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9 22:07:15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高三年级 地理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Ⅰ、II卷的答案均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上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几乎没有天然树木。图1为该岛地理位置、当地局部地貌景观和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 该岛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天然树木稀少,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A. 沼泽广布 B. 气候酷寒 C. 风力强劲 D. 降水不足
2. 该岛传统民居一般都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其主要原因是
A. 造型美观,可防地震 B. 降水较多,通风透气
C. 石材坚固,防御海浪 D. 取材便利,防寒保暖
高三地理(第1页 共8页)
色楞格河在流经一大片三角洲湿地后,注入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周围共有336条河流注入,而从湖中流出的河流则仅有安加拉河。图2为贝加尔湖流域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色楞格河三角洲具有“过滤器”功能,其主要表现是
A.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
B. 沉积泥沙,降解污染物
C. 储存积雪,促进水体更新
D. 扩大流域面积,提升水位
4. 图中四条河流径流量变化受贝加尔湖影响最明显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研究发现,我国北方某城市臭氧浓度受海陆风影响显著。图3为该市春季有、无海陆风影响的两天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及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风向,箭头长短示意风速大小。读图,回答5-6题。
5. 据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信息,可推测
A. 白天风速较夜间风速小 B. 城市位于海洋东南方向
C. 热岛效应促使陆风增强 D. 12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
6. .海陆风对该城市臭氧浓度影响显著,主要受
A. 陆风影响,狭管效应增强 B. 海风影响,臭氧浓度升高
C. 陆风影响,臭氧浓度升高 D. 海风影响,气温波动明显
高三地理(第2页 共8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图4为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与不透水路面相比,自然路面
A. 地表径流加大 B. 地下径流减少 C. 地面蒸发减少 D. 下渗明显增多
8. 天津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将会
A. 完善公共交通 B. 防止海水倒灌 C. 减缓地面沉降 D. 减弱酸雨污染
图5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图中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淌,图示桥梁桥面距离河面高12米。读图,回答9-10题。
9. 在图示区域中,甲镇一乙镇公路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 山体坡度大 B. 地表崎岖不平
C. 河水流速快 D. 泥沙淤积严重
10. 图示沙洲附近河面与乙镇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6米 B. 28米 C. 40米 D. 62米
高三地理(第3页 共8页)
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对区域水文、大气产生重要影响。图6为2012年和2020年3月20日的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 导致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呈“S”型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极地东风
C. 陆地轮廓 D. 表层洋流
12. 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的变化,将导致所在区域
A. 低层大气温度降低 B. 表层海水盐度降低
C. 海水吸收热量减少 D. 受西风带影响增强
甘德国际机场(48°N,54°W)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图7为该机场及其附近的北大西洋部分区域。读图,回答第13题。
13. 若一架飞机从甘德机场起飞,飞往哈尔滨(45°N,126°E) ,其最短飞行航线是
A. 先向正北飞行,过极点再向正南 B. 先向西北飞行,然后向东南飞行
C. 大致沿 50°N纬线向西方向飞行 D. 先向东北飞行,然后向西南飞行
高三地理(第4页 共8页)
图8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 14-15题。
14. 下列现象中与图示气压中心H关联最密切的是
A. 台风 B. 江淮黄梅雨
C. 季风 D. 副热带高压
15. 与冷锋II相比,冷锋I形成的不同之处是
A. 冷气团向暖气团运动 B. 受冷高压辐散气流影响
C. 上升气流引导后产生 D. 受暖低压辐合气流作用
高三地理(第5页 共8页)
第II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 共55分。
16. (14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梅州金柚(图9)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当地政府以“打造一流品质”“叫响一句口号” “组织一系列营销活动” “建好一个大数据平台”的“四个一”为主要措施,发出“广东喊全球吃梅州柚”最强音。
(1) 说明近年来助力梅州逐步实现“喊全球吃柚”的社会经济条件。 (6分)
梅汕高铁线路(图10) 北起梅州西站,南至潮汕站,后接入厦深铁路。梅汕高铁的开通运营,对加强粤东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梅汕高铁开通运营对加强粤东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系的重要意义。(4分)
2022年12月,中广核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全国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投运。
