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课程标准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新航路的开辟
1929
经济大危机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早期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由放任政策
国内 经济调控
国际 重建秩序
1945
二战结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
自由主义
重商主义
凯恩斯主义
工场手工业
工厂制度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国家干预经济
商业资本主义
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
分散 走向 整体
贸易保护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世界联系
当代 资本主义新变化:
【知识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上帝视角——本课逻辑结构
新变化 具体内容
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内干预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际组织协调:建立战后世界经济体系。
科学技术新发展 科学理论 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等
技术应用 原子能、互联网、空间技术等,新经济出现
社会结构新变化 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
“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福利国家新出现 增加政府公共开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运动新进程 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 (人权和反战运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英国
美国
日本
二战过后的废墟
究竟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怎样的措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繁荣?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也称国家干预经济。具体: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摆脱危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是其重要形式。
【概念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宏观调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总资本家”)+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西方国家只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并不通过占有 股权控制企业。
特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
市场主导
市场机制
国内调控
国际协调
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
二战后的欧洲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①历史教训:大危机暴露自由放任的弊端(盲目生产、生产过剩);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②现实需要:战后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
③外部刺激: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背景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1)20世纪50—70年代:加强国家干预
亚当·斯密
1776在其著作《国富论》中主张自由竞争
胡佛
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危机恶化
1933年罗斯福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
凯恩斯
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增加需求
以促进经济增长。
④理论基础:自由主义失灵,凯恩斯主义兴起
⑤成功实践: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⑥根本原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
“战后经济繁荣之父”
“七十年代滞胀之母”
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资本主义史》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1)20世纪50—70年代:加强国家干预
背景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1)20世纪50—70年代:加强国家干预
内容
特点
如果前后轮失去平衡性,会产生什么后果?——经济“翻车”?
市场调节
(基础)
国家干预过多,则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70年代经济滞胀
国家干预
(宏观)
市场调节
(基础)
国家干预
(宏观)
一味自由放任,则容易导致市场混乱
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滞胀: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请从数据分析:宏观调控的影响?
① 积极: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② 消极:70年代(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滞”:国家过度干预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胀”:政府开支过大,实行货币扩张政策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1)20世纪50—70年代:加强国家干预
影响
思考: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会爆发滞涨危机?
1973年底至1974年,中东石油价格提高了近三倍,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付更多的钱购买石油,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导致经济危机发生。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未解决;(根本)
②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直接)
③国家过度干预;
④凯恩斯主义失灵;
⑤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2) 20世纪70年代:减少国家干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状态。
原因
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应对滞胀危机?
①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如: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出售部分国有企业等)
②70年代初后出现“混合经济”
(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特别提醒: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滞胀”局面,西方国家没有放弃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只是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里根经济学
(供应学派)
【新自由主义】:主张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在国内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个人自由,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国有”经济≠“公有制”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内干预
(2)20世纪70年代:减少国家干预
里根(1982—1989)
“政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1981年里根就职演说
阶段特征 原因 政府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调整
80S, 调整复苏 里 根
货币学
供给学
(适度干预——新自由主义)
紧缩货币,减少政府开支→抑制通胀
削减税收,减少干预经济→抑制停滞
吸取凯恩斯主义弊端;减少政府干预
应对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取消英国小学生每天一杯的免费牛奶等。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无禁区”:
英国电讯公司、宇航公司、天然气公司、钢铁公司、自来水公司、皇家军械公司……校园伙食、精神病院、少管所、监狱等。
大政府 小政府
高税收 低税收
多投资 少投资
强干预 小干预
↓ ↓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1933-1973) (1973 – 今)
“铁娘子”
“牛奶掠夺者”
应对
20C90S:新经济(知识经济) 出现
克林顿
(1993—2001)
阶段特征 原因 政府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调整
90S, 新经济, 繁荣时期 克林顿
新自由主义
适度干预:(政府)宏观调控,
(企业)微观自由
克服经济滞胀的需要;
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克林顿的个人才干。
既反对过多的政府干预,
又反对完全的市场自由。
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实现 收 与 放 的平衡。
政 府 不直接调控企业,而是
调控市场,以市场来引导企业
西方经济政策的演变——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找平衡
工业革命以来 经济大危机之下 二战后 70年代以来
由重商主义转向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开创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国家干预经济在西方国家盛行
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
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①世界: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②美国:西欧衰落,美国实力空前膨胀;
③自体: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
2、国际协调:重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原因
材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在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做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经济危机-以邻为壑-矛盾加深-引发战争-国际协调-建立体系-有序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世界银行( WB )
徽 标
概 况
宗 旨 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收支不平衡(救急) 提供长期贷款,促进成员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救穷)
运行机制
资金来源
作 用
1945年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约31克黄金),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1973年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主导权)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美国: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②世界: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③后世:协调世界金融秩序,适应了战后经济的发展。
2、国际协调:重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A.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举措
【案例·运用】
案例一:究竟该找谁求助?
1、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来稳定货币?
2、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需要大笔资金用于震后重建?
3、东方网6月29日报道:中国又从 得到了两笔贷款,共计3.6亿美元,用于长江干堤加固项目和河北省城市用水项目。
IMF
WB
WB
案例二:世界银行行长竞选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行长。为何如此?
