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0 11:05:25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小华同学在学习完《鸦片战争》一课后制作了如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鸦片战
争的

茶叶、生丝等〔畅销)巾
呢絨、布匹等(滞钻)

贸易决沉: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2.“1843年前后,中国出口茶叶实征税率由每担6两白银降至每担2.5两白银,棉花
进口实征税率由每担1.74两白银降至0.4两白银。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词讼,
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
给领事官照办。”导致材料中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中国丧失了
A.关税自主权、最惠国待遇
B.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
C.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
D.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3.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有一处情节是“李鸿章在1874年
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指出犯下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
因为
A.圆明园毁于中英鸦片战争时期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
C.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D.参与抢劫圆明园的国家不止八个
4.太平天国初期,流行的歌谣中唱道:“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数好洪杨,吃饭官兵
同张桌,睡觉官兵共个房。”后定都天京伊始,天国却颁布了一部“贵贱宜分上下,
制度必判尊卑”的《太平礼制》。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A.领导集团无法保持团结
B.中央政府权威逐步提升
C.政权封建化色彩较浓厚
D.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5.《资政新篇》提出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
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还提出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
采矿业等建议。这些主张
A.体现近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B.立足于“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都得到了彻底的贯彻与落实
D.使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动
6.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清廷颁发一道懿旨:“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
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下列表述与这道
“懿旨”直接相关的是
A.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设府加强管理
B.中法战争后,清廷在台湾建省,加强管辖
C.日本吞并琉球,使清廷意识到海防重要性
D.甲午战败后,清廷被迫割台湾,引发抗议
清台湾巡抚衙门旧址
7.《时局图》(如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生动地展现了晚清时期中国面
临的局势。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B.思想解放的潮流风起云涌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人民的反抗斗争愈演愈烈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山西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
3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16.问题1:
人选理由:①,《时务报》由维新人士创刊于1896年,其连载的梁启超《变法通议》,强调中国
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动员:广泛传播了维新思想:等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②,《民报》由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创刊,大力介绍世界各
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孙中山
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
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2分)
问题2:


③(评分说明:填对一个得1分,共3分)
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内外交困,中国人民奋力反抗外来侵略;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
文化,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等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
17.(1)主张:禁止鸦片贸易,禁止开设烟馆、吸食鸦片;编译西方书籍,开眼看世界以挽救民族
危亡。(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背景: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鸦片战争中的失利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
受刺激,开始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1分)
(2)邓世昌: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冲向日舰
“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1分)
谭嗣同: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康有为与谭嗣同主张维新变法,但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
派阻挠破坏,变法最终失败,谭嗣同慷慨赴义。(1分)》
共同精神:为挽救国家与民族危机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心存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爱国主
八年级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
义精神: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3)转变:由主张改良转变为主张民主革命。(变化前1分,变化后1分,共2分)影响:创建
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政党,为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
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等
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8.(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再次战败,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加深:清政府中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展开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洋务运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影响:各类学堂的设立,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近代人才;开拓了国人的视野;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
学知识与理论技术: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特点:课程设置科学化,由只开设传统儒学课程到开设西学;教师本土化,教师队伍由外
聘教师构成发展到大都由本土教师构成;学习路径转变,由学习欧美到学习日本;等等。(答
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作用:培养了本土教育人才: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近代中国科
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3)教育政策:崇奉古贤,推崇孔孟儒学。(1分)目的:为其称帝复辟作思想准备。(1分)
(4)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外国思想的传入;统治者个人意志的影响:传统思想的影响:政府
的统治需求;先进人物的影响;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9.(1)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中国的鸦
片战争。(1分)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转变,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
内忧外患加剧,清政府中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掀起了洋务运动。(1分)
(2)材料一,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加重,同时
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分)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
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分)》
材料二,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英两国觊觎中国西部地区,先后支持阿古柏侵略政权;
19世纪70年代,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中国边疆危机加剧。(答出符合题意
的任意一点得1分)影响: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
八年级历史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