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运动和力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08: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课堂再现生活中物体机械运动的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2教材分析
教材从叶诗文为国争光的事例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展开了“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讨论。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思考与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引出速度的概念。速度单位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复合单位,教材单位的由来阐述不是很详细,教师应在教学中明确其由来,并通过不同单位间的换算来加以巩固。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不但要研究运动的速度,还要研究运动的路径,使学生较为形象地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同时直线运动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比较两辆车的运动得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最后是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快慢的描述,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平均速度要注意,一段距离对应一段时间。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以定性比较为主。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运算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学习这块知识时,速度公式的计算和变形公式的应用,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
4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的速度的公式和运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播放课件:百米赛跑片段。
师: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生:测量出100m的距离,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师: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
生:因为通过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师: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远近。
教师总结(板书):比较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动较快。
思考讨论: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怎么比较两者的快慢呢?
生:计算出两者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师:对。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板书)
讨论:第三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生:能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2.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推导公式:S=vt t=s/v (板书)
讲述:v和t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讲解:关于速度的单位,它是依据公式v=s/t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提问:“米/秒”和“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
3.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推导出:1米/秒=3.6千米/时。(板书)
练一练:20m/s=________km/h;108km/h=_______m/s;______m/s=720km/h。
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先测出速度,然后单位统一,再作比较。
提问:速度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那“1米/秒”表示什么意义呢?
生:如果物体在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米,它的速度就是1米/秒。
练一练: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是6千米/时。
生:表示人步行每小时通过6千米。
4.速度的计算
例1、汽车在一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使,速度表指针稳定地指到100上,则汽车两秒内驶过多少路程?
解题步骤:1、写公式2、代入数据(带单位,且单位要相同) 3、求结果,写答。
例2、蜗牛的爬行速度1.5×10-3m/s,它以此速度沿菜茎爬行50S,能爬行多少距离?
例3、鹰有敏锐的视觉,速度为126Km/h,若它发现35m处有一田鼠,鹰需要多久就能吃到田鼠?
讲述:有时我们不但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需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路径。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机械运动中,有的沿直线运动,有的沿曲线运动,且有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而有的运动,快慢是不变的。
5.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板书)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提问: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行驶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它们的
运动情况怎样?
结论:它们的速度在发生变化,但在某一段直线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速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区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活动3【练习】例题讲解
例4:关于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大。
B.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6 :甲、乙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5:8,通过路程之比2:5,则所用时间比?
例7: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匀速通过70M,所用时间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这桥多长?
6.一些事物的速度
活动4【活动】板书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还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要学会有关的计算。
练习:课本P7课后练习
作业: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
运动快慢的比较
1、比较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动较快。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推导公式:S=vt t=s/v (板书)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