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4 17: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zhàn kǎn kǎn bó ráo
( )放 ( )而谈 反 ( ) 富( )
答案:绽 侃 驳 饶
解析:
分析:绽: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裂。~开。~露。~放。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而谈”。驳: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批~。~斥。~倒;饶:富足,多:富~。~裕。~舌(多话)。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 多音字组词
hú( ) sì( )
糊 hū( ) 似
hù( ) shì( )
答案:糊涂 糊墙缝 糊弄 似乎 似的
解析:
分析:糊hú粘合,涂附:裱~。~墙。~窗户。;粥类:~口。 hū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了一层泥。hù像粥一样的食物:面~。辣椒~。;欺骗,蒙混;似sì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shì〔~的〕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如“他乐得什么~~”。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掌握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chuán kàn jū rán pò zhàn hù nòng hén jì
( ) ( ) ( ) ( ) ( )
答案:传看 居然 破绽 糊弄 痕迹
解析:
分析:传chuán转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zhuàn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二表示明白清楚。破绽:比喻事情或说话的漏洞;糊弄:欺骗;蒙混:说老实话,别~人。 痕迹:某种物体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4、 写出近义词
独特—( ) 古怪—( ) 侃侃而谈—( )
目瞪口呆—( )
答案:奇特 奇怪 概叹阔论 瞠目结舌
解析:
分析: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说话。目瞪口呆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概叹阔论:高:大声地;阔:广阔。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指漫无边际的大发议论。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不敢说话的样子。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 写出反义词
侃侃而谈—( ) 深信不疑—( ) 个性—( )
答案:沉默寡言 半信半疑 共性
解析:
分析: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说话。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沉默寡言:沉默:沉静。寡,少。不出声。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定( ) 调( ) 侧( ) 疑( )
绽( ) 凋( ) 测( ) 凝( )
答案:定(肯定) 调(强调) 侧(侧面) 疑(怀疑)
绽(破绽) 凋(凋谢) 测(测量) 凝(凝固)
解析:
分析:定读kěn,绽读zhàn,肯比绽少了一个绞丝旁,要注意区分;调为言字旁,凋为两点水,要注意不要弄混;侧和测为同音字,测为三点水旁,侧为单立人旁,要注意不要弄混;疑比凝少两点,要注意不要弄混。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7、 用“√”为带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传看(chuán zhuàn) 居然(jū jù) 破绽(zhàn dìng)
为此(wéi wèi) 糊弄(hú hù) 痕迹(héng hén)
答案: chuan jū zhàn wèi hù hén
解析:
分析:传chuán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zhuàn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糊弄”的“糊”读“hù”,“糊涂”的“糊”读“hú”。“糊泥”的“糊”读“hū”注意多音字,不要弄混。“破绽”的“绽”读“zhàn”不读“ ding”。痕: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8、 给句子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kǎn kuàng)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 他那出人意料的语言,让大家听得目瞪(dēng dèng)口呆,偶而又让人觉得饶(ráo yáo)有趣味。
(3) 早晨万里无云,中午的时候下雨了,真是太出(chū cū)人意料了!
