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专项训练
一、基础知识
1.(2023四上·项城期中)
能发出声音: 、 、 不能发出声音: 、 、
2.(2023四上·陵城月考)根据耳朵结构填出相应结构名称:
3.(2022四上·巨野期中)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4.(2020四上·涿州期末)如图所示:
一只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保持钢板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板尺。用力大,尺子 ,声音 ;用力小,尺子 ,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强弱是由物体 决定的。
5.(2023四上·陵城月考)如图所示,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那么振动物体主要是 ,发出的声音音高从左至右依次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二、能力提升
6.(2022四上·龙泉期末)制作小乐器。
(1)如图1,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2)敲击时,主要是试管和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 )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A.按压 B.弹拨 C.拉伸
(4)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是( )。
A.轻轻弹拨橡皮筋A B.用力弹拨橡皮筋B C.用力弹拨橡皮筋A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 。
(6)吹奏图3这个乐器时,主要是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
B.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C.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7.(2021四上·官渡期末)扬琴是中国常见的击弦乐器,它由一百多根长短、粗细不同的弦组成的,声音的高低变化丰富,音色特点鲜明,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请你结合声音单元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扬琴上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的声音 不同。
(2)使用琴竹敲击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
(3)演奏《苏武牧羊》中轻柔舒缓的内容时,琴竹击弦的力度应 一些。
(4)扬琴采用一百多根不同的琴弦,在演奏时的优势是 。
8.(2023四上·衢江期末)听听声音。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请在左图中画出吹气时“1”和“6”试管中的水位。
(3)小科取其中一根试管分别“轻轻吹”和“用力吹”,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声音强 B.用力吹声音强 C.两次一样强
(4)用相同的力敲击试管声音从左到右逐渐变 (填“高”“低”“强”“弱”),你的判断理由是
9.(2023四上·袁州期末)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动幅度大小 声音强弱
钢尺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橡皮筋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鼓面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10.(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请在耳朵结构示意图中填出①和④部分结构的名称。
(2)下列与耳郭作用相同的是( )
A.喇叭 B.音箱 C.音叉
(3)耳蜗的功能是( )
A.美观
B.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
C.产生振动
(4)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外耳道→ → → → 。(填序号)
11.(2023四上·滨城期末)下图是耳朵的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构B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2)结构A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3)可将振动传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外耳道号的是 。
(4)外耳和中耳的分界是 。
12.(2023四上·蠡县期末)探究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如图,用肥皂膜可以模拟 用细金属丝制作一个圆环,将圆环放入黏稠的 中,立即取出。
可以看到金属环上形成了一层肥皂膜。对着肥皂膜讲话,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实验现象:讲话时,膜会 ;停止时,膜会 。实验结论: 。声音引起鼓膜 ,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 传入内耳。
13.(2022四上·广州期末)看下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
(1)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响。
A.甲 B.乙 C.无法比较
(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 )传播到他耳朵中的。
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中的。
A.桌面 B.空气 C.笔
(3)这个实验说明( )的传声效果比 ( )好。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②;③;⑥;①;④;⑤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能够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不能够发出声音。
图中能够发出声音的是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用两个烧杯交替倒水、敲击音叉。其余行为不能发出声音。
2.【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功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图中从外到内依次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耳、听觉神经。
3.【答案】1、3;2;气体;液体;真空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水中、固体都可以传播,但在真空中是不能够传播的。
4.【答案】振动幅度也越大;也越强;振动幅度也越小;也越弱;振动的幅度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控制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力度大,声音强。
5.【答案】碗;降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主要是碗,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依次高 到低,水量越多,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答案】(1)A
(2)水
(3)B
(4)C
(5)长短
(6)空气
(7)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如图1所示,用小木棍去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水少的试管较轻,振动速度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水多的试管较重,振动速度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因此,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从高到低。故选A。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试管底部时,主要是试管和水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按压或拉伸橡皮筋,橡皮筋都不能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选B
(4)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因此,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就是用力弹拨橡皮筋A。用力弹拨橡皮筋B,不会影响到橡皮筋A的声音强弱。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排箫是依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吸管越长,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长短。
