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0 08: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试
1.宋朝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免费向疫区染病的疫民施药,以此来帮助疫区的百姓渡过难关。只要有疫情或者灾害发生,宋廷都会对疫民或者灾民提供救助。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救助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B.北宋已经有了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C.民本思想在当时社会广泛传播
D.对疫民或灾民的救助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2.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享受社会福利群体扩大 D.全面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3.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曾亲至刑场,观察人体脏器,发现古书所绘与实际不符之处,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他还在医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新说。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特征 B.西学东渐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医学的近代化趋向 D.经世致用成为时代精神
4.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A.公民未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 B.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
C.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束缚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5.人类与瘟疫的抗争从未停止,一些世界名画记录了“战疫史”。意大利画家皮耶特·布鲁格尔在1562年绘制的板面油画《死亡的凯旋》,记录了这场让人类历史陷入绝望的黑死病瘟疫。这场疫情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 B.欧洲社会从中世纪走向了文艺复兴
C.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方向 D.使人们更加信仰天主教的说教
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以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人民群众把这项伟大的运动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关于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C.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技术 D.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7.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对许多非洲国家派出大批医疗队,使得非洲一系列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全球蔓延,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的前提下,中国又向多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和医疗物资。这主要体现了
A.中国对盟国大力援助 B.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C.我国医疗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D.中国要扩大世界影响力
8.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走红,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7年底我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1985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表明
A.人民公社化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左”倾错误影响了农村医疗事业发展
C.农村医疗水平落后的局面根本扭转
D.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对医疗的要求
9.《吕氏春秋》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黄帝内经》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由此可知
A.人们对于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 B.统治者对传染病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C.传染病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破坏 D.人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10.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
A.坚守传统的义利观 B.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
C.信奉清静无为信条 D.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
11.2020年中国人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走亲访友变成了“手机拜年”,但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下列关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中国一国发生 B.人们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
C.依靠一国之力可以有效控制 D.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
12.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计划,目前我国实施的基础免疫计划中有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儿童可以免费接种这些疫苗。这表明
A.基础免疫计划的实行有利于确保儿童健康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儿童的免疫计划
C.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
D.疫苗接种后可以终生免疫
13.《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要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由此可知
A.药品供应问题严重 B.国家医疗立法完善
C.国家重视民生医疗 D.卫生事业进入新时期
14.某学者在其论文中谈到,唐朝统治者通过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赈灾送药、战争之后下诏埋葬骸骨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样,政府也注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以下结论符合材料的是
A.唐朝已形成完备的城市排污体系
B.战争之后埋葬骸骨成为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
C.唐朝政府将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有效结合
D.唐朝通过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来防控疾病
15.《汉书》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瘟疫大流行。朝廷在长安城中建邸舍房屋200区,将灾民中的染病者安置在其中,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止相互传染。由此可知
A.汉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汉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瘟疫疫情 D.汉朝开始中药治疗瘟疾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丁格尔(1820—1910)自幼在英国接受了远超同时代女性所能接受的教育。16岁时,她遵从国教信仰的召唤,走上护士之路,接受了职业护士培训。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已是护理中心主管的她关注英国负伤士兵的处境,接受她的旧友、国防大臣西德尼的请求,前往战地医院协助。她几乎亲自照顾过每一个病人,给予他们安慰和忠告,从而使负伤士兵的死亡率由50%降为2%。她从未停止追求更远大的目标,她为改善英军的福利奉献了余生。她大力推动主管该事项的皇室委员会的成立,撰写了大量报告,为军队医疗学院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将护士变成了受人尊重的职业。大力推进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1860年,在她的主持下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身上散发出真理的光芒。”
