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12: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叶的形态。
知道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学、观察、交流、讨论、质疑、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叶的学习,认识植物体,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之后有了进一步想探究叶的兴趣,虽然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过有关植物叶的一些知识,但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与初中《科学》的要求有一段距离,他们在生活中常见到叶,却很少真正去仔细地观察各种植物的叶,这对学习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多种实物和标本,让学生人人积极参与,和教师一起主动地探索叶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地动脑,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这块微观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更是缺乏认识,在新授课中教师采用视频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叶片的形态、结构
难点:微观的叶片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功能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远看叶)
学生活动:伴随音乐,学生们欣赏老师亲自从校园中拍摄的植物的照片(附带中文名)。
老师提问:一株植物远远望去它最茂盛最明显的器官是哪个部分?
学生思考并集体回答:叶。
(设计意图:将校园中的植物拍成照片,做成幻灯,配上熟悉的校园歌曲,做成远看叶教学片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来引课的缺陷,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使学生获得对叶的初步的大概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走近叶:叶的形态)
1.叶的组成
老师提问:一片完整的叶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书本和看图获取知识,并结合老师PPT中的图片回答出叶的各部分组成叶片、叶柄、托叶及它们功能。
学生活动(找一找):观察实物植物樟树、垂丝海棠、月季的叶子,找找这些叶子是否都具有叶的三部分结构。(同桌两人合作)
(设计意图:用校园中熟悉的植物叶子,通过学生观察实践来掌握叶的三部分组成结构,并且知道托叶这个结构不是所有的植物叶都具备的。)
2.叶的类型
过渡:观察刚才同学们找出的垂丝海棠和月季的两张完整的叶(如下图),进行对比,找区别。
垂丝海棠
月季
学生发现:一个叶柄上只有一张叶,一个叶柄上有好几张叶。
得出结论:1个叶柄上只生1个叶片的,称单叶;1个叶柄上生有2个以上的叶片的,称复叶。
老师PPT出示多张叶的图片,让学生区分单叶与复叶。并延伸各种复叶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实物月季的叶子,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出月季叶子为羽状复叶。
(设计意图:从学生观察叶的组成时樟树、垂丝海棠、月季的叶子中再次放大聚焦垂丝海棠、月季的叶子,引出单叶复叶的概念,过渡自然,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单叶和复叶这块难点概念,再通过图片区分来练习、巩固概念,最后实物月季叶子的辨别起到应用知识的作用。)
3.叶脉的类型
走近叶继续观察,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问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叶脉。
老师投出两种不同叶脉的图片。
学生看图联想得出网状脉、平行脉的概念。
老师出示校园中植物日本晚樱、女贞、竹子的叶脉图片巩固概念。
4.叶的着生方式
老师过渡:了解了一片叶的这些形态,我们知道一株植物上有许许多多的叶子,那么这么多的叶着生到树枝上去的时候是否有一定的排列次序和规律呢?
学生活动(画一画):根据你的日常经验,画一条树枝下来.要求简单表示叶子是怎样长在树枝上的。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用实物做补充。
得出结论:叶的三种着生方式:对生,互生,轮生。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现有经验,再通过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叶的着生方式的知识。当学生所画模型与老师展示的实物相吻合时,将受到莫大的鼓舞,也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5.小结知识:叶的形态
学生活动:与植物交朋友
观察对象:植物标本
合作方式:四人小组
活动要求:观察和认识植物,并能说出叶的形态,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植物标本上的植物小标签中(如下)
植物小标签
中文名 紫薇 ;
科名 千屈菜科 ;
【植物简介】
紫薇为小乔木,有时呈灌木状;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
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状。叶无柄叶椭圆形、倒卵形
或长椭圆形,光滑无毛或沿主脉上有毛。树干愈老愈光华,
用手抚摸,全株微微颤动,故又称为入惊儿树、痒痒树。
【叶的形态】
1.叶的类型: (单叶或复叶)
2.叶脉类型:
3.叶的着生方式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观察标本,并做记录,派代表汇报。既是对叶的形态知识的应用,也起到小结作用,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三)进行新课(走入叶: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老师过渡:这千姿百态的叶它的内部结构却是极其的相似,你信吗?接着,老师带领学生们去一次特殊的旅行,走入叶片内部去瞧一瞧。
视频:播放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老师PPT出示叶片的横切图,学生看图从表到里回顾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知识。
反馈练习:拼图游戏,要求:1.请将小碎片拼成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片横切图,看谁拼的又快又好。2.请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视频形式,将微观的知识内容宏观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指示清楚,学生专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能理解。新授课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也为下一节专门的实验课做好了知识铺垫。采用拼图游戏,创设独特的反馈形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训练的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形式灵活,更具趣味性,使学生记忆深刻。)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你的收获和困惑”。
2.老师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PPT显示
※总结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叶的组成、叶的类型、叶的着生方式————形态 远 表
↓ ↓ ↓
叶片的结构 ————结构 近 里

叶片的功能 ————功能
(设计意图:相对于学生的总结,老师的总结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科学方法的归纳起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五)课后作业
请学生们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再去观察植物的其他器官,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身边这类特殊的朋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