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21 09: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提升通过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感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掌握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3.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祖国、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19世纪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叫“电力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第 部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材料一: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看产业的更新升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
——《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廑 齐世荣
①政治前提: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社会相对稳定;
②经济条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殖民地商品倾销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③科技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④劳动力: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⑤市场(原因):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 部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1866年德国
西门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
格拉姆电动机
1879年美国爱迪生电灯泡
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电的应用
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曾发明耐用的白炽电灯、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2000多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
电灯
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柏林街头的夜景
人们称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蒸汽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
电气时代
电钻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
内燃机、柴油机、汽油机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戴姆勒三轮汽车
1903年美国
莱特兄弟飞机
带来的新式快速交通工具的诞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2)内燃机
内燃机的发明意义: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②推动了石油开采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1844-1929年)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汽车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 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福特汽车厂内景(1913年)
美国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 被誉为“汽车大王”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人类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人类翱翔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作用:交通变革,扩展了生活空间,缩短空间距离,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09年,中国人冯如制造出更先进的飞机——“冯如一号”
化学工业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璐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883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者
发明基础
生产组织
主要部门
新时代
能源
进程
科学家、工程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科学技术于生产尚未真正结合。
工厂制:中小企业时代
垄断组织:大企业时代(公司制)
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重工业、化学工业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德突出。日本是两次交叉进行
工匠、技师
自然科学的成果,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煤炭
电、石油
合作探究: 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果,概括其各自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深入发展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受到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③以重工业部门为主;
④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⑤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1.技术与科学联系并不紧密,技术突破是工人和技师;
2.以轻工业为主,最先在纺织领域;
3.首先由一国发生(英国一枝独秀),随后再扩展他国;
4.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动力来源是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 部分

目标导学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1.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在英国,电灯的推广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突出特点)
2.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3.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4.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如日本、俄国)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净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30倍。原棉进口量在1780-1800年增长5倍,到19世纪,100年也增长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材料二: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
《参议院的老板们》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垄断组织
类型:
影响:
①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
②有利于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和发展;
①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市场,阻碍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
②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
③疯狂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积极
消极
知识拓展
材料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引发了一战。世界联系更加密切,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进一步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
16世纪
19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在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
结核病人
凶杀现场
④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
主要成就 人物 发明
应用 美国爱迪生 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
内燃机 德国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德国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交通运输 德国本茨 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美国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 飞机
化学工业 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
瑞典诺贝尔 炸药
美国海厄特 赛璐珞制造技术
法国夏尔多内 人造纤维
课堂小结
1、19世纪中后期,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明家西门子说:“我一直怀有一种追求的渴望,即把自然科学中获,得的成果变为实际生活中有用的东西。”这一言论佐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
A.重大发明来自工匠的经验积累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促使欧洲工业结构发生了改变
D.重大的发明全部来自于德国
B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