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海南省三亚二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张PPT(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春海南省三亚二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我的母亲》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5张PPT(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1 19: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我的母亲
胡适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了解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
3,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胡适故居 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 胡适 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胡适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 胡适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胡适 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对胡适的教育
一、言传身教培养胡适的好脾气和自尊心。
二、胡适早期的“代理启蒙教师”和“助教”,培养了胡适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重教尊师,一切以教育孩子为重。
四、育子有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效果佳。 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轻薄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chuò zhōu yì tì shùbóshùshēngmótiǎn检测字词 翳(yì):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zhōu):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处罚。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
意见的度量。广大空旷。宽容饶恕。责问。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
样子。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谆谆教导,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E.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一、如何对“我”进行管教;(5-7)
二、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12)
(1)课文写母亲的件事及体现的品格: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5)3、 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7)是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5、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
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8)6、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9-11)不露怒色、
气量大、性子好
容忍
仁慈、温和7、对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
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有刚气
不受人格侮辱4、他用舌头舔我的病眼。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6)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的人;她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归纳小结〗 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1-4) 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 (5-12)回忆我的母亲   三. (13 )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齐读文章第一部分1、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事,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上。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学得了好脾气
★ 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容人、体谅人
★在学习上勤奋、守时
★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4、总结一下,母亲对我的极大极
深的影响有哪些?讨论探究研读与赏析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小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敬爱之情〖归纳小结〗 品味语言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品味语言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拓展延伸1、你知道吗,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3、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作 业 1、任选拓展延伸中2、3题中的一题,课堂上交流的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诗歌、名言、歌曲或小品。 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关于朋友、情人或者从各个领域所带来的爱,但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没有母爱,也不会任何时候都不在母爱的关怀下成长。
——夸美纽斯
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老舍
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
母亲名言相关链接—诗文中的“母亲” 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成吉思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俗语
孟郊的《游子吟》比较阅读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
邹韬奋《我的母亲》 。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结合文章,品味人间真情品 味欣 赏懂 你
——满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