——改编自(英)西蒙·蒙蒂菲奥里《大人物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丁格尔对医疗事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丁格尔取得成就的原因。
1.D
【详解】
宋代政府在发生疫情时,主动帮助疫区和灾民,这说明宋代政府有较为强烈的爱民意识,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D正确;题干未涉及到社会救助系统和社会保障,排除A、B;题干中只能体现出政府的行为,不能证明当时社会流行民本思想,排除C。
2.B
【详解】
从1982年宪法做出规定到2004年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法制建设,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享受社会福利的群体扩大,排除C项;D项中“全面”不能得出,排除。
【点睛】
3.C
【详解】
科学近代化,不仅指科学发现和科学成果,更是指科学研究方法。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理论科学,王清任的医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C项正确;材料体现实验和观察,A项排除;材料未能体现受到西方影响,B项排除;经世致用是为学求务实、以济世安民为己任,D项排除。
4.B
【详解】
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注重获得和维持其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却不注重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从本质上反映了美国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公民未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A项错误;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束缚与“(美国医疗卫生体系注重)科技创新能力”不符,C项错误;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5.D
【详解】
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蔓延,大量人口死亡,人们陷入绝望,对天主教的说教产生了怀疑,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国卫生运动不能提高医疗技术,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项均属于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详解】
中国派出大批医疗队帮助其他国家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我国医疗技术在某些领域是世界上先进的;扩大世界影响力并非材料主旨。
8.A
【详解】
根据材料“1968年毛主席亲自批准”“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赤脚医生”的发展是因为农村经济、医疗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也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的推动;而1985年的中国已经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公社化体制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赤脚医生”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因此A项正确,BCD项排除。
9.A
【详解】
材料中提到了疫病的流行时间、症状、规模等,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有了一定认知,A项正确;题干未列举统治者的举措,排除B;题干主旨是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而非传染病的破坏性,排除C;D中的“共识”错误,排除D。
10.A
【详解】
根据“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可以看出儒医具有重义轻利的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与“天下观”不符,排除B;行医救人并不是清静无为,排除C;材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儒医的义利观问题,排除D。
11.B
【详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这样有利于预防疾病,B项正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非中国一国,排除A项;世界性的疫病来临之时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排除C项;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排除D项。
12.B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重视公共疾病的防控,在免疫计划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并没有提到接种疫苗后儿童的健康情况,故A项错误;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包含很多内容,材料只涉及儿童疫苗的接种问题,故C项错误;儿童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终生免疫,故D项错误。
13.C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可知,国家重视医疗卫生问题,C项正确;仅根据材料内容不能得出当前药品供应问题严重的结论,加强医疗立法只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相关法律,排除A项;B项中“完善”的说法不准确,排除;材料只是强调我国加强医疗立法并提出相关要求,无法说明“卫生事业进入新时期”,排除D项。
14.C
【详解】
材料体现了唐朝政府疾病防控的手段以及对饮食饮水卫生的重视,这表明唐朝政府将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有效结合,C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及唐朝设置了城市排污系统,并未说明其城市排污系统完备,A排除;唐朝战争之后埋葬骸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但此举并不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排除B;材料并不能说明唐朝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排除D。
15.C
【详解】
朝廷将灾民安置在政府修建的邸舍房屋进行隔离治疗,体现了汉代政府对抗疫情的措施,C正确;政府积极抗疫,由此不能说明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排除B;材料主旨是政府抗疫行为而非疫情发张频率,排除A;D中的“开始”不符合史实,排除。
16.(1)贡献:积极创办卫生学校与学院,培养了医护人才;积极开展护理实践与研究,推动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大力推动军队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推动军队卫生事业的发展;弘扬了“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护理精神。
(2)原因:良好的教育、严谨的治学精神;关注社会,献身于医护事业、不断求索的精神;基督教精神的感召;强烈的爱国精神;政府的支持;注重实践积累。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南丁格尔。由材料“已是护理中心主管的她”“1860年,在她的主持下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她几乎亲自照顾过每一个病人,给予他们安慰和忠告,从而使负伤士兵的死亡率由50%降为2%”归纳出创办护士学校,创立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促进了健康与护理专业的发展;由材料“关注英国负伤士兵的处境……前往战地医院协助……她为改善英军的福利奉献了余生”归纳出改革军队的卫生保健事业,将军队卫生保健与福利事业相联系,对卫生及福利工作有指导意义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由材料“撰写了大量报告,为军队医疗学院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身上散发出真理的光芒”“她将护士变成了受人尊重的职业。大力推进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归纳出培养大批医护人才,推动医护学的发展;从事护理研究,撰写著作指导了护理工作,是现代护理事业的奠基人。
(2)由材料“自幼在英国接受了远超同时代女性所能接受的教育”“接受了职业护士培训”归纳出良好的教育形成她严谨的治学精神;由材料“她遵从国教信仰的召唤,走上护士之路”归纳出她受基督教精神的感召;由材料“接受她的旧友、国防大臣西德尼的请求”“推动主管该事项的皇室委员会的成立”归纳出政府的支持;由材料“她几乎亲自照顾过每一个病人,给予他们安慰和忠告,从而使负伤士兵的死亡率由50%降为2%。她从未停止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撰写了大量报告”归纳出她关注社会,献身于医护事业、不断求索的精神和注重实践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