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同步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同步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2 08: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沉沦与探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不断高涨;中国近代化起步。
具体表现:
1.政治上:
列强侵略不断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积极抗争并开展政治上的改良运动;传统封建体制逐渐崩溃,政治向近代化转型;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宗藩体制走向近代外交;中央逐渐衰落,地方势力逐步崛起;
2.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资本涌入;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
3.思想文化上:
以救亡图存为主题,向西方学习,由器物上升到制度,不断深入;
4.社会生活:
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受西方文化传入影响,传统的社会生活及习俗逐步走向近代化。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事实,理解其性质及意义;
2.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及阶级局限性。
【时空观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认识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列强侵华方式的不断变化加深;
【唯物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史料实证】了解戊戌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内容,运用史料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特点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释】结合时代背景和史料分析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认识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家国情怀】了解中国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救亡图存活动,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为伟大祖国奋斗牺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难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辛丑条约》的影响。
戊戌变法运动
目录
1
八国联军侵华
2
3
义和团运动
民族危机的加深
4
情景导入: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先进的中国人会如何应对 进行了哪些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漫画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
它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机,深刻形象地展示出来,反映了爱国者试图唤醒国人以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含义:
指从1895年的公车上书到1898年的百日维新。它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二)背景:
(1)政治: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
(4)思想: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具体为:
①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者,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
②其思想的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历史纵横: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他(康有为)的家教和他的先生朱九江给他的教训,除预备他能应考试,取科名外,特别注重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及一般所谓经世致用之学。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合作探究: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怎样的救亡主张?为什么康有为要托古改制?
提示:
(1)主张:立宪法、开国会,三权鼎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2)原因:①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②策略:封建势力强大,减小变法的阻力;③思想:当时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④个人:与个人经历、学识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三)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1)背景:
《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2)概况:
1895年,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3)结果:
未送达御前,拉开维新运动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序幕。
2.高潮:百日维新(1898.6.11—1898.9.21)
(1)标志: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虽然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学思之窗:“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三)过程:
(2)百日维新的内容:
类别 内容 作用
政治 裁汰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改习洋操;行征兵制。
文教 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冲击了旧官僚体制,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有利于新式思想文化的传播
(3)结果:失败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 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这就是“戊戌六君子”);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都被废止。
一、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一 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索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来,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也。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
(四)评价:
1.积极:
①政治上:以救亡图存为目标,具有爱国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②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
③思想上: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启蒙性);
④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2.局限:
①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核心的政治主张,没有真正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
②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难以在根本上进行变革。
合作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探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材料 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原因: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和破坏;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①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经济、阶级、群众);
②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策略失误);
④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措施密集、牵涉太广);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道路行不通。
二、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法哭连连。
——义和团揭帖 材料二 民众和乡绅把自然灾害的频发归因于外国人。他们坚决认为,外国人宣传异端邪教和禁止崇拜孔子、圣像和祖先,触犯了神灵;外国人修路时毁坏了地下的“龙脉”,开矿时放走了山中的“宝气”,从而破坏了风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原因:
(1)根本: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主要:反洋教斗争的兴起。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直接: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德国抢占胶州湾)
(二)过程:
(1)兴起: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提出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正式兴起;
(2)发展:清地方官员先抚后剿,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慈禧太后“招抚”,企图控制利用;
(3)失败:1900年遭中外势力联合镇压,运动失败。
二、义和团运动
(三)口号:扶清灭洋:
1.进步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
2.局限性:存在盲目排外行为;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实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四)评价:
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评价:
(1)积极性:
①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
①盲目排外;②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国亦不能以待印度之法待中国也 。