答案:(1) kǎn (2) dèng ráo (3) chū
解析:
分析: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而谈”。瞪用力睁大眼睛:目瞪口呆|他把眼睛都瞪圆了。饶:富足,多:富~。~裕。~舌(多话)。出人意料的“出”是前舌音,所以是“chū”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9、 词语搭配。
切 调
qiē( ) tiáo( )
qiè( ) diào( )
答案:qiē(切菜) tiáo(调节)
qiè(急切) diào(声调)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与理解,切qiē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qiè密合,贴近:~当(dàng )。~肤(切身)。~己。亲~。调 tiáo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diào乐曲;乐谱:曲~。采菱~。;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
10、读下列句子,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怀特森先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早晨万里无云,中午的时候下雨了,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2)这或许是个好报告,但事实似乎不充分。
解析:
分析: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 http: / / baike. / view / 311773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点评:考察学生对句子的仿写能力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解析:
分析: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根据解释写出本课中出现的词语。
(1)睁大眼睛直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惊诧、害怕、茫然而发愣的样子。( )
(2)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说话的样子。( )
答案: (1)目瞪口呆 (2)侃侃而谈
解析:
分析:目瞪口呆:睁大眼睛直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惊诧、害怕、茫然而发愣的样子。
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说话的样子。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13、选词填空
教训 教育 教诲
(1)那节课学科给了我一种终身受益的( )。
(2)妈妈经常( )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3)王老师的( )将永远伴随着我的人生之路。
答案:(1) 教训 (2) 教育 (3)教诲
解析:
分析:教训: ①教育训戒:~孩子。 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接受~,改进工作。 词语分开解释: 教 : 教 jiào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教诲: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辨别及应用。
1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而谈 目( )口呆 深信不( )
( )有趣味 ( )( )不舍 出人( )料
答案:侃侃 瞪 疑 饶 恋恋 意
解析:
分析: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说话。目瞪口呆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饶有趣味:饶有:富有、具有。趣味:兴趣、风趣。形容十分有兴趣,很有风趣富有幽默诙谐。出人意料:意料: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
点评: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积累。
15、缩句练习
(1)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静。(2)圆东西发出亮光。(3)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解析:
分析: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361.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 谓语 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34.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650.htm" \t "http: / / baike. / view / _blank )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掌握。
16、改病句。
(1)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一只只不同型号的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改:同学们都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改:周老师指导我们做了许多不同型号的船。
解析:
分析:修改病句,指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7843088&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囊括句子的所有成分,包括主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2863&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谓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141136&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宾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64821&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定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806846&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状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9932&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补语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2969&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除此之外还有句式上的各种问题。修改病句是语文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7433&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
17、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真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啊! (2)竹子 ( http: / / www. / s q=%E7%AB%B9%E5%AD%90&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啊!
解析:
分析:句子转换,就是通过扩展或减缩的方法对原句的整个结构或对某个成分进行变换,使变换后的句子和原句的语义基本等同。学习这种句子转换,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句型的基本转换规律,而且有助于学会理解结构不同而意义相同的句子,以及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式转换的应用。
18、积累与拓展
“目瞪口呆”是形容发愣的神情,在积累几个表情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瞠目结舌 呆若木鸡 兴高采烈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喜上眉梢
解析:
分析: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睛;结舌:不敢说话的样子。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垂头丧气: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大惊失色:形容十分慌张,脸被吓得变了。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 形容十分慌张,脸被吓得变了。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点评:考察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19、扩句。
(1)鱼儿惊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池塘里的鱼儿惊慌得四处逃散。(2)遍地的野花开得绚丽。
解析:
分析: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点评:考察学生对扩句的运用
20、用合适的关联词 连成一句话
科学家不要迷信书本。科学家不要迷信权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科学家及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解析:
分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40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3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作为连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47739.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 ( http: / / baike. / view / 1689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 http: / / baike. / view / 50632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将分句连起来,使它变为通顺 ( http: / / baike. / view / 213303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完整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31444 / 803685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一个句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
21、选择下列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分析 泛力 荣誉
B捐赠 延生 洗澡
C机械 漩涡 理程碑
答案B
解析:
分析:A“泛力”应该改为“乏力” C中“理程碑”中的“理”应改为“里”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22、给下面词组中的“衔”选择正确的字义
①用嘴含 ②存在心里 ③等级或称号 ④连接
衔冤( ) 军衔( ) 衔接( ) 头衔( )
答案:② ③ ④ ③
解析:
分析:这道题考察的事学生对字义的掌握,衔:①用嘴含 ②存在心里 ③等级或称号 ④连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义的掌握
23、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课,连26个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 ( http: / / shiti. / 3027 / " \t "_blank )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 ( http: / / shiti. / " \t "_blank )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 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 ( http: / / shiti. / " \t "_blank )了。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老师。
答案 (1)疑惑、安静
(2)第1~2自然段: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第3~5自然段: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
第6自然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
(3)这样的老师当然叫人喜欢。
(4)了解学生心理,善于正确引导学生
解析:
分析:第1~2自然段: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第3~5自然段: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第6自然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4、课外阅读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 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 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 ( http: / / www. / gexing / mingzi / )。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⑾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⑿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阅读题:
(1)“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3)“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4)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答案 :(1)表面原因:“给的答案是错的,错的答案不能得分。”实质原因:学生们没有怀疑精神。
  (2)此题从文中第⑥段即可找到答案: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时,他告诉我们有关这种动物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
  (3)大胆怀疑的精神,敢于发问的勇气。
(4)意味着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怀疑。
解析:
分析:此题从文中第⑥段即可找到答案: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时,他告诉我们有关这种动物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