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明确声音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2)提高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意识到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比较差, 所以教学中采取实验演示的方法,通过逐步引导加以突破重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能够传声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验展示,导入新课
用音响播放音乐,演示跳“骑马舞”的豆子实验,设疑,引出新课,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活动2【活动】开展科学探究,实施新课教学
指着音响,(提出声源的概念:正在发声的物体)
教师提问: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吗?请举例
实验:敲击音叉(用乒乓球做放大效果)
总结: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亲身体验:用手指轻轻地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2、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吗?
2、声音的传播
物体振动后产生的声音该怎么传播到人耳那?
由情景图片进行声音的传播教学
图片一(雷雨情景):雷声通过什么传入耳中?
结论:气体可以传声
图片二(小儿垂钓图):能验证液体可以传声吗?
结论:液体可以传声
图片三(小人通过木棒听声):木棒真的可以让他听到机器声吗?
学生活动:土电话游戏
总结:声音能靠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教师活动: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样吗?展示声速图,学生概括
思考:如果没有了介质,声音能传播吗?光能传播吗?(真空)
演示实验:真空(2手机拨打)
结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课堂应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师:我们已经知道声音能靠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以怎样的形式向外传播?
学生阅读书本——引出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思考: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具有能量吗?
活动:敲击2个能引起共振的音叉
结论:声音具有能量。(若有时间深化讨论:能量能无限传递下去吗?和什么因素有关?)
展示听诊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课件23张PPT。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出声音吗?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产生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用手指轻轻地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2、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吗?声带亲身体验气体可以传声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液体可以传声
固体能传声吗?土电话游戏当一个人对着杯子讲话时,你将另一个杯子罩在耳朵上,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吗?
固体可以传声
思考 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会敲击墙壁或自来水管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这是为什么呢?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1)观察、比较1和2,你发现了什么?(2)比较2、3、4呢声音传播的速度想一想如果没有了介质(真空),
声音能传播吗?光能传播吗?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结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2年6月16日18点37分,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三名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遨游了太空。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仓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宇宙飞船外面却不能直接对话,这是为什么呢?宇宙飞船外是真空环境,
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水波一样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结论:声音具有能量。 本节你学到什么?练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
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
B.手按锣面,使锣停止了振动
C.手使锣面振动加快
振动B3.1994年,苏梅克·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这是因为( )
A 彗星的碎片太小了,没有分量
B 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人们听不见
C 太空是真空,所以声音不能传播
D 原因尚待考察C4、在一片空旷的地方,某人在一根较长的空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
(1)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
(2)最先听到的声音依靠什么传播?为什么?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