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2张PPT+视频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2张PPT+视频文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1 20:45:21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8 罗斯福新政 你幸福吗--新政的背景 材料一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上升到了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即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材料二 美国农民每人的现金净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期间,从162美元跌到48美元。农民的购买力只有1929年的60%左右。……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价,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三 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1929年约少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企业家力图使买卖有赚头,只好降低成本,即降低工资和裁减雇员。然而,工资和雇员裁减得愈多,群众购买力下降和愈厉害。 ――摘自《美国的历程》 思考:罗斯福上任之初,美国面临怎么样的困境? --新政的背景 农场主倾倒积压的牛奶到处求职的工人排队领救济品的人们与警察发生冲突的示威群众思考:罗斯福上任之初,美国面临怎么样的困境? --新政的背景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猛跌?
就业危机——失业人数激增?
社会危机——社会动荡不安? 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
大家一定要有信念,我们要团结起来战胜恐惧。 --新政的背景 幸福的日子?--新政的实施 生产过热
股票投机
盲目生产
放任自流
经济泡沫消费不旺
分配不均
百姓贫困
无钱消费
市场萎缩
知识回顾: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经济危机? --新政的实施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社会保障福利组幸福的日子?依据表格整理新政内容1.新政内容--新政的实施【分组合作探究】
(1)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要首先从整顿金融秩序开始呢?
(2)罗斯福新政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如何体现了“抑制生产过热、刺激社会消费”的基本思想?
--新政的实施危机首先从金融业爆发。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 。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起到抑制生产过热的作用;
规定工资标准,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以刺激消费。 【分组合作探究】
(3)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中要“减耕”,给农民补贴,鼓励其毁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4)“以工代赈”措施在当时的成效主要有哪些? --新政的实施有利于克服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可以抑制农业生产过热,也可以保证农民的利润并提高购买力。 以工代赈可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请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具有什么特点?2.新政的特点与实质--新政的实施国家干预 材料一 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该政策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 幸福的日子?--新政的实施思考: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政策相比,到底“新”在哪里?其实质是什么? 幸福的日子?--新政的实施新政“新”在:
(1)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
(2)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3)新的起点: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新政的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思考:根据数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带来什么影响?(提示:可以从对美国、对资本主义、对世界的角度来分析。)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幸福的日子又来到!--新政的结果1.新政的影响:(1)对美国: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2)对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
(3)对世界: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一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家在美国的翻版”,“具有很大的法西斯性质”。   ——胡佛
材料二 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部分美国资本家
材料三 新政“一视同仁地既为资本家造福也为产业工人造福”。 ——美共负责人白老德--新政的结果各抒己见:你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 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标准:①重要标准是生产力标准。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遵循“史论结合,以史论证”的基本原则。③一分为二,辩证的看问题观点。 合作探究体制创新关注民生民主信仰法律至上合作探究2.新政的评价 想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讲实际,不能走极端!
——罗斯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