(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吹奏图3这个排箫乐器时,主要是吸管内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展示交流、改进作品。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属于“加工制作”阶段,制作要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不能一边设计一边制作。最后的环节是: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7.【答案】(1)高低
(2)高低
(3)轻
(4)音域宽广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体由于材质、形状、大小、质量、体积等的从不同,振动时产生的声音高低、强弱不同。音高受发声物体自身性质特征影响,扬琴上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2)使用琴竹敲击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振动速度也不相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3)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演奏《苏武牧羊》中轻柔舒缓的内容时,琴竹击弦的力度应轻一些。
(4)扬琴也称百弦琴,扬号采用一百多根不同的琴弦,能够发出高低不同的各种音高的音,在演奏时的
优势是音域宽广。
8.【答案】(1)C
(2)
(3)B
(4)高;试管中的水量多,试管发出的声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2)根据题干可知,“1”音比3音低,所以水比3音试管的少;“6”音比7音低,所以水比7音试管的少。
(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小明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然后用力吹奏,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4)将四支试管组装在一起,试管高度相同,按照水的从少到多或者从多到少来排列最好。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试管中的水量低,试管发出的声音低;试管中的水量多,试管发出的声音高。
9.【答案】小;弱;大;强;小;弱;大;强;小;弱;大;强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10.【答案】(1)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A
(3)B
(4)声源;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喇叭与耳郭作用相同。
(3)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其中,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过程是: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11.【答案】(1)耳廓;收集声音
(2)鼓膜;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3)耳蜗
(4)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结构B的名称是耳郭,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属于外耳的一部分。
(2)结构A的名称是鼓膜,它很薄富有弹性,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振动。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所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的是听觉神经。
(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通常是指我们所能看见的外耳锅以及外耳道;中耳就是以鼓膜为界,与外耳道相隔,从鼓膜到内耳的界限中间叫中耳。
12.【答案】鼓膜;肥皂水;振动;停止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振动;声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实验中,用肥皂膜可以模拟鼓膜,用细金属丝制作一个圆环,将圆环放入黏稠的肥皂水中,立即取出,可以金属环上形成了一层肥皂膜。对着肥皂膜讲话,观察肥皂膜的变化。可以看到,讲话时,膜会振动;停止时,膜会停止振动。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13.【答案】(1)A
(2)A;B
(3)C;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波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甲和乙,甲听到的声音会更响,所以A符合题意。
(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她耳朵的。
(3)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 / 1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专项训练
一、基础知识
1.(2023四上·项城期中)
能发出声音: 、 、 不能发出声音: 、 、
【答案】②;③;⑥;①;④;⑤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能够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不能够发出声音。
图中能够发出声音的是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用两个烧杯交替倒水、敲击音叉。其余行为不能发出声音。
2.(2023四上·陵城月考)根据耳朵结构填出相应结构名称:
【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功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图中从外到内依次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耳、听觉神经。
3.(2022四上·巨野期中)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号;通过实验得知,声音能在 和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答案】1、3;2;气体;液体;真空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中、水中、固体都可以传播,但在真空中是不能够传播的。
4.(2020四上·涿州期末)如图所示:
一只手将钢板尺按在桌边,保持钢板尺位置不变,另一只手拨动钢板尺。用力大,尺子 ,声音 ;用力小,尺子 ,声音 。由此可见,声音强弱是由物体 决定的。
【答案】振动幅度也越大;也越强;振动幅度也越小;也越弱;振动的幅度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控制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力度大,声音强。
5.(2023四上·陵城月考)如图所示,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那么振动物体主要是 ,发出的声音音高从左至右依次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碗;降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主要是碗,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依次高 到低,水量越多,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二、能力提升
6.(2022四上·龙泉期末)制作小乐器。
(1)如图1,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 )。
A.高→低 B.低→高 C.强→弱
(2)敲击时,主要是试管和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 )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A.按压 B.弹拨 C.拉伸
(4)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是( )。
A.轻轻弹拨橡皮筋A B.用力弹拨橡皮筋B C.用力弹拨橡皮筋A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 。
(6)吹奏图3这个乐器时,主要是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
B.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C.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答案】(1)A
(2)水
(3)B
(4)C
(5)长短
(6)空气
(7)B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如图1所示,用小木棍去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水少的试管较轻,振动速度较快,发出的声音较高;水多的试管较重,振动速度较慢,发出的声音较低。因此,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A~D试管下部,声音的变化是从高到低。故选A。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试管底部时,主要是试管和水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图可知,图2是用废纸箱、筷子和橡皮筋制成的乐器,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按压或拉伸橡皮筋,橡皮筋都不能振动,不会发出声音。故选B
(4)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音量是由振动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因此,要使图2中的橡皮筋A发出更强的声音,可行的做法就是用力弹拨橡皮筋A。用力弹拨橡皮筋B,不会影响到橡皮筋A的声音强弱。
