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和松果》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和松果》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29 10: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和松果》同步练习
1、按拼音写词语
yǐ hòu_____ yì sī_____ zhǔ yào_____ gèng jiā_____
答案:以后|意思|主要|更加
解析:
分析:以后: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晩的时期。意思:意义有很多,如思想,心思,意义,道理。主要:.把握事物的关键;指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书写时要做到正确、规范、正确和美观。
2、按要求写出本课学过的字。
①写出三个本课中你所学会的心字底的字:______ ______ ______
②写出三个本课中你所学会的目字旁的字: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总|意|想|眼|睛|眨
解析:
分析:心字底的字:总、意、想、忽。目字旁的字:眼、睛、眨。可以编儿歌记忆生字。立日加心变成意。“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用归类法记忆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平时多积累记忆生字的方法。
3、按课文填空。
后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_______一个。春天到了,这儿长出了一棵棵_______的小松树,将来这里会是一片__________的松树林。
答案:埋下|挺拔|更茂密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挺拔”不要写成“亭拔”。“茂密”不要写成“冒蜜”。
点评:主要考擦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0课《松鼠和松果》
4、我给生字穿新衣
以 更 意 后 主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更,意,后,主,总
解析:
分析:从字的结构上看:“主、总”上下结构。“以”左右结构,“以”的末笔是点;“更”上中下结构,部首是“曰”,“更”最后两笔交叉的位置。 “意”是上中下结构。“后”半包围,“后”的第一、二两笔是平撇和竖撇,竖撇要竖起来;。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5、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词
例:一(本)书
一____笔 一____尺子 一____表 一____牛 一____松树
答案:支|把|块|头|棵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块表、一头牛、一棵松树。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位画家 、一只虾、一个伙伴、一幅画、一个商人。
6、形近字组词
总_____ 泼_____ 活_____
思_____ 河_____ 舌_____
答案:总之|思想|活泼|河道|活人|舌头
解析:
分析:总:[zǒng]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思:想,考虑,动脑筋。泼:[pō] 猛力倒水使散开:~洒、~水。河:[hé] 水道的通称:~道、~沟、~谷、~流。活:[huó]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物。舌:[shé]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
7、我能照样子写一写。
高兴 高高兴兴
许多_____ 开心_____ 平安_____
答案:许许多多|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解析:
分析:从给出的词语“高兴、高高兴兴”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许许多多、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平时多多积累,丰富词汇,为写作奠定基础。
8、读读写写
更多_____ 主意_____ 总会_____ 后来_____
答案:ɡènɡ duō|zhǔ yi|zǒnɡ huì|hòu lái
解析:
分析:更多(ɡènɡ duō)的“更”是后鼻音;主意(zhǔ yi)的“主”是翘舌音;总会(zǒnɡ huì)的“总”是平舌音;后来(hòu lái)的“来”不要把声母弄混读成nái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9、我会选
已 以
①今天老师教的生字,我_____经都会认了。
②_____前,我上课不认真,_____后,我会认真听讲,做个好学生。
③妈妈_____为我在外面玩,其实,我在家里认真看书。
答案:已|以|以|以
解析:
分析:已:[yǐ]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以:[yǐ]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选词填空。
10、给下列的字组词(至少两个)。
如_____ _____ 然_____ _____ 更_____ _____ 意_____ _____
答案:如果|如意|忽然|然后|更多|更好|意思|意义
解析:
分析:一字组多词,如:如果、如意、如同、如下、如实、如上、如此。然:忽然、然后、依然、果然、既然、使然、突然、猛然。更:更多、更好、更快。意:意思、意义。
点评:这道题是一字组多词,主要是丰富学生的词汇,平时注意多积累,为写作奠定基础。
11、我会填
茂盛的_____ 聪明的_____ 好吃的_____ 挺拔的_____
答案:松树|松鼠|松果|松树
解析:
分析: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比如:茂盛的松树林、聪明的松鼠、好吃的松果、挺拔的松树。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学生还应对这类词进行积累,增加词汇量。如:明媚的春光、嫩黄的柳叶、碧绿的荷叶。
关联
12、用所给出的词语造句。
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奶奶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我考试考得好,爸爸就带我去游乐园。|天气忽然暖和起来,我们决定出去郊游。
解析:
分析:聪明:有才智的,明智的,有理性的。如果:如果,是一个连词,表示假设。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点评:从这道题的要求看,是用词语造句,首先应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造句就容易了。
13、我会读句子,还会加标点
①小松鼠到哪儿去住呢______
②这里的森林太美了______
③小松鼠学会了摘松果吃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①小松鼠到哪儿去住呢?这是疑问的语气,要用问号。②这里的森林太美了!这是赞美和感叹,要用感叹号。③小松鼠学会了摘松果吃。这是陈述和肯定的,要用句号。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特别是常用的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平时也要结合实际应用。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松鼠吃着吃着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以后松鼠的后代就没有松果吃了。
解析:
分析: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它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锻炼阅读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松鼠和松果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它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它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1)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聪明活泼的松鼠。
(2)这只松鼠是怎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3)春天,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出现了什么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解析:
分析:通过阅读我们知道:(1)这是一只聪明活泼的松鼠。(2)这只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3)春天,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点评:这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