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浮力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浮力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08: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2学情分析
本章知识是第一,二章力学和压强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密度,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综合和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3重点难点
(一)知识点多,容易混淆,运用公式时:如物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二)综合性强,很多题目要综合运用受力分析,二力平衡,压力压强,密度,浮力公式,浮沉条件等知识。
(三)应用性强,浮力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就提高了知识掌握的要求,更关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浮力复习
利用常见的冰和小石块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情景展开复习。通过螺旋式上进的方式从三个层次进行复习。
第一层次,以此为主线展开密度,浮力,浮沉条件三大块内容进行复习。第一块,通过四种物质密度关系引出有关密度的复习。第二块,通过如何测出冰和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的思考引出浮力的复习,第三块,通过冰和小石块的浮沉状态及为什么冰密度比水小就漂浮,小石块密度比水大就下沉,引出浮沉条件的复习。
活动2【导入】浮力复习
(一)密度知识梳理
密度的定义
密度单位
密度的物理意义
(如 ρ铁 =7.8×103Kg/m3 )
密度公式
公式变形
密度的测量
测量密度的原理
实验内容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某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密度的表达式
(二)浮力知识梳理
浮力的定义
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
产生浮力
的原因
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公式变形
(三)浮沉条件知识梳理
浮沉条件的判断
浸没情况
(填“部分浸没”或“全部浸没”)
物理现象
状体(填
“静止”
“向上运动”“向下运动”
条件(填
“F浮=G物”
“F浮>G物”或
“F浮=G物”
Ρ物和Ρ液的关系
V排和V物的关系

漂浮在液面上
上浮

停留在液体任何深度处

下沉
沉底
浮沉条件的应用
相同
不同
潜艇
通过改变 和
的大小关系从而改变它的浮沉情况
潜艇的 不变,通过水箱进水和排水改变 的大小

鱼的 不变,利用鱼鳔
改变 从而改变 的大小
相同
不同
密度计
它们都处于 状态,浮力 重力
同一个密度计它的重力大小 ,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大小 ,不同的液体的密度大小 ,则V排 。所以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就可以根据深度测出液体的密度。(填“相同”或“不同”)
轮船
轮船装载不同的货物,重力大小 ,那么浮力大小 同一艘轮船,进入不同的水域,水的密度不同,所以轮船受到的浮力
V排 (填“相同”或“不同”)
(一)密度知识梳理
密度的定义
密度单位
密度的物理意义
(如 ρ铁 =7.8×103Kg/m3 )
密度公式
公式变形
密度的测量
测量密度的原理
实验内容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某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密度的表达式
(二)浮力知识梳理
浮力的定义
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
产生浮力
的原因
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公式变形
(三)浮沉条件知识梳理
浮沉条件的判断
浸没情况
(填“部分浸没”或“全部浸没”)
物理现象
状体(填
“静止”
“向上运动”“向下运动”
条件(填
“F浮=G物”
“F浮>G物”或
“F浮=G物”
Ρ物和Ρ液的关系
V排和V物的关系

漂浮在液面上
上浮

停留在液体任何深度处

下沉
沉底
浮沉条件的应用
相同
不同
潜艇
通过改变 和
的大小关系从而改变它的浮沉情况
潜艇的 不变,通过水箱进水和排水改变 的大小

鱼的 不变,利用鱼鳔
改变 从而改变 的大小
相同
不同
密度计
它们都处于 状态,浮力 重力
同一个密度计它的重力大小 ,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大小 ,不同的液体的密度大小 ,则V排 。所以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就可以根据深度测出液体的密度。(填“相同”或“不同”)
轮船
轮船装载不同的货物,重力大小 ,那么浮力大小 同一艘轮船,进入不同的水域,水的密度不同,所以轮船受到的浮力
V排 (填“相同”或“不同”)
活动3【活动】活动一
活动(一)
密度测量的思考:
测小石块的密度时,测质量和体积的步骤能否前后调换?为什么?
测液体体积时把液体倒入量筒时,有何问题?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解决?
活动4【讲授】浮力复习
密度的复习:
(1)教师演示冰和小石块放在水中,为什么冰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沉入水底?通过冰和小石块的对比引导学生从密度角度回答。然后展开密度的复习,首先通过表格让学生对密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优秀成果。
(2)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让学生复习密度测量的实验。并通过几个问题:如测小石块的密度时能否把质量和体积的测量顺序换一下?测液体体积时把水倒入量筒时,有何问题,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解决?如果是小木块不能沉入水底怎么办?小石块的孔很多有较强的吸水性,能行吗?如何解决?
活动5【活动】浮力复习
活动(二)
一、设计方案我能行----测浮力的大小:
(一)你能利用下列器材中一部分器材测出小石块和正方体小木块(漂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呢?方案越多,你越棒!
(①天平 ②量筒 ③弹簧秤 ④刻度尺 ⑤烧杯 ⑦小石块
⑥水 ⑧正方体小木块 ⑨细棉线 ⑩溢水杯)
1.测小石块浮力大小的方案
方案一:选用器材
方案二:选用器材
方案三:选用器材
2.测小木块浮力大小的方案
方案一:选用器材
方案二:选用器材
方案三:选用器材
活动6【活动】浮力复习
活动(三)
二、设计方案我能行----测密度的大小:
(一)你会根据浮力知识利用下列器材测出小石块密度吗?
(①烧杯 ②小石块 ③细棉线 ④水 ⑤弹簧秤)
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数据记录表格
小石块的重力G(N)
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拉力F(N)
小石块的密度(Kg/m3)
继续努力,思维拓展:
(二)你能根据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启示你,利用下列器材测出某液体的密度吗?
(①烧杯 ②小石块 ③细棉线 ④水
⑤弹簧秤 ⑥待测液体)
1.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2.数据记录表格
小石块的重力G(N)
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拉力F1(N)
小石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的拉力F2(N)
液体的密度 (Kg/m3)
活动7【讲授】浮力复习
浮沉条件的复习:冰和小石块处于什么浮沉状态?为什么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就会漂浮?小石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沉?引导学生复习浮沉条件的知识。
(1)首先也是利用表格对浮沉知识进行梳理。
(2)观察引入时做的记号,看看冰熔化后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液面会不变?引导学生思考:
熔化前后体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了什么增加了什么?液面不变说明这两个体积什么关系,你能证明这两个体积确实相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