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0 00: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立体交通
陆上:汽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海上:航运技术、船舶制造
天上:飞机、民航
核心素养: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课程标准: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的背景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教材和配套课件,认识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阐释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目录: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时空坐标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逻辑来看,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性。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由桥梁、人工岛、隧道三部分组成,桥隧全长55千米,桥面为双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于2009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10月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它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三地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
思考:结合材料中的”港珠澳”谈谈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新”在哪里?
①新的交通设施:高速公路、隧道
②新的交通效率:高速
③新的社会影响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工程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1)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A.背景:
①19世纪80年代,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
②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三轮汽车,被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被誉为“世界汽车之父”。
B.汽车产业化: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它的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与管理的典范。
C.技术:流水线生产模式。
D.趋势:
①汽车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
②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汽车
E.作用: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车这种奢侈品进入平民家庭。
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1)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2)中国汽车工业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②1956年,新中国制造了第一辆国产汽车。
③1958年,新中国制造了第一辆国产小轿车。
④到2018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辆。
⑤2021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02亿辆。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3—1978年):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一五计划)。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20世纪末):长足发展,形成完整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第三个阶段(21世纪—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了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
1958年,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国产第一辆小轿车东风CA71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2、高速公路
(1)世界高速公路
A.含义: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B.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②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 战争的需要。
C.概况:
①出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②发展: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2)中国高速公路
①1988年建成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②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1932年通车的德国科隆—波恩第一条高速公路
2019年世界各国高速公路里程排名表
1988年建成的上海嘉沪高速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公路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84年公路建设投资仅22.8亿元,截至2017年底,公路建设投资完成21 253亿元,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4万千米。高速公路遍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全国高速公路网。世界银行对此做出评价:在构建现代化高标准的国家公路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促进社会团结方面,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摘编自《缓解制约支撑发展——收费公路的前世今生》
结合材料思考: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哪些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①起步晚;②发展快、成就巨大;③投资主体多元;④投资形式多样。
①提高了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④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⑤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发展。
意义:
特点: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2、高速公路
3、高速铁路
(1)世界高速铁路
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和新大阪)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
(2)中国高速铁路
①发展:
a.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b.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人高铁时代。
c.2022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4.2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②地位: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2、高速公路
3、高速铁路
(1)世界高速铁路
(2)中国高速铁路
①发展 ②地位: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③政策: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
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由此前的8小时缩短为3.5小时。此工程是中国在境外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铁项目,并完全采用欧标和规范建设,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摘编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中国承建印尼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2023年10月17日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摘编自互联网
中国高铁----中国一张名片
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
探究:观察教材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示意图,分析中国高速铁路分布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影响:
①高速铁路发展快;②里程长;
③地区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地区,连接大城市。
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提高;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
