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光的反射 平面镜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23 13: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光与视觉》中的第五节《视觉的延伸》第一课时——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本课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们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体会人们利用的智慧使自己的视觉得到条延伸。21教育网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总结规律,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
光学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教学思路设计
用一个 “先知先觉的老和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合适的问题设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的重点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尽量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21cnjy.com
4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
4、会用“替代法”和“等效转换法”的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5、学会认真记录实验信息,得出结论,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教学器材
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大小或长短或粗细不同的蜡烛1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白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研究方法“替代法”“等效转换法”;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