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1 08: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4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8分)
(1)一只画眉鸟站在 shù shāo( )左顾右盼。
(2)窗外qī hēi( )一片,天上根本没有月亮的踪迹。这wèi miān( )让本来
想赏月的我感到有些扫兴。
(3)lí míng( )时分,我站在 hú pàn( ),望着远处的tǎ lóu( ),看着染上hóng yùn( )的天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所有的烦恼和chóu( )绪都被pāo( )在脑后了。
2.选择题。(1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船桨(jiǎng) 悄然(qiāo) 涨潮(zhàng) 旷达(guàng)
B.榆树(yú) 累赘(lěi) 嫦娥(é) 树桩(zhuāng)
C.凛冽(liè) 聒噪(guā) 怡人(yí) 榕树(róng)
D.停泊(bó) 瓷器(cí) 飘逸(yì) 更改(gēng)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雁 照耀 面面相觑 B.夜幕 陆续 不可记数
C.降临 炭火 应接不暇 D.纠正 走廊 白茫茫
(3)对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身向榆关那畔行。(那边,指关外)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处指王孙贵族)
D.《枫桥夜泊》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继。(停船靠岸)
(4)将下面词语填入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北京的初雪不期而至,越越静静地欣赏着广阔无垠的银白色的世界,感到 。
A.得意忘形 B.难以置信 C.喜出望外 D.心旷神怡
(5)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B.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D.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6)选择合适的语句填空。(填序号)(3分)
风逗留在花朵边, ;风吹拂在枝头上, ;风鼓荡在池塘里, 。
A.抚摸黄绿的嫩芽儿 B.吹皱一池春水 C.扇动彩蝶的翅膀
3.下面是小乐的习作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7分)
①东湖公园位于市区东郊,是我市八大景点。②还没到公园,我就已经看见了《马踏飞燕》雕像。③往里走,就是东湖广场,广场上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练太极拳,有的人在散步.…④广场的后面是东湖水库,东湖的水真绿啊,绿得像 ;东湖的水真静啊,静得像 。⑤一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⑥这迷人的景色真让我流连忘返!
(1)句①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分)
(2)根据意思,把句④补充完整。(2分)
(3)把句⑤描写的画面写具体。(3分)
4.看图并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2分)
(1)看到第一幅图中展翅高飞的白鹭,我想起了张志
和写的《 》中的句子:“ ,桃花流
水鳜鱼肥。”继而又想到了“青箬笠,绿蓑衣,
”。
(2)看到第二幅图中的一轮明月,同学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小灵: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清泉石上流。 ,莲动下渔舟。”
小宁:我想到了清少纳言《 》中的语句:“夏天最美是____。明亮的月夜 ,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
小莹:都说明月最能寄相思,纳兰性德听到外面的风雪声,涌起了思乡之情——“风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在游子的心中,家永远是最美的牵挂。
5.阅读某学校元旦晚会的海报,回答问题。(4分)
(1)该校元旦晚会的举行时间: ,(1分)
(2)宣传语“传递正能量,其筑中国梦”中“正能
量”的意思是:
。(2分)
(3)请你另外再设计一条元旦晚会的宣传语。(1分)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8分)
[选文一]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文二]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选自《四季之美》)
1.以上选文描写的都是 季的景色。(1分)
2.根据选文回答问题。(5分)
(1)[选文一]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2分)
(2)[选文二]运用了 (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
的景象。(3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枫桥夜泊》以诗人“所见”一月落、霜天、江枫、渔火构成一幅愁思情景。
B.[选文二]中画线部分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夕阳西沉后大自然的声音美。
