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8 14: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1、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使弈秋悔(huǐ huì) 二人弈(yǐ yì)。
(2)弗(fú fó)若(luò ruò)之矣(ǎi yǐ)。
(3)为(wéi wèi)是其智弗若与(yǔ yú)。
(4)曰(rì yuē):非然也。
答案:(1) huǐ yì (2) fú ruò yǐ (3) yuē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分析:悔, 单音多义,一般表示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常用词有后悔、悔恨等。弈古代称围棋:~楸(棋盘)。弗:不:~去。~许。自愧~如。为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wéi( ) tāng ( )
为 汤
wèi( ) shāng( )
答案:为所作为 因为 米汤 浩浩汤汤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
分析: wé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Wèi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tāng
 1. 热水:~雪。赴~蹈火。扬~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参(shēn )~。
 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菜~。清~。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泉(温泉)。~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剂。~药。
shāng
〔~~〕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浩浩~~”。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3、我是拼音小能手
wǔ rǔ wēi ǎi qín
( ) ( )风 ( )小 家 ( )
gān jú péi jǔ zéi
( ) ( )不是 规( ) 盗( )
答案:侮辱 威风 矮小 家禽 柑橘 赔不是 规矩 盗贼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分析:侮辱的“辱”不要错写成“褥”。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赔”要注意与“陪”区分,不要写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4、写出近义词
辩论—( ) 凉爽—( ) 阴冷—( ) 专心致志—( )
答案:争论 凉快 阴凉 聚精会神
解析:
分析:辩论:指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
凉爽:凉快。
阴冷:光线险暗,气温清冷。
专心致志:形容仔细思考,集中精神,一心一意,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下。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点评: 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辨别能力,学生要把握好词义,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5、写出反义词
凉爽—( ) 开始—( ) 果断—( ) 专心致志—( )
答案:凉快 结束 犹豫 心不在焉
解析:
分析:凉爽:凉快。
开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
果断:有决断;不犹豫。
专心致志:形容仔细思考,集中精神,一心一意,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下。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点评: 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辨别能力,学生要把握好词义,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6、形近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答案: 弈(对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惧(恐惧) 缓(缓慢) 孟(姓孟)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分析: 奕 兼有下棋的意思,但不如 弈 用的多。弈 动 形声。从攻 亦声。本义:下棋 同本义 弈,围棋也。 俱,主要用来作范围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有时也作动词,意思是走在一起、等同。惧:害怕:恐~。~怕。~惮。~怯。~色。临危不~。援与缓的偏旁不同,要注意区分。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的辨别能力。要把握好字形,才能正确的组词。
7、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 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答案:(1)yìng (2) dū (3) zhōng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分析:应一般表示该,当,如应该;也可以表示回答,如应答;作连词时可以表示随,即;也表示姓。都,汉字,多音字,分别为“dōu dū”,有7种释义:1.大都市。2.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3.美好。4.总。5.居。6.古代称头目、首领。7.古代的姓氏。中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zh ng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要注意掌握好字音。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冷笑 为难 招待 安居乐业
B、出息 取笑 笑嘻嘻 鸟如指掌
C、囚犯 解释 实话实说 面不改色
D、负责 大臣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字的掌握B应该为“了如指掌”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点评: 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9、明辨是非,辨析下面各组加横线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
善弈者也 专心致志 人与自然
(1) ( ) (2) ( )(3) ( )
与人为善 致敬 与之俱学
答案:(3)(√)
解析:
分析:善;(1) .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2) 好的行为、品质
致: 1.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
 2.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
 3. 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
 4. 细密,精细:~密。精~
与:(1)和,跟(2)参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10、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东: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_________________
(3)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东 (2)离(3)热水(4)原因
解析:
分析:(1)这句话的意思为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其中东为向东的意思(2)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去指离(3)汤在本文中指热水,汤在现代的意思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喝的汤。(4)这句话的意思为:“问其原因”故指原因。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与掌握
1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答案:(1)设问 (2)比喻 (3)反问
解析:
分析: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不管…也… 是…还是… 宁可…也不… 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 )牺牲自己,( )挪动一寸地方。
(3)( )只剩下一个人,我们( )要渡过江。
答案:(1)不管…也… (2)宁可…也不… (3)即使…也…
解析:
分析:关联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下在意义下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
1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 ):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答案:(1)B (2)C (3)A
解析:
分析:设解释为布置、安排,设立、设置、设宴,筹划、设计以及 假使、假设,设或。乃:才:今~得之。“断其喉,尽其肉,~去”。若: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意的理解与掌握
14、句子翻译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3)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5、改写句子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解析:
分析:直接引用就是,第三者转述他人的话时说的是他的原话,反映在书面下就是用引号引起来,
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时候,听话人相对于说话人而言,是第二人称.说话人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都是说话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句子的掌握
16、课文理解
(1)文中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小儿在争论太阳在何时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 (2)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标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一儿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一儿根据触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3) “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很复杂,因为孔子被公认为“多知”之人,理应知道答案,但他却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7、 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答案:(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心无旁骛
(2)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解析:
分析: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集思广益。后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沧沧凉凉为”AABB“式成语。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18、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近——远 大——小 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个句子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
解析:
分析:“被”字句是指在核心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点评: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9、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指弈秋的教导。 指天鹅。
②他,指前一个人。 他,指前一个人
(2)非常专心,学得很好; 不专心,老想着射天鹅,学得不如另一个好;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0、选字填空。
诲 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答案:(1)诲 (2)悔 (3)至 (4)致
解析:
分析:悔,huǐ,单音多义,一般表示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诲:教导,明示
至; 到:~此。自始~终。
致:zhi,从至从夊。送诣也。言部曰诣,候至也。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処也。常用汉字,单音节字,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四种词性。与之相关的词语很多,应用广泛,比如致富,致残,致命一击,以致等词。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全。 弈:下棋。 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2)为:因为。 弗:不。 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3)以:认为。 去:离。 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4)汝:你。 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解析: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思援/弓缴/而/射之。( )
(3)使/弈秋/诲二人弈。( )
答案:(1)√(2)×(3)√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3、课外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
楚人有涉江者( ) 遽契其舟( )
舟已行矣 ( ) 不亦惑乎( )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涉:渡 遽:立刻,马下 行:走,前进 惑:迷惑,糊涂
(2)①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