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学会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传播的快慢。
2.会学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会综合分析声音与光传播的异同;会把学到的知识解释各现象。
2学情分析
本节从知识上应该掌握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和声音的传播快慢三个问题。
但我认为教学不是为做题、解题,还必须使学生会学物理。为此我设计了综合分析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在现象上的异同(不涉及本质),让学生翻书、对比、思考,动脑得出规律。在讲清声音传播需要物质一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要从气体、液体、固体中全面考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学完“三态”中都会传播后,学生自然想到“真空中”呢?(因为光传播中已经学到真空)。为此我把在真空中传播情况放到最后,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在知识学习中,我安排从观察、实验着手,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在最后我又设计安排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为生产劳动服务。从而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声音如何传播。
难点: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1.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2.我讲的话同学们都听到了吧?这些都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声音。
3.请学生翻开课本,老师板书《第二章 声现象》接着请学生看第一段书,以了解本章学习的内容。
4.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今天先讲解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板书)
活动2【导入】(二)新授课:第一层次:“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
1.老师先演示实验:(1)重新用收音机播放音乐,大家听到了声音,同时请学生仔细观察机身及扬声器在——振动。(2)拨动胡琴琴弦,听到声音,看到琴弦在——振动。(3)敲击锣时,听到声音,看到锣上放的纸片在——振动。(4)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将它放在水中——溅起水花——音叉振动。(5)请学生高声朗读“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摸住喉头,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2.总结:“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板书)
3.再请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举例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4.老师在总结的基础上讲:“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请学生回答刚才的观察与实验中哪些物体是声源。
活动3【导入】新课第二层次:“声音的传播”
1.那末声源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人耳的呢?板书:“声音的传播”。
2.先研究扬声器的振动是如何传入我们耳朵:(1)请学生看课本及一段文字解释,并请学生说明:
扬声器纸盆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波动——向远处传播。(2)老师解释:这好像铅笔敲击水面振动形成一串水波向外传播。(板书:传递声音的波叫声波)(3)老师讲解:我讲的话是由于声带的振动,引起空气疏密变化,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听到声音(4)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板书)
3.声音可否在水中传播呢?
请学生解释:(1)潜水员在水中可听见岸上人讲话;(2)鱼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风吹草动。
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板书)
4.声音可否在固体中传播呢?(1)老师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2)请学生做几个实验:①将机械手表放在桌子一端,另一端耳朵贴在桌面上听一下有什么感受,说明什么?②展示“土电话”,请几位学生演示,有什么感受,说明什么?③看课本——贝多芬听音乐的办法。(3)学生小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板书)
从以上事例说明:声音传播需要物质(板书)
5.问: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演示:“真空铃”实验:请学生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学生小结:真空中不能传声(板书)
活动4【导入】新课第三层次:声音传播的快慢(板书)
1.老师先提二个问题:(1)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谁先让人们感受到?(2)百米赛跑时以枪声还是冒的烟作起跑标准?
(学生解答中可能正确,可能不全面)
2.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解释这里有一个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问题,因此我们一起来讨论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的异与同,请学生可以看书(特别是前一章光的传播),让学生发表各人的看法,老师适当点拨。
3.打出幻灯片,列出它们传播情况的异同:
从以上列表中可知光的传播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因而可以解释清楚以上二个问题(请二位学生再完整的解释一下)。
4.再请学生看书,弄清在气体中声速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声速增大,并且大约是每升高1℃,声音每秒钟传播距离增加0.6米。
活动5【导入】新课第四层次 运用本节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老师提出二个思考题,请学生回答:(1)在一根长的钢铁管子中放满水,在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2)在月球上如何通话?
让学生们尽量发表各自的见解。
2.老师在总结学生们的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传播情况如何?声音传播与光的传播情况的区别。
活动6【导入】板书设计
第4章 声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3)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音在空气中(15℃)每秒钟传播距离约为340米
活动7【导入】布置作业
1.看书;2.做练习册中同步训练。
课件13张PPT。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敲击音叉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音叉振动了;乒乓球被弹开 。结论:音叉振动产生声音想一想:2、用手指按停音叉后,会产生什么现象?音叉停止振动了;乒乓球又回到竖直的位置 。3、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4、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小实验1:用橡皮筋按书上实验描述进行操作。并根据实验填写有关空格。并增加一步:当皮筋停止振动后,能否继续听到声音?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
②橡皮筋做怎样的运动?______________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橡皮筋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发生小实验2:用一把梳子,想办法使它发出声音,然后观察梳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梳子停止振动时,观察能否听到声音?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固体振动能发出声音,液体和气体振动能发出声音吗?你能举例说明吗?结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例如用手臂上下振动几下就没发声; 当人朗读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被挤压的空气引起声带振动发声;埙声源(sound source):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结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二、声音的传播 小实验3:桌面能传播声音吗?按实验设计两人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空格。
你站在桌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手在桌上轻轻地敲击,你能听到敲击声吗?____,此声音是由什么物体传播的?______。
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你能听到敲击声吗?____,此时的声音又是由什么物体传播的?_____________。 能气体能桌子(固体)结论1: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小实验4:用土电话打电话:请一个学生对着杯子轻声说一句话,让对方同学听,最后让对方同学说出话的内容。
分析土电话:你认为是什么物体将声音传到对方耳朵的?_______。
实验小结:请你根据上述两个实验总结,除了空气能传播声音,还有哪一类物质也能传播声音?_______。绳子液体结论3: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请举出些声音在水中传播的例子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声纳探测沉船 ;小结:声音是靠 等物质作媒介进行传播的; 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这些物质叫做介质1.水槽中盛有平静的水面,水面上浮着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奏地点击水面某处。观察水面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远处的软木塞怎样运动?__________。解释:用笔点击水面后,由于笔的上下振动,引起水面的振动,水面出现圆形波纹,而且波纹从中心向四周传播出去,引起远处的木塞浮动。但木塞只在原地附近浮动,并不向远处移动开去。 2.用口径较大的音响喇叭对着邻近的烛焰播放音调很低的声音时,喇叭将发生什么现象?_______,你看到烛焰发生什么现象?_____,针对这个现象你作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烛焰发生偏转说明烛焰周围的空气在_______。解释:喇叭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空气振动引起空气中的烛焰振动。 2.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将一只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内,接通电源。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看到槌在敲电铃吗?2、用真空泵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空气被逐渐抽去的过程中你能发现有什么变化吗?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又有什么变化?4、把电铃直接固定在钟罩底部,会影响实验吗?会,因为可以通过钟罩底部(固体)传播声音。声音传播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