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853年美国黑船来袭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浮世绘中的日本历史
第4课
改变日本国运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天皇
幕府将军
大名
武士
农
工
商
名义首脑,毫无实权
(“京都囚徒”)
掌握实权
封建割据势力
不满幕府统治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贫困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德 川 幕 府 的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矛 盾
内 部
矛 盾
尖 锐
德 川 幕 府 的 封 建 统 治
材料一: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材料二:德川幕府严格限制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材料一:
材料二:
闭关锁国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内忧
幕府统治阻碍了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 川 幕 府 的 封 建 统 治
此时的日本,已经与同时代的中国清王朝一样,处于崩溃的临界点。唯一能维持平衡的原因是社会相对封闭。如果有一种外力将他们赖以维系的保护膜扒去,幕府统治体系很快就会万劫不复。——陈杰《明治维新》
外患
1853年美国佩里“黑船来袭”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chì),将军之罪天地不容,神人皆愤。”
——吉田松阴
德 川 幕 府 的 封 建 统 治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社会矛盾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危机严重
民族矛盾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五条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倒幕运动,幕府统治被推翻
向西方学习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加强天皇权力
政治前提:
方式:
目的: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
明治维新之
文明开化
材料一 明治天皇是日本皇室中首位吃西洋料理的天皇。在个人服饰方面,天皇带头剪掉长发,穿上西服。
材料二 “日本人竭力模仿欧洲人的一颦一笑,男宾们抽着哈瓦那雪茄,玩惠斯特牌;其他人则小口小口品着宴会上堆积如山的松露、果酱和冰激凌雪葩”
日本的文明开化有哪些特点?
向西方学习;天皇主导/自上而下推行;重视教育,提升国民素质;西化较为彻底,但也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等。
材料三 日本颁布“学制令”,建立完整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家长的义务,小学校的建立和维持费用由居民担负。
明治维新
废藩置县
幕府统治下的藩国
废藩置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一的市场
容易造成封建割据
强化中央集权
明治维新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法制保障: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局限:天皇的权力太大,作为封建残余的代表影响了日本的进步
明治维新
建立新式军队
颁布征兵令,建立皇军,培养武士道精神
影响:
壮大了军事实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870年,岩崎弥太郎发展海上航运业,只有三艘船的使用权;
1874年,政府购买13艘外国船提供给三菱;
1875年,政府决定15年内拨款25万,使其开辟横滨至上海的航线;
1877年,三菱有船61艘,成为“海运之王”,打败英国、美国航运公司,垄断日本到上海的航线。
明治维新
地税改革、 殖产兴业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明治维新时期的地契
从 发展史看殖产兴业
特点:
政府扶持;发展迅速;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多样化;重视开辟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外竞争。
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影响:
对应连线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新式军队
革除旧俗,提高素质
中央集权,政治保障
建立皇军,军国主义
发展教育,最有远见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材料研读
“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日本二战时期海报
明治维新的影响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参考书)》
日本在短短15年(1870年—1885年)内,就在封建的农业国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工业化。 ——张宏杰《简读日本史》
(1)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因武士阶级衰落随之消亡。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这些给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幕府统治
民族危机
社会危机
倒幕运动
1868年开始
明治天皇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社会生活上
积极
消极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史海遗思
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
1.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
保持本国优良传统
3. 要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制度文化
4. 要重视教育,坚持科教兴国
5. 要坚持和平发展之路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两种方式
革命
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美国南北战争
较为彻底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资本主义制度
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
的
扩展
比较探究:1861年俄国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同点 时代相同
性质相同
结果相同
局限性相同
不同点 原因不同
目的不同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危机)
外国入侵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
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人民革命,迫不得已而进行的改革
日本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侵略而进行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