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态系统的概念;
(2)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学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种类;
(2)能通过实例,知道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有关实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
(2)通过自制生态瓶,使学生领会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里各生物的意识。21cnjy.com
2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卫生,也知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营养方式,这为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做了铺垫。同时,通过上一届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群落,这位学生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5.2生态系统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图片:森林
师: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鸟语花香,生活着青蛙、老鹰、蛇、昆虫、兔子、麻雀等各种各样的生物。请你用试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这里的所有兔子构成_____________;
这里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_;
除了生物,森林中还有_________;
整片森林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
2提问:什么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三个概念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3.师:通过刚才对森林组成的分析和刚才我们的讨论,你能给生态系统下个定义吗?
板书:生态系统是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综合体。
4.师:相信现在大家对生态系统是什么都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更加全面对生态系统进行一个认识。21教育网
活动2【讲授】(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生态系统,那么大家想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系统? 2.师: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形式多样,大小不一,水沟,水池,草地,农田,城市,森林等都是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分类:自然生态系统、半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根据生物栖息环境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4、讲解:下面向大家介绍四种典型的、常见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四大组同学派代表上台展示调查结果。(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各自调查的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5、师: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态系统中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可以归为一类称为生物部分,而那些非生物因素又可以称为非生物部分,这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1)欣赏:各类绿色植物。师: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智慧,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贮存在体内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所以我们称那些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的植物称为生产者; (2)图片:各类动物。师:我们把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称为消费者。 (3)图片:朽木上的蘑菇。师:大家都见到过腐木上长出许多生物。我们知道除了动物和植物,还有许多的微生物自己不能光合作用,也不通过捕食获取有机物,它们通常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尸体和植物的残枝落叶,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重新为植物吸收利用,我们称它们分解者。而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温度等为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 6.活动:非常好。下面每大组派几位学生自愿上台扮演各自调查池塘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花园生态系统和操场生态系统等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几个角色,注意要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4)提问:如果没有分解者,自然界会出现什么局面? (学生角色扮演如花园生态系统——扮演月季、蜜蜂、虫子、小鸟、土壤中的细菌和阳光空气等。扮演者精心准备,能迅速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发生联系。表演后学生分析、讨论发言。) 7.讨论:图5.2.9.说一说图中各部分属于生态系统的那一成分。 8.师:我们知道了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四部分,并且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从理论上讲,不属于必要的成分又是什么?生物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作业本B生态系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