⒈成员国认缴的资金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⒉美国认缴资金最多。
巧记:发展经济找世行,稳定汇率找基金
IMF:短期贷款(救急)→缓解成员国收支不平衡(救急不救穷)
WB:长期贷款(救穷)→促进成员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救穷不救急)
B.国际贸易体系: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
关贸总协定( GATT ) 世贸组织( WTO )
徽 标
概 况
性 质
成员义务
管辖范围
争端裁决
相同
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
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常设的、永久性的国际组织
管辖货物、服务、知识产权
成员可选择性地接受其协议
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其协议
若缔约一方反对,则不能裁决
各方必须服从裁决机构的仲裁
①原则、目的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②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③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2)举措
2、国际协调:重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关贸总协定
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思考:这一经济体系有何特点? ZK
①美国主导;②体系化、制度化
IMF WB
小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1、背景:
2、兴起:
20世纪40年代中期(二战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至今并未结束。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
二、科学技术新发展
①生产: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生活: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
③社会: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④世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表现:
4、影响:
二、科学技术新发展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
互联网技术
空间技术发展
海洋技术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突破
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
对生活而言
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
二、科学技术新发展
4、影响:
视频
项目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范围
开始时间
发明
能源
时代
影响
【知识拓展】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由英国向法、德、美扩展(一枝独秀)
美、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遍地开花)
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向纵深方向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汽船
电灯、内燃机、飞机、汽车、电话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他们不是资本家,但有较高的收入和可观的生活资产。20世纪80年代,趋于稳定,占人口的25%-30%。
1.背景:
(1)产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科技发展推动。
2.表现:
(2)“中间阶层”增加。
三、社会结构新变化
四、福利国家新出现
1、含义、内容:
3、特点:
①覆盖面广,种类多;
②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③政府主导国家福利;
④有法律保障。
4、实质: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发展历程:
5、原因:
(1)经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
(2)政治:人民长期斗争和民主思想意识的加强;
(3)思想: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推动,社会保障观念的进步;
(4)现实: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加深;
(5)历史: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6、目的: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直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四、福利国家新出现
7、评价:
四、福利国家新出现
结合漫画和P119【学思之窗】,尼克松为什么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由此可见,福利制度的建设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积极: ①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
②改善低收入阶层生活,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
局限:①加大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提高社会效率
维护社会公平
寻求新的平衡
【学思之窗】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
——《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
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运动
学生反对侵越战争
特点:类型多样,参与阶层广泛;规模大;取得一定成就,影响深远。
原因:
国家干预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美国黑人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黑奴贸易使大量黑奴被贩运到美洲来
废除奴隶制度
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南北战争结束后
随着亚非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高涨及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黑人民权运动兴起
二战结束后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1)原因:
(2)目标:
(3)结果:
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但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现代民权运动之母”,发动1955年黑人“罢乘公共汽车”运动,迫使地方当局废除了公共汽车上的隔离制度
1963年8月28日,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名黑人和白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美国人都能在平等与友爱中生活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2、妇女运动:
(1)原因:
(2)目标:
(3)结果: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
②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1992 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在华盛顿示威游行
撒切尔,第49任英国首相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3、学生反越战运动: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美国学生在反越战运动中与军队在美国国防部前对峙
◎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何爆发大规模学生运动尤其是反战运动?
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强烈的厌战情绪;②战争违背人道主义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
③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逐渐缓慢,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教育问题、贫富问题、经济危机等)
五、社会运动新进程
材料: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不太平,随着越战泥潭越陷越深,以及国内民权运动的日益高涨,美国的局势日益动荡不安,增加了青年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尤其是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使人们感到梦想的幻灭;而在1968年,马丁 路德 金被白人狙击手刺杀,又使年轻人普遍感到悲哀和愤怒!
————袁日华《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探析》
问题探究:无休止的社会民权运动,给美国青年造成什么影响?
吸毒
酗酒
奇装异服
纵情摇滚
伤害了心灵,迷失了方向
◎ 为何资本主义国家尽力调整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把资本主义的弊端比作一根大树
那根部必定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种族问题、妇女问题等
都是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枝叶
只有消灭私有制
才能实现完全的平等、自由
思维拓展: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对中国有何启示?
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
中国
国家调控新手段
科学技术新发展
社会结构新变化
社会福利新改革
社会运动新进程
深化改革,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重视科技、教育
三个产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关注民生,公平高效解决社会问题
本课逻辑结构
1.(2024·昆明)张宇燕、郭濂主编的《中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比较》中所呈现数据如图所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 )
B
A.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B.为降低成本对外转移制造业
C.在美苏争霸中综合国力日渐衰退
D.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解析] 材料通过曲线统计图形式呈现了美国战后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内现代服务业占比上升,制造业占比下降,说明美国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对外转移落后产业,B项正确;二战后,美国主要通过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扩大国外市场,排除A项;美苏争霸是在冷战时期,与材料时间段不符,排除C项;经济“滞胀”后,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
2.(2024·长春)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
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货币和贸易体系已经构建,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2024·哈尔滨)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拥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庭却拥有全部股票的89.3%;西德号称有75万工人持有股票,可是其份额在全部股票中只占5%。由此可见,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发展( )
A.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
B.促进了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C.消除了资本主义弊端
D.仅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化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以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改革,股权虽然分散化了,但是绝大多数股票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因此这一改革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产生质的变化,D项正确;当时西方国家贫富差距在扩大,A项误读材料,排除;股权分散化并不是福利制度的内容,排除B项;这一改变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