影响:刺激了列强侵华野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17、 (2)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政治方面: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经济方面: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军事方面: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12分)
18、(1)1896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一国两制;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田中角荣,中美关系的改善,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睦邻友好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