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匆匆》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匆匆》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8 14: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匆匆》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nuó zhēng pái huái cén
( )移 ( )发 ( ) ( )寂
答案:挪 蒸 徘 徊 岑
解析:
分析:挪:移动:~动。~移。~借。~用。蒸: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指把经过调味后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再置入蒸笼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也可指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2、多音字组词
yān( ) cáng( )
燕 藏
yàn( ) zāng( )
jǐn ( ) sǎn( )
尽 散
jìn( ) sàn( )
答案:燕国 燕子 躲藏 宝藏 尽管 尽力 散文 散步
解析:
分析:燕yā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赵。~山。~京。yàn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散sǎn没有约束,松开:松~。~漫。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掌握
3、我是拼音小能手
nuó yí xuán zhuàn máng rán líng lì
( ) ( ) ( ) ( )
bó wù hén jì
( ) ( )
答案:挪移 旋转 茫然 伶俐 薄雾 痕迹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
分析:“挪移”要与“娜奕”区分开;转绕一个轴转动车轮在旋转。伶俐 是形容词。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与“凌厉”区分开。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
4、写出近义词
匆匆—( ) 痕迹—( ) 遮挽—( )
确乎—( ) 徘徊—( )
答案:匆忙 印痕 挽留 的确 彷徨
解析:
分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来的走
匆匆:①(形)急急忙忙的样子。 ②(副)急促;急忙。表示事情做得不够充分。
遮挽:拦阻挽留。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
5、写出反义词
空虚—( ) 匆匆—( ) 察觉—( ) 伶俐—( )
答案:充实 缓慢 忽视 愚笨
解析:
分析:匆匆:①(形)急急忙忙的样子。 ②(副)急促;急忙。表示事情做得不够充分。匆匆走了。(作状语)空虚:形)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察觉:(动)发觉,看出来。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
6、形近字组词
挪( ) 移( ) 烟( ) 枯( )
娜( ) 哆( ) 胭( ) 估( )
伶( ) 饭( ) 渐( ) 跨( )
铃( ) 板( ) 浙( ) 垮( )
答案:挪移 婀娜 移动 哆来咪 烟火 胭脂 枯黄 估计
伶俐 铃铛 饭碗 板子 逐渐 浙江 跨越 搞垮
解析:
分析:挪:移动:~动。~移。~借。~用。娜:女子人名用字及译音字。烟:烟是个多义词,一是指烟雾的烟,二是指人们所抽的香烟的烟,内部有有毒成分,三是一个姓。不是气体,物理上算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可作化妆用品,亦是国画色。简称“胭”,如“~粉”、“~红”(“脂”读轻声)。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7、用“√”为带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头涔涔(cén cēn) 泪潸潸(shān shàn)
徘徊(huái huí) 旋转(zhuǎn zhuàn)
答案:cén shān huái zhuǎn
解析:
分析:头涔涔: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往下流的样子。泪潸潸:是指哭泣的样子,流了很多泪水。表示很伤心。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8、照样子,写句子
例:茫茫然 _____ ______ ______
千门万户 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昏昏然 欣欣然 贸贸然 悄悄然
千变万化、千变万轸、千变万状、千兵万马、千仓万箱 千差万别
解析:
分析:奔到题考查学生对“ABB”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水果输出颜色的掌握,学生要注意观察句式,才能准确回答本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9、划去括号内用的不正确的字
蒸(熔 融) (尽 仅)管 遮(挽 惋)
(反 返)回 花(泄 谢) 觉(察 查)
答案:划去:熔 仅 惋 反 泄 查
解析:
分析:蒸融: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音的掌握程度
10、选词填空
爱护 爱惜 珍惜 。
(1)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 )书籍的习惯。
(2)他十分( )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拜拜浪费掉。
(3)粮食是宝中宝,人人都要( )。
维持 保持 保护
(4)解放前,爷爷起早贪黑地干,可是好( )不了一家的生活。
(5)老红军战士终于( )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6)青蛙是益虫,我们要( )它。
答案:(1)爱护 (2)珍惜(3)爱惜(4)维持 (5)保持 (6)保护
解析:
分析:爱护:爱惜并保护,侧重于妥善保护,使不受损害。
爱惜:因重视而不糟蹋,侧重于珍惜,不浪费。
珍惜:珍重爱惜。
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
保持:使(事物按原来的样子)继续存在下去,着重于通过保护使不消失不减弱。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多指具体事物。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字义的理解与掌握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文组细腻的____ 刻画了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
2、朱自清原名______,字_____,中国现代著名_____ 、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
答案:(1)朱自清 散文 时间流逝的踪迹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 自华 佩弦 诗人、 散文家 《 荷塘月色》《背影》等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照葫芦画瓢(照样子,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呆坐的时候,日子从我空白的脑海里掠过. 散步的时候, 日子从我懒散的步伐间跃过. 小息的时候, 日子从我的枕边流过. 写字的时候, 日子从我的笔尖跨过. 弹琴的时候, 日子从我的指间轻轻地流过.