——英国外交官员布鲁克德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等都在捣毁之列,因为“机器工艺”为洋人“乖戾之天性所好”。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
——雷颐《走向革命 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在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自胶州湾事件以来的瓜分狂潮也失去了其滔滔势头……但民族战争的失败又急速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能力提升: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的异同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矛头
组织程度及发展
①性质:都是以农民为主的旧式农民运动;
②斗争方式:都采用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③结果: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④作用:都不同程度地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
⑤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
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 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
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革命纲领 无统一组织、领导和纲领
建立了政权、斗争时间长 未建立政权、斗争时间短
领导人表现出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 盲目排外
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八国联军侵华
(一)背景: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过程:
1.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廊坊附近,退回天津;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3.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随后天津和北京失陷;
4.慈禧出逃并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议和。
(三)罪行: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占领紫禁城
三、八国联军侵华
(四)东南互保
1.背景:
①义和团运动兴起;
②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宣战”。
2.内容:
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
3.性质:
汉族地方大员聚众反清的运动。
4.影响:
①客观上保证南方安定;
②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严重动摇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历史纵横 克林德碑
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时,途经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这就是“克林德事件”。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赴德国谢罪致歉。清政府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此即为克林德碑。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在 1952 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牌”改为“保卫和平碑”。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签订:
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与英、俄、日、法、意、美、德、奥匈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二)主要内容:
主 要 内 容 主 要 危 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 ,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奴役中国的工具
总之:近代中国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清政府受制于列强,变成洋人的朝廷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使馆界”,实际成为列强华的基地和“国中之国”
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归纳综合:
(1)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北约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2)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列强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和趋势
(1)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2)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1.(2024·安徽卷)1899年,《万国公报》称:广学会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这一现象表明( )
A.“师夷之长技”成为时代潮流
B.民众普遍认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戊戌政变”促进了新学传播
D.有识之士借鉴异邦兴衰探索救亡道路
初试牛刀:
【解析】 根据材料“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可知,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时期,广学会翻译《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异邦兴衰史,且不断获得传播,该现象体现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意在探索救亡道路,应对民族危机,D项正确;“师夷之长技”是林则徐、魏源以及洋务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民众普遍认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戊戌政变”废除了维新措施,不利于新学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
D
2.(2024·辽吉黑卷)如图是刊登
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
意画。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
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解析】根据漫画可知,漫画反映了从前之农工商解犹如沉睡的猛兽,没有觉醒,受人耻笑,现在的农工商界像猛兽一样刚刚觉醒,待到将来的农工商界会像猛兽一样,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抖擞精神,展翅高飞,屹立于世,表现出固有的强大能力,漫画以沉睡的猛兽为例,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振兴、民族觉醒的强烈救国强国愿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A项正确;当时一战尚未爆发,排除B项;漫画的主体是中国农工商界,并非强调帝国主义侵略,排除C项;刊登在《图画日报》上的漫画,表达了部分国人的愿望,并不能代表清政府的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
A
初试牛刀:
3.(2023·全国甲卷)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初试牛刀:
【解析】 考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属性。
根据材料信息“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晚清,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商人阶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商人阶层开始扩大;同时“士”和“商”开始结合,在晚清形成了所谓的“绅商”阶层。“绅商”作为近代社会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绅商作为从传统商人演化而来的新商人,即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引领中国进步的革命性,又对旧势力存在妥协,D项正确;材料强调了绅商对于社会转型的意义,但无法得出“主要动力”,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尊士贱商”的内容,且“遭弃”的表述不符和史实,排除B项;“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D
初试牛刀:
4.(2023·湖南高考)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 考点:近代中国自强意识。
薛福成提及强盛之国、衰弱之国在国际公法的不同地位,可知随着对外交往的加强,薛福成认识到增强国力,变弱国为强国,才能赢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故选C项;“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不合史实,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公法在外交实践中的范围扩大,作用增强,排除A项;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弱国,若不遵守条约将会受到强国的严厉制裁,损失会更严重,排除B项;并非晚清所有士人对西方都持推崇态度,排除D项。
C
5.(2022·全国甲卷)“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解析】 考点:戊戌变法运动——思想传播。
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
B
初试牛刀:
6.(2022·全国乙卷)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解析】 考点:戊戌变法运动。
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以看出,陈宝箴本人是赞同并推行了变法改革的,但同时他又认为‘康学’使民权平等的学说非常兴盛,这会造成守旧派更大的阻扰,故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不是为了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C
初试牛刀:
7.(2021·全国乙卷)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 考点: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影响。
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C
课堂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