⑤大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好,需求量大。
特点:
①加速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促进沿线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沿线人文交流和观念转变。
③加快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展示综合国力。
⑤“走出去”,推动中国产业转型,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出口。
原因:
问题探究: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1958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 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生命禁区",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孙中山在1919年明确提出了青藏铁路的构想,但在20世纪上半期,这条铁路始终只处在概念阶段。
问题探究: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①青藏铁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青藏铁路的建设对改变青藏高原交通不畅的局面,促进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思考点:20世纪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①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②速度不断提高。
③高速化、便捷化、科学化、先进化、精细化、人性化
④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⑤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1、汽车工业 2、高速公路 3、高速铁路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航运业
(1)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2)船舶制造趋势: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
(3)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2017年贯通),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海事卫星电话
航海雷达
海洋交响号(目前全球最大邮轮)
船上有40多家餐厅和酒吧,24个游泳池,2759个客舱,还有戏浪池和水滑梯、两个大剧院、溜冰场、攀岩墙、旋转木马等,再加上数十个购物和娱乐中心。
英法海底隧道,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K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
2017年贯通,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
1994年开通,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航运业
2、中国造船业发展
(1)概况:
①1978年前,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②1982年,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2020年造船完工量的绝大部分用于出口。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40%。
中国造船业
196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航运业
2、中国造船业发展
(1)概况:
(2)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融入市场,发展迅速。
(3)原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航空的发展
1、世界航空的发展
(1)飞机时代开始: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2)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
美国国内主要航空线路
三、航空的发展
1、世界航空的发展
(1)飞机时代开始: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2)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
(3)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4)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和技术进步,金属材质飞机,喷气式飞机,提升了速度、载量和航距
(5)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1919年全金属民用飞机(德国)
宽体客机“波音747”
材料: 莱特兄弟于1908年创建了世界第一家飞机制造企业,并获得美国陆军订货,标志着航空工业的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航空工业实现第一次大发展,全世界的企业数量达到约200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军事需求刺激世界航空工业的第二次大发展。美国、德国、英国、苏联、日本的飞机工业领先世界,其中美国飞机工业从规模和实力上均达到第一。在民用飞机领域,美国取得喷气干线客机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把苏联远远地甩在后面。从1950年代开始,英、法、德等几个航空大国的航空制造业首先逐步实现了本国航空制造业的整合,并开始进行跨国整合。
历史背景:
①科技结合;②两次世界大战提供机遇;
③美国飞机制造业实力最强;④从军用到民用转型;⑤曾是美苏冷战竞争组成部分;
⑥资本和生产日益社会化,出现跨国公司。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
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发展;
③美苏冷战时期转型;
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进一步加强竞争与合作。
发展特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方航空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三、航空的发展
1、世界航空的发展
2、中国航空的发展
①明初,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②1909年,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③1919年8月,巴玉藻、王助等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名为"甲型1号"的双桴双翼水上飞机。
④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⑤2017年国产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表明中国航空制造领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⑥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飞机、定期航线等数量众多,航空事业发展迅速。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9年竣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航站楼面积为78万平方米;民航站坪设223个机位,其中76个近机位、147个远机位;有4条运行跑道,东一、北一和西一跑道宽60米,分别长3400米、3800米和3800米,西二跑道长3800米,宽45米,另有3800米长的第五跑道为军用跑道;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学思之窗:中国民航自成立以来,领导体制经过六次变动:一九四九年民航局成立时,建制属中央军委,行动上由空军司令部指挥,业务上归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领导;一九五二年四月,建制改属空军,各项工作均由空军领导;一九五四年十一月,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由空军和国务院第六办公室分工领导;一九五八年二月,改为交通部部属局,由空军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分工领导;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成为空军的组成部分,各项制度按军队的执行;一九八零年三月,再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由国务院直接领导。
——王乃天主编《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
中国的民航领导体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点?为什么?
原因:
①领导体制变动频繁;
②总体上是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军民合一的管理体制,半军事化的行业,基本实行军事供给制。
特点: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为政治和军事服务。
②航空资源紧张
1980年后民航实现了“军转民和企业化”的变动。
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国家、民族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保障);
②党和政府的重视,政策鼓励。(确立建设先进工业国的总任务)
③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⑤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⑥个人: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与奉献。
知识提升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变化?
