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惯性;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现象引出惯性,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惯性实验深刻理解惯性。(2)用比较区别惯性与惯性定律。(3)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惯性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生活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1)认识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
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惯性
一、旧识回顾,创设情境,引入所学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急刹车引起的现象。
(教师)问:你看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惯性》这个课题。
(板书)惯性
活动2【活动】活动1
二、活动引出概念
【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一:将一张硬纸片放在玻璃杯上,并在上面放上鸡蛋,再将纸片弹出去的瞬间,观察现象。
【提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
(1)弹飞纸片的时候,鸡蛋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进杯子?
(2)为什么打出最下面的棋子,其他的四个棋子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
【总结】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一现象分析:因为鸡蛋原来是静止在硬纸片上的,当纸片飞出去时,鸡蛋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最后没有随硬纸片飞出去,而是掉进玻璃杯里。
实验二现象分析:用尺迅速打出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在正下方。
我们把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引出惯性概念】
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自己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关于惯性的几点理解。
【多媒体课件PPT展示】
(1)除了固体有惯性,液体也有惯性,气体也有惯性,推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除了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惯性与速度大小有关吗?
(4)惯性与是否受力有关吗?
当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改变时,体验到物体抵抗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这种能力,叫惯性。
活动3【讲授】活动
三、惯性现象分析
【1】教师多媒体PPT展示动漫演示以下两实验
突然拉动小车 (2)小车突然停下来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现象。
现象(1)分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拉动小车时, 木块下部随车一起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后倒。
现象(2)分析:木块处于运动状态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下部随车一起停止运动,上部由于惯性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倒。
【板书】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
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学以致用”环节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
【教师】拿两枚鸡蛋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并总结结论。
【综合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因为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蛋壳开始旋转,而鸡蛋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转起来比较慢!
活动4【活动】活动
三 、创造探究情境与产生问题
【教师设疑】
既然惯性与运动状态,是否受力,速度大小都没有关系,那么惯性的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课件展示问题)
【从书本走向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再举例一个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推动一辆大卡车比推动一辆自行车要困难得多?并让学生分析解析。
【教师引导】都是静止的,都具有抵抗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这种能力。在受到同样大的力的时候,哪一个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是受到的力,改变物体质量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最后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就小。
四、教师创造问题创景,设疑这节课所学的惯性与上节课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区别
【1】教师先引出上节课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由于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匀速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教师利用表格进行对两者进行对照比较,并跟学生一起总结填写表格内容。
【板书】
惯性(性质)≠惯性定律 (运动规律)
两者的区别及联系
惯性
惯性定律
区别
固有性质
运动规律
物体处于任何运动状态都存在
不受外力的作用(即合外力为0)的情况下才成立
联系
惯性定律是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惯性的直接表现
活动5【讲授】总结
利用惯性:
就是保持原有的状态,如射击,标枪等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增大质量来增加惯性。
防止惯性的危害可以从不超速行驶,不超载,不急刹车等方面入手分析。
活动6【练习】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B.静止时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惯性也随之改变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D
2.在路上跑的人被绊倒时,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滑倒时,则多是向后仰着摔倒,试论述其为什么?
分析:因为跑的人被绊倒时,身体上半部分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滑倒时,多是因为地面提供的摩擦力不够,脚向前的速度突然变大了,而头部等上半身却没有变,故多是向后仰着滑倒。
(教师)PPT展示本节课小结: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则是一种运动规律。
5.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
(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活动7【讲授】板书
1.4.2 惯性
2.分析惯性现象“三步走”
(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课件23张PPT。 1.4.2 惯性观察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鸡蛋没有一起飞出?你试一试?可以把锤头上紧么?惯性我们把这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上面的棋子原先的运动状态是 ;
由于惯性,它要保持 ,所以落回原处。静止静止气体也具有惯性如左图,在杯子中盛满水,突然急速
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液体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对惯性概念的理解1.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吗?
(提示:用反证法)
2.惯性大小与受力大小有关么?
无关无关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改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有惯性,受力时运动状态改变,物体还是抵抗运动状态的改变,仍然有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
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物理过程
2.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用一用:解释现象)如何判断:桌面上的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试试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区别。拓展:惯性与什么有关?运动的火车比运动的自行车停下来要难;推汽车要比推自行车要难.试分析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活动:
1:在桌面铺上毛巾,在砝码盘放固定的砝码,观察小车行使到端点的时间,并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的特点。
2:把毛巾更换成棉布和玻璃,重复观察和记录。
3:在小车上加上等质量砝码,在不改变拉力的条件下,重复在毛巾、棉布和玻璃上观察和重复记录。
观察记录数据:1:在同一表面,质量大的运动状态改变困难 。
2:同一物体,表面越光滑,运动状态改变越容易。
3:在理想情况,没有摩擦的条件下,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要慢一些。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相扑运动员又称为惯性男子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性质)≠惯性定律 (运动规律)
两者的区别及联系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惯性的(有益)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2.防止惯性的(有害)汽车等交通工具不能超载你知道吗?泰坦尼克号在撞冰山前就已发现了前方的冰山二紧急减速和改变航向。但由于船身巨大的惯性,船体难以很快减速和大幅度改变航向,船身一侧还是与冰山发生了相撞,结果撞出了大洞而沉没。竞技场 1、 现代社会中,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你知道有关汽车的一些知识吗?
(1)在2004年“五一“开始实施的新交通法规中,规定前排的司乘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A、这主要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情况带来的危害[ ]
A、倒车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2)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车上的人由于 要继续向前运动而倾倒,所以交通部门要提醒前排的司乘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D惯性2、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C3、小明练立定跳远时想,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如果用力相同,我应向那个方向跳的更远 ( )
a、向西 b、向东 c、向南
d、向北 e、向那个方向都相同e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这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部不对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