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08:00:08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大豆、玉米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并指出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2)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剖、观察种子,会记录观察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尝试收集信息的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参与观察探究活动,认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愿意与他人交流,认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接触过单双子叶植物的分类,但对种子的结构并不了解。需要重新对种子这个器官的结构进行重新构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胚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种子的解剖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一看) 1、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种子,小组内对所认识的种子进行简单介绍。 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如何观察种子的结构才能更科学合理?(想一想) 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内确定观察思路。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还要边观察边记录,积极思考,把观察到得现象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达实验的目的。 2、组织学生完成实验:(做一做) 以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为例进行观察实验,要求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详细记录。 (1)用力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种子,注意感觉上的差别。 (2)剥去大豆种子的种皮,分开子叶,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大豆子叶的作用: (3)根据课本插图,观察大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绘制其结构示意图 (4)纵切玉米种子,根据课本插图,观察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并绘制其结构示意图(绘一绘) (5)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观察各部分颜色的变化,体侧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于哪一结构中?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性的错误,并对质疑小组进行鼓励。 3、总结实验:(画一画) 通过实验观察,小组内绘制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讨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完成下面表格
大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展示,教师进行点拨指导,并对种子的结构进行总结,说明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的,指明胚的重要性。 4、进一步探究:(分一分) 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种子,分析它们与大豆种子,玉米种子是否相同,试着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分类。通过对种子的分类学生意识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的差别,教师进行总结两种植物的概念。除了以子叶数目为标准外,还可以按照胚乳的有无进行分类。 5、整理实验器材,将实验用品摆放整齐,归还原位。 6、盘点收获:(说一说)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收获。教师指导鼓励。
课件24张PPT。 种子的萌发 条件活动一任务:解读种子的萌发过程。
方法:观看视频
评价:观看视频后,你有何发现和感想?种子萌发的过程活动二任务:猜想与种子萌发有关的因素
方法:猜想、讨论
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想一想说一说猜想种子的萌发可能与:
温度、空气、水分、阳光、土壤、
形状、大小等条件有关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叫做
主要变量:变量温度、空气、水分活动三任务:设计实验,探究种子在萌发的环境条件?
方法:分组设计、小组讨论完成
评价:小组间交流、评价
假设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便能萌发。 二、作出假设: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什么环境条件?一、问题的提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材料器具:绿豆(黄豆、花生、黑豆)种子40粒,有盖玻璃瓶4个,小 勺1个,餐巾纸8张,标签4张,胶水、清水。三、设计实验方案处理方式:取4个洁净的玻璃瓶,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并向每个瓶中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种子,操作如下:不洒水1234少量水少量水很多水20~25℃20~25 ℃20~25 ℃冰箱2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 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放 少量水,置于温暖处不放水,置于温暖处放 少量水,置于温暖处放 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2号发芽2号发芽2号发芽一定的水适宜的温度变量水空气温度充足的空气问题: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根据是什么?不洒水1234少量水少量水很多水20~25℃20~25℃20~25℃冰箱2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提示:提供假设中的全部条件,称对照组。 缺少假设中的一个条件满足其余条件,称实验组。四、讨论和完善计划
(1)本实验一共有多少组对照实验?哪一组是对照组?哪一些是实验组?
(2)把第二个瓶子的实验省去好不好?为什么?
(3)每一组最少应当有多少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
(4)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3 组对照实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活动四任务:讨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自身因素
方法:猜想、讨论
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
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
胚是活的
不处于休眠期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子叶胚乳植物体12435种皮胚芽子叶胚根胚轴胚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首先,胚根发育成
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就这样一株能
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课堂总结种子的萌发条件过程外界条件内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1.“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也可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分的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2.应挑选已度过休眠期、储存时间短、饱满、破损率极低的种子。
生活应用:能力升级:1、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
A、防止害虫破坏; B、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
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B C2、为了延长种子寿命,在保存种子时提供的条件是 ( )
A、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B、干燥、高温、不通风
C、干燥、低温、不通风
D、干燥、低温、通风3、将甲、乙、丙三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作如下处理:甲浸泡在水中,乙浅埋在湿润的土中,丙浅埋在干沙中,过几天后,萌发的种子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B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所以冬季要把种子放在温暖处后才能萌发。 4、为什么冬季发豆芽时必须把盛豆子的容器放在
温暖的地方(北方农村多放在热炕头上,还盖上棉被)?5、为什么收获的粮食必须晒干后才能入库贮存?晒干的种子,水分少,种子就不易萌发,保存时间长。6、将我们食用的大米粒种下去,环境条件适宜,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温度太低 B.缺乏水分 C.胚不完整 D.空气不足7、在华北,大麦和豌豆的播种时间比棉早,说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___________;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这是为了满足种子对______的需要;耕和耙土壤,使之变得松软,是为使土壤有足够的_________。以上常识说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_______不完全相同。 C温度不同水分空气外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