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活动知道声音发生的条件;了解人耳可以听到声音的根本原因;利用生活现象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声源的振动;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能量形式;了解声速及相关因素。
能力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并归纳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目标: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激情投入,高效学习,促进敏感、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养成。
2重点难点
利用生活现象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声源的振动;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能量形式;了解声速及相关因素。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一读
活动一:读一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当你朗读时触摸自己的喉部,你感觉到了什么? _。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_。
想一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引起的吗?
活动2【活动】声音的产生
活动二:声音的产生(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做一做,感受实验现象)
目 的:验证音叉的振动发声。
材料准备:音叉、橡皮槌、一个装满水的玻璃器皿、一个乒乓球、一段线。
活动二:声音的产生(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做一做,感受实验现象)
目 的:验证音叉的振动发声。
材料准备:音叉、橡皮槌、一个装满水的玻璃器皿、一个乒乓球、一段线。
实验步骤:
(1)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描述这个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迅速把发声的音叉触及玻璃器皿中的水面,
记录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放入水中之后引起水________。
(3)用胶带把乒乓球和线的一端粘在一起,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使乒乓球被悬挂起来。
(4)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迅速将它与乒乓球轻轻接触,根据前面的经验猜测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乒乓球被_______ 。
(5)对实验进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乒乓球被_______________。解释: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乒乓球轻轻接触它时,引起乒乓球________,因此乒乓球被_________。
(6)音叉停止振动时,乒乓球不会被 ,还能听到声音吗? 。
结论: l.音叉是发声的物体,又叫__________。
2.当它发声时就振动,如果________停止了,声音也就没有了。
思考与讨论
1.除了上述实验,还能举出其他的实例说明上述结论吗?
。
2.液体、气体振动能发声吗?
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活动3【活动】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小组成员一起做一做,感受实验现象)
目 的:判断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实验步骤:见书本P8,
记录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
想一想: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例如:钓鱼时,岸上的说话声能把水中的鱼吓走。
学生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目 的:判断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步骤:见书本P8
记录现象:能听到手表发出的声音。思考:这个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结论:声音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想一想: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例如:人耳贴在地面可以听到从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或马蹄声,这就是战国时期提前发现敌人的一种方法。
学生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说明了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传播。
真空能传声吗? 目的:判断真空能否传声。 实验步骤:见书本P9
现象:抽气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弱,最后_______声音,压入空气后,又重新听到声音。
结论:真空_________传声。
活动4【活动】声音传播的快慢
读Pl0表格中提供的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的数据。
总结: l.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2.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_____。
3.记住:20℃时,空气中声速为_______米/秒。
思考:拿起旁边的长钢管,甲同学敲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听,能听到几次声音?分别是什么传播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活动5【作业】校本作业
【校本作业】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手拨动吉他的琴弦时吉他能发出声音,这声音是由下列哪种物体振动产生的( )
A.空气 B.手指 C.吉他 D.琴弦
2.吹笛子能发声,其主要原因是 ( )
A.笛子竹管振动而发声 B.手指滑动时产生振动而发声
C.笛子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 D.吹奏演员的嘴振动而发声
3.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 ( )
A.钟声的回音 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4.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
A.空气一水一鱼 B.岸一水一鱼 C.岸一空气一水一鱼 D.岸一空气一鱼
5.在20℃的环境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 ( )
A.空气 B.水 C.松木 D.铁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米/秒
B.声音不能在墙壁中传播
C.要想听到声音,必须要有振动的物质和传播声音的物质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7.“神舟”六号上的两位宇航员谈话交流时只能依靠无线电波,其原因是 ( )
A.飞船内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B.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只能用无线电话交流
C.飞船速度太快,只能用无线电话交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它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或_________。在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响声,这些响声依次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振动产生。
9.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课件18张PPT。研究声音的产生关于声音你想知道哪些知识?研究声音的产生关于声音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验1:学生橡皮筋实验 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
实验2:刻度尺振动实验刻度尺的三分之二伸出桌边,一手将其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
实验3:喉头的感觉请同学们用手摸着喉头部分,然后跟我一起朗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请问摸着喉头的手有什么感觉?
人发声时,声
带在振动。
思考、讨论问题(1)以上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带振动发出声打磨的工件振动发出声水振动发出声青蛙气囊振动发出声知了腹部振动发出声沟槽引起唱针振动,唱针引起喇吧振动发出声没有空气就不能直接在空中传声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波在空气中能传播。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请看课本图1.2.5。如: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二、声音的传播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课本P8页图1.2.6)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二、声音的传播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声 在空气中
在水中
在固体中
都能传播声音。
传播声音的波动叫声波二、声音的传播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表明______________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________(填"也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弹起,这是因空气能够传声不会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三、声音的传播速度(1)声速表中松木3320说明什么?(2)声速表中有20Co,30Co空气的速度不同说明了什么?(3)从声速表中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还是慢?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20Co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离你680米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久他才能听到你的?你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 小结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20Co 空气中声速 v=340米/秒练习(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