(3) 从提高海上风电利用率角度,为当地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措施。 (4分)
高三地理(第6页 共8页)
17. (20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1) 据图12,描述与约翰内斯堡相比,开普敦的降水特征差异,并说明7月两地降水差异的成因。(6分)
奥兰治河是非洲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沿岸无大城镇,全流域无法通航。
(2)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该流域地理环境对奥兰治河航运开发条件的影响。 (6分)
流域地理环境特征 对航运开发条件影响
上游多峡谷、河道狭窄 ①
② 容易堵塞河道, 影响通航
沿途无大城镇 ③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图11所示甲海域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区。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该海域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会聚拢在一起,跋涉1000多公里,迁徙至乙附近海域。
(3) 分析甲海域出现的沿岸流有利于沙丁鱼大迁徙的原因。 (4分)
南非农业较发达,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耕地分布不均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4) 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 (4分)
高三地理(第7页 共8页)
18. (21分)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柴达木盆地南部山区岩层中含钾量较高,其北部的察尔汗盐湖蕴藏丰富的含钾、镁等无机盐资源。
(1) 指出图13所示河流甲至乙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7分)
来到察尔汗盐湖,如果天气条件合适,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湖水如镜,倒映着天空的云彩和周围的群山。在湖边漫步,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图14) 。
(2) 说明察尔汗盐湖能够出现“天空之镜”景象需具备的天气条件。 (4分)
地处戈壁瀚海的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储量巨大,占全国总储量的97%。当地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供给全国大多数农业主产区。
(3)探讨察尔汗盐湖地区大力发展钾肥产业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4分)
柴达木盆地是黑枸杞的主要产区,播种期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和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膜上仍要覆土约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4) 分别说明播种期间用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对作物生长所需光、热、水条件的调节作用。 (6分)
高三地理 (第8页 共8页)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1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2
3
4
5
7
89
10111213
1415
IⅡ卷共3题,共55分。
16.(14分)
(1)宣传力度提高,品牌效应增强;网络销售渠道的兴起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消费能力增强;冷藏保
鲜及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每项2分,任意三项)
(2)缩短粤东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通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两地经济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
置: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业和商贸业等相关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每项2分,任意两项)
(3)·完善海底输电设施,以提高海风电场到陆地用电市场的输电效能(2分);研究海上风电与其他产业
的融合,就近将电能服务于海水养殖、海洋运输、勘探等行业(2分)。
17.(20分)
(1)与约翰内斯堡相比,开普敦年降水量偏少(1分),降水季节变化偏小(降水集中于冬半年)(1分):
约翰内斯堡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较少(2分);开普敦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2分)。
(2)①水流急,河道窄,不利于通航(2分);②河流含沙量大,中下游河床、河口多淤泥(2分):
③经济不发达,对航运需求少(2分)。
(3)甲海域出现向北流动的沿岸流,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冷水流,降低了乙附近海域水温,
为沙丁鱼生存提供了冷水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的饵
料。(每项2分,任意两项)
(4)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2分)。影响因素:地形(1分)、
降水(1分)。
18.(21分)
(1)增加(1分)。南部山区岩层中的钾随水体补给进入河流(2分):甲至乙河段无支流注入,河流补
给受限(2分);流速减缓,蒸发量逐渐增加,河水中含钾量增加(2分)。
(2)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2分);风力较小,湖面平静(2分)。
(3)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当地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普。
弊:钾肥生产可能导致盐湖及周边生态系统破坏;生产废弃物排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造成钾盐等
资源枯竭;繁忙的钾肥运输对周边交通设施增加负担。(每项2分,利弊各一项)
(4)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温度(提高夜间土壤温度)(2分);地膜覆盖可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2
分);膜上覆土可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