C.两篇选文都写了“所闻”,但表达的感情不同。[选文一]中的“乌啼”“夜半钟声”,反衬了作者内心的喜悦;[选文二]中的“风声”“虫鸣”,反衬了作者内心的悲凉。
(二)泰山观日出(18分)
①现在正值鸟语花香的春季,我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凌晨3时许,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伸手不见五指。为了赶到山顶看日出,我哪里还顾得上旅途的疲劳与环境的黑暗。经过3小时的艰苦跋涉,南天门终于近在眼前了。在游人的一片欢呼声中,我的沉重、劳累之感悄然远去。
②坐在观景点,放眼望去,我简直惊呆了。只见远处重峦叠嶂,山腰以上全被晨雾封住了,只剩下顶端半截,如在云端飘浮。近处的青山隐在薄雾之中,一阵山风吹来,犹如轻纱缭绕群山,朦朦胧胧,让人如同在仙境之中。俯身向下看,远处山脚下的点点灯光、片片灯海,如天边的繁星点点,又如群星聚会,真是瑰丽迷人。
③6时14分,一抹朝霞终于像害羞的新娘,慢慢地从天的尽头升起。起初,似轻纱帷幔飘浮在空中,漫起千万层云霞丽影,一时间满天的绮丽霞光。继而朝霞越来越盛,直至映红了半边天。“太阳就要出来了!”这样的叫喊声此起彼伏,让人心中充满期待和豪情。山为之变色,人为之欢欣。
的掩映之中,一道红亮的弧影显露出来。几秒钟便已露出顶来,太阳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中,在霞光的围绕之下,恰似那不胜娇羞的少女,慢慢地露出她通红的脸来,通红似火,光芒四射。
⑤几分钟的时间,太阳就全部露出云端。那光与景,与先前大不相同。火红的圆球慢慢地变成了橘红色,只有最下端还红彤彤的。此时的光芒更盛了,只见光照之处,彩云自动下沉,似要化成千万缕轻烟随风飘散。早些时候的朝霞此时也有些黯然失色,渐渐变淡,也似要隐去一般。原来隐没的群山,此时都裹着红装展现在眼前。只见崇岩、峭壁、深壑、峻岭,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视线之内,任何的妙手丹青都无法描绘那瞬息万变的瑰丽奇景。远的是山,近的是石,灿若云锦,让人如痴如醉。
⑥啊,无与伦比的泰山日出,我爱你!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妙手丹青:
(2)无与伦比:
2短文按照 顺序,记叙了作者 的经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5分)
3.根据文章内容和导图提示,把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3分)
4.第⑤段中对太阳全部露出云端后的光的描写是 (静态 动态)描写,对太阳全部露出云端后群山的样子的描写是 (静态 动态)描写。从这种写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4分)
5.对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让作者“惊呆”的是日出前泰山如同仙境般的迷人景色。
B.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出前朦朦胧胧的景色。
C.第④段中,画线的词语指的是太阳周围的霞光。
D.人们等待日出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激动的。
三、习作表达。(30分)
大自然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倾听大自然的音韵,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你只要用心,就一定会发现很多大自然的奥秘。
请以《我发现了 》为题写一篇习作,选择大自然中令你最难忘的一次发现,重点写景物的变化。400字左右。
第七单元素养评估
一、1.(1)树梢 (2)漆黑 未免(3)黎明 湖畔 塔楼 红晕 愁 抛
2.(1)D (2)B (3)C 4)D (5)B (6)C A B
3.(1)东湖公园位于市区东郊,是我市八大景点(加“之一”)。(2)示例:一块翡翠一面镜子(3)示例:一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只见那小家伙追着一个皮球,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活像一个毛茸茸的雪球,可爱极了。
4.(1)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四季之美 夜晚固然美 漆黑漆黑 翩翩飞舞 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5.(1)十二月三十日晚七点半(2)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3)示例:飞扬青春,笑迎元旦。
二、(一)1.秋
2.(1)示例: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诗人忧愁地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难以入眠。(2)动态秋天的黄昏乌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此起彼伏
3.C
(二)1.(1)绘画技能高超的人。(2)没有能比得上的。指泰山景色瑰丽迷人,壮丽无比。
2.时间 在泰山观看日出热爱、赞美大自然和祖国风光
3.从左向右:霞光绮丽,映红半边天通红似火,光芒四射 太阳全部露出云端
4.动态静态 日出时景色的瑰丽、壮美
5.C
三、[习作指导]大自然有很多奥秘,如动植物的生长规律、风雨雷电的秘密……你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首先,根据你的发现,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发现的过程写完整,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最后,写一写你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