①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②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制自研。
③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④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⑤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
⑥种类:海陆空立体化发展
思考20世纪交通的新变化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①高速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迅速
②交通多元化、立体化
③科技不断促进交通发展
年代 主要交通工具
20世纪 80年代 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公交车开始普及全国;北京出租车黄色“面的”流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
20世纪 90年代 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
21世纪 初叶 私家车普遍,品牌众多,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出租车更新换代,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建设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的新型交通体系;火车、高铁、地铁、轮船、飞机成为国人常见的出行方式;新能源车辆加快推广
探究: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交通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交通工具种类(或技术、或体系)单一(或技术落后、或体系不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需求增加;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筑路技术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政府更加重视民生,不断提高管理职能,服务于民;经济全球化,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等。
参考答案示例
(1)交通工具种类由少到多。(或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等)
(2)交通工具技术不断改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3)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备,更加绿色、环保、人性化。
说明:
趋势: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影响)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高铁,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是人和物的移动速度大大提升。
(2)整合了交通、仓储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3)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1)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影响)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1)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
(2)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教育区和休闲区等。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影响)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工作时间制度的确立以及住宅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材料:人们为了和新式交通运输的时间相配套,必须改变或调整自己的生活时间表。清光绪年以后,上海“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经过一段时期,人们迅速适应了新的时间,他们会把自己原来的生活时间和现在戴了手表以后的时间做好调整。那么,时钟及其所反映的时间观念,与轮船、火车、汽车一起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原来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制度,而新式的交通工具有固定的班次,要求人们去等候,依照时间走,标准时间成为近代的一种新尺度。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影响)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自驾游
旅游专列
旅游观光巴士
材料:自2018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后,广深港高铁就成为了大陆与香港沟通的桥梁,两地旅游、探亲、商贸往来变的更加频繁,大陆到香港购物人数大幅增长,“高铁入、机场出”或“机场入、高铁出”也已经成为香港机场的常态。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影响)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5、消极影响:
①城市交通拥堵、航班延误、交通事故频发等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和人员伤亡。
②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破坏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
③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交通拥堵、航班延误、各类突发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时间浪费、人员伤亡,不仅损坏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对人文环境造成混乱和伤害。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认识:现代交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但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的保护。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到要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这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该纲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而制定的法规。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1、汽车工业 2、高速公路 3、高速铁路
1、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5、消极影响:
1、世界航运业
2、中国造船业发展
1、世界航空的发展
2、中国航空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三、航空的发展
四、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现代交通运输
的新变化
课堂小结
1.下图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
A.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
B.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C.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
D.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
解析: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澄海火柴厂的火柴盒贴画将普通的水上人家女孩作为主人公,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普通女性受到社会的关注,彰显了男女平等的新气象,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火柴盒贴画为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并未涉及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排除A项;1953年我国才开始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排除B、C项。故选D项。
D
解析:据题意可知,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兴起,逐渐淘汰了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这是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由此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变迁,故选C项;仅根据交通工具的变化无法说明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中国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交通工具的变迁和政治制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2.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后,当时陆路交通工具只有驾驶马匹的小车和使用人力的轿子。其中的轿子分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用于官场往来,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民轿都是两人抬的小轿,轿身较小。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马车和黄包车的兴起,轿子无法与之竞争,数量不断减少。20世纪初电车和汽车出现后,乘坐客轿的人越来越少,轿子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晚清轿子地位的变化(  )A.反映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说明中国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C.折射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变迁
D.表明当时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C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这是出于加强国防的考虑,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总统为提高军队机动性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没有体现国内市场的需要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D项;联邦政府的支持是原因之一,但是题干的主旨是加强国防军事的需要,排除B项。故选C项。
3.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后,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经过40多年,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A.国内市场的需要 B.联邦政府的支持C.加强国防的需要 D.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解析:据本题材料“交通发展的重大史实发生在珠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8年,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是中国境内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D项正确;中国国内第一条地铁是北京地铁,1969年完工,排除A项;1988年建成的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地点与材料不符 ,排除B项;1960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排除C项。故选D项。
4.珠海见证了当代中国交通的发展。下列交通发展的重大史实发生在珠海的是( )A.中国国内第一条地铁完工
B.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C.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下水
D.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D
解析:根据题干在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协定,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此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建立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产物,有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C项正确;题干仅涉及一个民用航空公司,不能体现一套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排除A项;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是中苏民用航空公司的一个影响,但并非重要意义,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排除D项。故选C项。
5.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同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成立对当时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关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
B.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
D.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员
C
6.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以看出此时德国的航运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促使其海外扩张,试图与英国争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B项正确;“世界工厂”是对英国的称呼,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航运飞速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B项。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7.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旬距昆明659公里,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调(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