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1 14:5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图表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是很不均匀的,理解我国的是个缺水的国家;
(2)了解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3)初步懂得应该怎样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了解水资源破坏的后果,学生在震撼的视觉冲击后,能思考、反省自身的行为,从而引发改变;
(2)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逐步养成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时,学会尊重和分享,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3)领悟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培养社会责任感。
2学情分析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选自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第一节《地球上的水》,对水资源情况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学习具体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日益匮乏的水资源。教材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深入了解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短缺,认识到我国是个严重的缺水国家,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使学生养成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面对人口日益增加、水资源紧缺的社会,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和时间、空间分布特点; 2、了解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1、水资源的保护;2、领悟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引入:新的一天开始喽!
播放视频:闹钟响起,主人公起床刷牙,刷牙时水龙头一直开着,干净的水流入下水道。
问:哪出问题了?
生:浪费水。
(评述:从生活中的情景出发,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不自觉地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
活动2【讲授】正文
人类面临的“水荒”
问:(展示地球图片)这是哪个星球?
生:地球!
问:为什么?
生: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被水覆盖。
问:既然地表的四分之三是水,那么我们缺水吗?
(评述:地表的四分之三是水,是学生已有的常识,特别宁波作为海滨城市,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缺乏认识不深,学生会疑惑地问自己:真的缺水吗?带着疑惑和问题去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乐趣,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科学课程的魅力所在。)
视频:全球水资源
总结:①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地面淡水仅占总水量的1%;
②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饮用水不合格,40%的河流被污
染, 每年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评述:通过视频和大量的数据带给学生强烈的冲击,深刻感受到全球水资源的匮乏的同时引发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情况。)
2、我国水资源
①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
②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700m3 ,仅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世界第110位,
被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学生总结:⑴总量多,人均少;
③观察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思考:我国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贫乏?
学生总结:⑵空间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展示西北部土地干裂和东南部江南水乡对比图片,产生强烈视觉冲击。)
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介绍南水北调工程。)
④观察我国四个城市(哈尔滨、北京、宁波和广州)一年水资源柱形图,思考:以上四个城市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几月?
学生总结:⑶时间分布特点:夏季多,冬季少。
(展示宁波2012年8月海葵台风造成兴宁路被淹)
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介绍三峡水利工程。)
(评述:通过观察、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由南至北4个城市水资源柱形图,初步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根据特点实际应用的能力,海葵台风图片的出现使学生对水资源时间分布的不均匀印象更为深刻,同时体现了STSE的教学理念。)
3、宁波水资源:
问:我们身处滨海之城,需要节约用水吗?
(评述:很多学生认为宁波靠海不缺水,问题的抛出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思考,去探究,去了解真相。)
①海洋水:不能喝,也不能直接灌溉,离城市中心远,利用率不高。
(评述:再次出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引黄济青工程,说明海滨城市也会缺水。)
宁波水资源总体情况:(1)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3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323 立方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平原;(3)水库蓄水量低,但用水量高。 地下水:
思考:我们能无止境地抽取地下水吗?
(1)模拟活动(教师演示):
在医用注射液袋(或吸吸冻的包装袋)内充满水密闭,模拟地下水系统,上放一张A4
纸代表地面,再放一铁块代表城市。观察当水流失时,重物(城市)的下陷。
(评述: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明显的看到当地下水流失时城市的下陷,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所以只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结束后,需收集实验用水,用做它途,不浪费。)
学生总结:不合理的开采将导致城市塌陷。
(2)思考:我们新的一天该如何开始呢?
视频:主人公刷牙时关上水龙头。
水资源的污染
视频:中午主人公在桥上吃水果,把装水果的塑料袋随手一扔,塑料袋飘落在河面上。
问:哪又出问题了?
1、水体污染: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化生态环境的现象。
(展示学生取自附近孔浦河的污染水样)
水的自净能力: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污水需6-12倍洁净水稀释,才能保持自净能力。 水体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水体污染源:
思考:什么在污染水?
(展示学生水体污染调查报告,找出并分析污染源)
①自然污染:由于地质的溶解作用, 降水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
②人为污染: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或者任意堆放垃圾。
③简介:赤潮、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百年苏州河
(评述:学生是学习是主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学生亲历水体污染调查过程,真实感受到水资源的污染程度,找出污染源,去思考如何清除污染源进行保护,这整个过程远比一堂课所学内容丰富并且影响深远,在调查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水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5、思考:我们的一天该如何改变呢?
视频:主人公意识到塑料袋不能随手乱扔,奋力追回塑料袋。
三、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视频:晚上主人公泡完脚,习惯性地把一大盆清澈的洗脚水倒入下水道。
问:最后哪出问题了?
1、节约用水
(1)思考与讨论:如何节约用水?
结论:【1】、随手关水;【2】、循环用水;【3】、保护水源;【4】、科技节水等
(2)、简介:国家节水标志
(3)、视频:缺水环境下的洗澡
(4)、展示学生“节约用水”海报作品
(评述:有意思的视频和学生作品展示使整个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独特的表达手法能让观者深刻感受到学生在创作作品时丰富的内心,而当堂展示也使海报作者获得课堂的成就感。)
2、合理用水
思考与讨论:
(1)在山区峡谷中有一条河流,夏季经常洪水泛滥,而其他季节的流量很少。如何把夏季的洪水保存起来,并且免遭洪涝灾害呢?
解析:建立水库。
(2)在平原中有一条河流,水量充足,但是离河流较远的地区却缺少水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解析:跨流域调水。
(3)有一家造纸长排放污水非常严重,使工厂附近河流严重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进行污水处理、进行工艺技术改革、进行搬迁或停产、进行经济制裁等。
(4)有一大片需水量很大的农作物需要灌溉,当地农民习惯开渠引水漫灌,结果有很多水白白流失。可以采取哪些灌溉措施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解析:先进的现代农业已采取喷灌、淋灌、滴灌的方法,把每一滴水都用上。因为开渠引灌导致输水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向下渗漏掉,而到不了田间。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占到输水量的50%-60%,有时甚至达到70%。
(5)有一家炼钢长需要大量的冷却水,这些冷却水能不能循环使用呢?怎样循环使用呢?
解析:工业冷却水,非但水量大,而且热量多,应循环使用。如利用冷却水的余热给学校家庭供热取暖等。
3、思考:我们的一天该如何结束呢?
视频:主人公泡完脚,将水用来刷地,循环利用。
(评述: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节约用水的同时是离不开合理用水,而各种具体情境中的选择合理用水的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服务社会永远是科学学习的目的。)
活动3【练习】练习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或空间的分布规律是( )
A . 夏多冬少 B.西多北少 C.冬多夏少 D.西多东少
2.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 )
A.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3.少量的污水进入江河湖泊中,水并不会被污染,这是因为( )
A.这些污水没有毒性 B.江河湖泊中的水不会被污染
C.水体具有自净能力 D.污水会沉入水底
4.下列举措不是为了节约用水的是( )
A.用喷灌的方式给草坪浇水
B.控制抽水马桶的水箱大小
C.西北地区禁用自来水洗车
D.建造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淡水危机是( )
A . 全球性的 B.我国性的 C.沙漠地区性的 D.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