(5)图3是用几根粗细、长短都相同的吸管做成的排箫,排箫是依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吸管越长,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要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改变吸管的长短。
(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吹奏图3这个排箫乐器时,主要是吸管内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7)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展示交流、改进作品。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属于“加工制作”阶段,制作要根据设计方案来制作,不能一边设计一边制作。最后的环节是:展示交流后,改进作品。
7.(2021四上·官渡期末)扬琴是中国常见的击弦乐器,它由一百多根长短、粗细不同的弦组成的,声音的高低变化丰富,音色特点鲜明,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请你结合声音单元所学知识,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扬琴上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的声音 不同。
(2)使用琴竹敲击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
(3)演奏《苏武牧羊》中轻柔舒缓的内容时,琴竹击弦的力度应 一些。
(4)扬琴采用一百多根不同的琴弦,在演奏时的优势是 。
【答案】(1)高低
(2)高低
(3)轻
(4)音域宽广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体由于材质、形状、大小、质量、体积等的从不同,振动时产生的声音高低、强弱不同。音高受发声物体自身性质特征影响,扬琴上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2)使用琴竹敲击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振动速度也不相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3)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演奏《苏武牧羊》中轻柔舒缓的内容时,琴竹击弦的力度应轻一些。
(4)扬琴也称百弦琴,扬号采用一百多根不同的琴弦,能够发出高低不同的各种音高的音,在演奏时的
优势是音域宽广。
8.(2023四上·衢江期末)听听声音。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请在左图中画出吹气时“1”和“6”试管中的水位。
(3)小科取其中一根试管分别“轻轻吹”和“用力吹”,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声音强 B.用力吹声音强 C.两次一样强
(4)用相同的力敲击试管声音从左到右逐渐变 (填“高”“低”“强”“弱”),你的判断理由是
【答案】(1)C
(2)
(3)B
(4)高;试管中的水量多,试管发出的声音高。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2)根据题干可知,“1”音比3音低,所以水比3音试管的少;“6”音比7音低,所以水比7音试管的少。
(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小明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然后用力吹奏,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4)将四支试管组装在一起,试管高度相同,按照水的从少到多或者从多到少来排列最好。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试管中的水量低,试管发出的声音低;试管中的水量多,试管发出的声音高。
9.(2023四上·袁州期末)完成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动幅度大小 声音强弱
钢尺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橡皮筋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鼓面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答案】小;弱;大;强;小;弱;大;强;小;弱;大;强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10.(2024四上·克拉玛依期末)(1)请在耳朵结构示意图中填出①和④部分结构的名称。
(2)下列与耳郭作用相同的是( )
A.喇叭 B.音箱 C.音叉
(3)耳蜗的功能是( )
A.美观
B.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
C.产生振动
(4)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外耳道→ → → → 。(填序号)
【答案】(1)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A
(3)B
(4)声源;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1)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①是听小骨;④是鼓膜。
(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喇叭与耳郭作用相同。
(3)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其中,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4)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过程是: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11.(2023四上·滨城期末)下图是耳朵的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构B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2)结构A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3)可将振动传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外耳道号的是 。
(4)外耳和中耳的分界是 。
【答案】(1)耳廓;收集声音
(2)鼓膜;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3)耳蜗
(4)鼓膜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结构B的名称是耳郭,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属于外耳的一部分。
(2)结构A的名称是鼓膜,它很薄富有弹性,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振动。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所以,接受刺激,产生信号的是听觉神经。
(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外耳通常是指我们所能看见的外耳锅以及外耳道;中耳就是以鼓膜为界,与外耳道相隔,从鼓膜到内耳的界限中间叫中耳。
12.(2023四上·蠡县期末)探究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如图,用肥皂膜可以模拟 用细金属丝制作一个圆环,将圆环放入黏稠的 中,立即取出。
可以看到金属环上形成了一层肥皂膜。对着肥皂膜讲话,观察肥皂膜的变化。
实验现象:讲话时,膜会 ;停止时,膜会 。实验结论: 。声音引起鼓膜 ,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 传入内耳。
【答案】鼓膜;肥皂水;振动;停止振动;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振动;声波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实验中,用肥皂膜可以模拟鼓膜,用细金属丝制作一个圆环,将圆环放入黏稠的肥皂水中,立即取出,可以金属环上形成了一层肥皂膜。对着肥皂膜讲话,观察肥皂膜的变化。可以看到,讲话时,膜会振动;停止时,膜会停止振动。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13.(2022四上·广州期末)看下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
(1)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响。
A.甲 B.乙 C.无法比较
(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 )传播到他耳朵中的。
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中的。
A.桌面 B.空气 C.笔
(3)这个实验说明( )的传声效果比 ( )好。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答案】(1)A
(2)A;B
(3)C;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波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甲和乙,甲听到的声音会更响,所以A符合题意。
(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她耳朵的。
(3)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