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阳光的传播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想一想:你看到的以下几组物体发光方式有什么不同?由于高温而发光的光源,如太阳、蜡烛、白炽灯等;发光时温度不高的光源,如日光灯、节能灯、萤火虫等;一、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一些昆虫和海洋生物能利用体内的发光细胞通过酶和氧作用发生一系列反应而产生发光,如萤火虫、乌贼等。你知道吗?为何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回来,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它们。思 考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作出假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收集证据: 1、2、3、4、 5 、6、…、
得出结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
课堂小结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源包括:冷光源和热光源3、阳光的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激光准直排直队要向前看齐下面这些图片能给你一些什么启示,如果把这些光反向延长到光发射的中心,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地球上有昼夜现象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影子和物体外轮廓的相似。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1)日食太阳地球(2)月食月球活动:小孔成像仪观察燃烧蜡烛的火焰1.屏上光亮的部分是什么?
2.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像?
小孔成像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你有没有观察过阳光照射下地面的树影?【结论】:树影中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思考】:树叶轮廓分明,说明什么?
你是否注意到地面上还有若干圆形的光斑?它们是树叶间缝隙的影吗?这些缝隙的形状恰好都是圆形吗?结论: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光一定沿直线传播吗?思 考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激光的特点: 能集中射向一个方向而不散开,因而 能射得很远而亮度没有明显的减弱)排直队要向前看齐判断:下列哪些是光源1)闪绿光的狼眼
2)耀眼钻石
3)彩色的露珠
4)恒星
5)行星
6)彗星
7)流星
8)卫星 白天,我们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夜晚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伸手不见五指,但在灯光下,我们又可以看书、写字、这说明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什么? 想一想那是不是只要有光我们就可以看得见呢?让我们来闭上眼睛,请问同学们你还能看见我吗? 小孔成像原理:我们可以把烛焰看成是由许多发光小点组成的。每个发光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小孔后都射到光屏上形成一个小光斑,这些光斑就组成了烛焰的像。想一想:为什么像是倒立的呢?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端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必然射到光屏的下部;烛焰下端发出的光,必然射到光屏上部,所以,光屏上的光斑就组成了倒立的像。总 结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什么?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b.理解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c知道阳光(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其他介质中会减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PPT所展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归纳出光传播的各种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从中获取一些关于光的信息并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并对科学课程产生兴趣,乐于参与科学学习活动。
4、STSE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社会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
源于生活经验,初一学生对自然界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对阳光及其他发光物体如蜡烛,白炽灯等有一定的认识。阳光下或晚上在路灯下人或其他物体会有影子,这些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已认识到。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还不能解释影子的形成,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自然现象的成因,所以教学必须让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阳光的传播
观看手影戏视频。从皮影戏的形成导入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光。
活动2【讲授】阳光的传播
请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他们的发光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一、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火炬、蜡烛、电灯等都是光源——由于高温而发光的叫热光源
日光灯、节能灯等也是光源——由于发光时温度不高叫冷光源
萤火虫、乌贼等——由于体内的发光细胞的酶与氧发生作用而发光的是生物光源
深入提问:人为何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
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出来。月亮也是如此。
活动3【活动】科学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过渡:那么,光从光源发出是怎么样传播到我们眼睛里的呢?
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
观看图片(影子、日食、月食、探照灯、树丛中的光线以及地球上的昼夜之分),这些自然现象中,给你了哪些启示?
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猜想的依据。
建立假设: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检验假设: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实验仪器:激光笔、水槽、果冻、白纸、光屏
实验要求:设计三个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来证实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组展示小组实验设计及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4【活动】讨论:光在什么时候是沿直线传播的
质疑: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观看图片,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光的路径会发生改变。
说明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视频:沙漠上的杆子会晃动。
说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活动5【讲授】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激光较准
2、排队对齐
活动6【活动】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及光速的发现史
四、光的传播速度
1.科学家对光的速度的测量和计算
伽利略——罗默——惠更斯——迈克尔逊
2.光速的公认值为c=2.99792458×108m/s
一般计算取c=3.0×108m/s
活动7【作业】作业
1.观察阳光通过树荫的影子形状
2.制作小孔成像仪,观察蜡烛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