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0 09:36:10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历史证据由“历史的”与“证据”这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其核心概念是“证据”。下
列“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A.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器
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D.牛河梁遗址的祭坛
2.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彩陶文化的影响
范围可达黄河上游、下游,以及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中原地区史前文化辐射范围广
B.黄河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
C.原始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D.手工业制作水平领先世界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3.历史图片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某校历史研究社的同学们对下面历史图片所蕴
含的信息进行讨论,其中推断正确的是
神农(炎帝)执耒耜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
A.人类掌握人工取火
B.原始社会秩序良好
C.原始农业已经兴起
D.铁制农具开始出现
4.时间轴可以清晰地展现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脉络。下面时间轴上的▲处
应该填写
成汤建商
少周建立
平工东证
约公元前2070
约公元前16(0)
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0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大禹建夏
D.国人暴动
5.管仲曾经对齐桓公说:“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器)以铸锄、夷、
斤、(zhǔ),试诸壤土。”这说明当时
A.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
B.管仲改革成就齐国霸业
C.齐国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D.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致
6.战国时期,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
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明法审令…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由此可
知,两国变法的共同特点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世袭特权
C.发展商品经济
D.实行严刑峻法
7.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
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奴隶制开始出现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间争霸兼并不断
8.《诗经·小雅》记载:“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这件事发生于
公元前776年9月6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此次日食
发生时,我国正处于
A.夏朝晚期
B.商朝前期
C.西周末年
D.春秋时期
9.“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
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
2
7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B
B
B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16.问题1:
①:原始居民能够人工栽培农作物;原始农业出现。(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
②:仰韶文化彩陶制作技术发展:先民已经具有了朴素的审美观念。(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
任意一点得1分)③:原始居民掌握了乐器的制作技术;先民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答
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
问题2:
遗址名称:④,良渚古城遗址;(1分)⑤,陶寺古城遗址;(1分)⑥,二里头遗址。(1分)
共同之处:都是国家都城性质的遗址:规模都较为宏大:都发现了礼器;都有不同的功能分
区,如大型建筑区域(宫殿或宫城)、墓地等;都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都反映了当时的文明
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7(1)表现:纹饰更华美;器形更大;铭文更多;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
2分)原因:商代后期奴隶制经济发达;青铜器铸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青铜器逐渐作为礼
器,成为等级地位以及权力的象征;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利簋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印证了《尚书·牧誓》中的记载:为夏商周断代工程
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何尊铭文:提供了“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证明了周武王欲建都洛邑;与《尚书》等文献记载
形成互证;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3)相似之处:都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都有助于了解战国时期的军事发展;都制作精美,具
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都体现出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业的成熟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等等。(答出
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历史价值: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度量衡的史实;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在计量运算和工具
七年级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
制造上所取得的高超成就:代表了秦朝手工业发展的较高水平;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
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8.(1)变化: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铁制农具的出现与牛耕的推广,提
高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文化上,出现了百家
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不断。(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
点得1分,共2分)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
(2)①:儒家强调“仁”和“礼”,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
张“为政以德”,强调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引导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等等。(答出符
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②:墨家强调“兼爱”和“非攻”,要求人们要互利互爱,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的平等和互助来实
现社会的和谐,反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战争;主张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等等。(答出符合
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③:道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最好的治理是不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实现社会
的和谐与平衡;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④: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和权威性: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
治: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3)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各种学术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探讨空间,促进了思
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
涵;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等等。(答出
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4)既要继承优秀部分,也要摒弃其中的落后部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等等。(答出符
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9.(1)图一: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诸侯国大都集中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长江流域的诸
侯国较少;西周的都城在镐京;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图二:秦朝实行郡县制:疆域大为扩展,南方及广大边疆得到开发;秦长城西起临祧、东到辽
东;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秦朝都城
在咸阳;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