(2)如年华,被时间冲淡了。
解析:
分析: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72737390&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92291&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或复句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295190&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都列入仿句。仿句从修辞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2959&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557927&ss_c=ssc.citiao.link"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仿句的掌握
13、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柳树枯了,有再清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 ( )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风吹散了。 ( )
(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
答案:(1)排比 (2)拟人 (3)比喻 (4)反问
解析:
分析: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 ( http: / / baike. / view / 18661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 ( http: / / baike. / view / 17823.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 ( http: / / baike. / view / 130140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 ( http: / / baike. / view / 1222.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春 ( http: / / baike. / view / 5584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一文中,“山朗润 ( http: / / baike. / view / 86908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再看郭风 ( http: / / baike. / view / 31593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松坊溪的冬天 ( http: / / baike. / view / 204697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 ( http: / / baike. / view / 8134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2379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
(四)运用排比抒情 ( http: / / baike. / view / 18661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 ( http: / / baike. / view / 310986.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14、我能给加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日子:A日期 B时间(指天数) C指生活或生计。
(1)过去的日子如云烟。 ( )
(2)昨天是我参军的日子。( )
(3)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
(4)日子越来越美。 ( )
答案:(1)B (2)A (3)B (4)C
解析:
分析:日子:(1)日期 (2)时间(指天数) (3)指生活或生计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1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去日在的深深留恋
(2)针尖上的一滴水 大海 日子在时间长河里显得很渺小,消逝的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6、加偏旁再组词
令( ) ( ) 利( ) ( )
非( ) ( ) 回( ) ( )
答案:伶 伶俐 莉 茉莉花 菲 想入菲菲 徊 徘徊
解析:
分析:令玲(玲珑)领(领导 零(零钱)铃(铃铛 岭(山岭)。利:俐,伶俐 猁,猞猁。非:艹+非=菲 (芳菲) 口+非=啡 (咖啡) 扌+非=排 (排队)。回:徊 徘徊 蛔 蛔虫 茴 茴香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和积累。
17、仿写句子。
(1)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皎洁的明月 ( http: / / baike. / view / 339485.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解析:
分析:修辞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反语。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1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邯郸( )( ) 惊( )动( )
专心( )( ) 勃勃( )( )
无( )无( ) 养( )处( )
答案:邯郸学步 惊心动魄 专心致志 勃勃生机 无忧无虑 养尊处优
解析:
分析: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勃勃生机: 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解 释: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养尊处优: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点评: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19、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并体会其好处。
( )的挪回去 ( )地跨过
( )地回去 ( )的双眼
( )的痕迹 ( )的日子
答案: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赤裸裸 凝然 游丝样 新来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0、读字音,在正确的后面打“√”。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jǐn jìn)管来着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的挪(nuó nà)移了。
(3)便从凝(níng yí)然的双眼前过去了。
(4)我赤裸裸(luǒ guǒ)来到这个世界
答案:(1)jǐn (2)nuó (3)níng (4)luǒ
解析:
分析:尽 多音字,为"尽"和"尽"的简化字,尽的俗字。有两个读音,jǐn和 jìn。可做动词,副词和介词。挪 :移动:~动。~移。~借。~用。裸: 露出,没有遮盖:~露。~体。~裎(脱衣露体)。赤~~。~子植物。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21、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我”对虚度时光感到惋惜。
(2)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悲伤。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2、通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匆匆》一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句子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围绕“时间匆匆,一去不返”先写日子一去不返的特点,接着写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写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2)这是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更是作者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心的内心表白。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3、课外阅读
(一)A燕子去了,又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B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尽头涔涔..而泪潸潸.. 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了;去来的中间有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又开始在叹息声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出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D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
A. 确乎( )B. 涔涔( )
C. 潸潸( )D. 徘徊( )
(2).读文中画线的A句,回答采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这样写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B句,回答采用了那种修辞方法?这样些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C句,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线的D句,回答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确乎( 的确 )B. 涔涔( 汗流不止的样子 )
C. 潸潸( 流泪不止的样子 )D.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2) 排比。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3)比喻。表明作者因时间消逝得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而十分无奈的愁绪。
(4)表明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5)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