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走向生态文明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1走向生态文明 强化训练——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0 15: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一、选择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是(  )
A.人类半依附自然
B.人类崇拜自然
C.人与自然矛盾尖锐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在丘陵、山地退耕还林
B.全面关停重化工业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在缺水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
燃煤取暖是我国北方城市主要的取暖方式之一,但大量燃烧煤炭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清洁取暖”成为北方城市绿色发展的探索方向。山东省海阳市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先行先试。2019年5月,海阳市与某核电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推进核能供热项目。2021年冬季,海阳市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据此完成3~4题。
3.海阳市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主要得益于海阳市(  )
A.核能发展早、基础好
B.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C.积极创新,政策支持
D.人口众多,供暖需求旺盛
4.核电厂与热力公司合作供暖,可以(  )
A.降低民众取暖成本
B.扩大热力公司供暖范围
C.降低核电厂核废料处理成本
D.提高核电厂发电技术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近年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下图分别为2010年、2018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2010—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  )
A.九个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差距总体缩小
B.山西省总体水平保持不变
C.四川省与青海省均最低
D.中下游省级行政区域高于上游省级行政区域
6.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  )
A.基础设施建设 B.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生态技术创新 D.区域同步发展
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读某小区住宅楼和垃圾收集点布局图,完成7~8题。
7.四图中垃圾收集点布局较为合理的有(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8.小区按规划合理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但使用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②生活垃圾数量较少
③垃圾分类回收箱布局不合理
④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模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读2008—2019年长三角部分城市生态效率平均值统计表,完成9~10题。
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连云港 嘉兴 黄山
生态效率平均值 1.00 0.89 0.96 0.69 0.53 1.00
9.下列与生态效率呈正相关的指标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C.对外开放程度 D.科学技术水平
10.为提高嘉兴生态效率,正确的措施有(  )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据此完成11~13题。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的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人口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
12.下列做法中,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有(  )
①将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 ②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③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④过量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是(  )
A.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
B.就餐中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位置
D.上下班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二、非选择题
14.(2024·广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森林村庄是自然生态风貌保存较完好的村庄,其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生态功能稳定且结构完善,注重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多效益发挥,是乡村地区的重要环境载体。安徽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后备区,安徽省以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源建设为导向,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图示意安徽省森林村庄分布。
(1)指出安徽省森林村庄分布的影响因素。
(2)说明安徽省森林村庄对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作用。
15.(2024·汕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宣布中国大熊猫(如图)野外种群数量已达1 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这一变化被形象地称为大熊猫“降级”。这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成就,担责的同时也要和谐共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并频频“出镜”是好事,但也可能带来人兽冲突。近几年,野生动物进入人类活动区域,攻击人类、捕食家禽以及糟蹋庄稼的新闻屡见不鲜。
说明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的原因,并列举两例说明人类应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2.A 解析:第1题,人类半依附自然是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人类崇拜自然是采集渔猎时代的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矛盾尖锐是工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现代,人类认识到应主动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能继续对自然一味地征服、索取和破坏。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丘陵山地退耕还林,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正确。全面关停重化工业,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大力改造传统的重化工业,B错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环境,且湖泊面积减小,易加剧洪涝灾害,C错误。增加地下水的开采,易产生地面沉降等问题,D错误。故选A。
3.C 4.A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海阳市率先探索核能综合利用领域,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核能供热项目,体现了海阳市积极创新,且有政策支持,C正确。山东核能发电不是最早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浙江秦山核电站,A错误。山东海阳市相较省内其他城市,经济不算发达,B错误。与供暖需求旺盛无关,D错误。故选C。第4题,与传统的燃煤取暖相比,核电厂发热效率高。核电厂与热力公司合作供暖,核电厂提供热源,热力公司提供输送热源方式,可减少供暖成本投入,进而降低民众取暖成本,A正确;供暖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供暖方式的改变不一定能扩大热力公司供暖范围,B错误;合作供暖与核电厂核废料处理关系不大,C错误;合作供暖对核电厂发电技术提高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A。
5.A 6.C 解析:第5题,根据两图对比可知,2010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最低的为0.236 4,最高的为0.564 9~0.643 7,而2018年最低的为0.355 3,最高的为0.586 2~0.725 5,九个省级行政区之间差距总体缩小,A正确;山西省总体水平有所提高,B错误;2010年四川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2018年青海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C错误;2010年山东省(位于中下游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上游省级行政区),D错误。故选A。第6题,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其努力的方向,因此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生态技术创新,而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A、B错误,C正确;区域各省级行政区应因地制宜,不可能实行区域同步发展,D错误。故选C。
7.A 8.D 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甲、乙两图中垃圾收集点较均匀地分布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放置垃圾,较为合理,A正确;丙图垃圾收集点布局在小河边,可能会造成河水污染,不合理,B、C错误;丁图中小河西岸没有垃圾收集点,小河西岸的居民放置垃圾不方便,不合理,D错误。故选A。第8题,垃圾分类回收箱的使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对垃圾分类标准模糊,①④正确;由材料可知,小区按规划合理布局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垃圾分类回收箱布局不合理,③错误;生活垃圾数量较少,应该更有利于垃圾分类,②错误。①④正确,故选D。
9.D 10.B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生态效率的核心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生态效率不一定高,A错误;第二产业比重高可能会导致资源损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效率下降,B错误;对外开放程度高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使得生态效率下降,C错误;科学技术水平越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越高,消耗越低,保护环境的技术条件越高,故与生态效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D正确。故选D。第10题,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①正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说明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轻,故不一定能提高生态效率,②错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并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③错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降低资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B。
11.C 12.B 13.B 解析:第11题,绿水青山代表着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着经济发展,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出的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的是生态可持续发展,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2题,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会造成生态破坏,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①错误。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因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②③正确。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导致地面沉降,并且会使生态环境恶化,所以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3题,尽量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A不符合题意。用一次性餐具,会导致树木遭到砍伐与破坏,并且对环境有污染,所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B符合题意。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利于垃圾回收利用,利于环保,所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C不符合题意。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利于环保,所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符合,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4、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森林村庄分布主要受地形、水源、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影响。森林村庄植被以森林为主,对水源条件要求高。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便于生产活动,交通条件好,易形成村庄。第(2)题,安徽省森林村庄对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森林村庄的功能及其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森林村庄在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固碳释氧等方面的功能较突出,有利于改善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保障长三角地区的水资源安全、促进长三角地区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答案:(1)地形;水源;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状况。
(2)森林村庄在固碳释氧方面的功能突出,可以促进长三角地区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森林村庄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方面的功能也较突出,有助于保障长三角地区的水资源安全;森林村庄在吸附粉尘、净化空气方面也具有优势,有利于改善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
15、解析:由材料“这一变化被形象化地称为大熊猫‘降级’。这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成就”可知,我国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国通过立法与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在保护区内,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存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要科学把握人与野生动物的共生关系。要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不能肆意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不要滥食野生动物;对于野生动物进入人类活动区域,攻击人类、捕食家禽以及糟蹋庄稼的事件要多关注,关注野生动物分布区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对于由野生动物导致的损害,要进行一定的补偿,并完善补偿制度等。
答案:原因:生态环境良好,我国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加大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野生动物栖息地条件明显改善,栖息地面积逐步扩大,野外动物种群逐步恢复。
举例:宣传保护与防范野生动物的知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业务,完善补偿制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