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作图,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
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能通过动手借助道具、仪器来验证猜想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实验的操作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归纳、总结及应用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物、身边事的好习惯,将生活与科学紧密联系起来
2、通过探究增强学生团体间的交流及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
本章教材以光的传播为主线,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光的反射及其规律、光的折射及其规律,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透镜和面镜的应用,并认识眼的成像原理。学生要学会去探究,并且通过研究能将整张知识串联起来,归纳统筹学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光的三种传播现象之间的联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神奇的盒子,(晃动)里面有发光的小球,现在老师将一元的硬币放入这个盒子中,将会发生什么呢?
生:硬币不见了,……
师:(晃动),听声音,硬币还是在的哦!老师在每组桌子上的小盒里都放了一元硬币,你能找到它吗?
生寻找硬币,
生:盒子里有一面平面镜;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度角斜放置的;……
师:所以盒子里其实只有一个发光的小球,另一只小球和盒内的景象都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光学的相关知识。
活动2【讲授】光的反射
师:光学知识无处不在,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这2幅校园的景色。
生:是倒影
师:没错,倒影正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师生共同回顾,生做好摘记)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身手吧!
活动3【活动】试一试
试一试: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则入射角为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20°,则反射角为__。
[21世纪教育网] 2、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那么你能看到的像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师:你觉得能看到几个像呢?
生:2个;3个;4个……
师:眼见为实哦,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前后4人一组两面镜子,来试试吧!
(学生探究,巡视指导)
师讲解(分别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解释)
拓展 如果两平面镜所成夹角是120°,又将看到几个像呢?(4个)
活动4【活动】光的折射
师:我们教学楼在水中的倒影为什么会比实际的物体要暗一些呢?
生:有部分光线进入到了水中
师: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有一部分发生了反射回到了原介质,还有一部分进入水中发生了偏折,就是折射现象。下面请同学解释一下右图我们所看到的鱼为什么是变浅了的虚像。
(生解释“像高物低“)
练一练:
1、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
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2、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方向转动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活动5【活动】凸透镜成像特点
师: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发生偏折,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也会发生偏折,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动画演示,轻松回顾)
轻松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成像的性质应用像距
正/倒立大小变化虚实情况
U>2f
2f>u>f
U想一想:
老师在达蓬山春游时拍摄完图a后发现照片上的景物太小,他想让照片上的景物大一些应将照相机与被照的景物的距离调____些(填近或远,同下),同时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____些。调完后在拍摄图b时有一只小飞虫落在了镜头上,那么拍出的照片上会有飞虫的像吗?为什么?
师: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会发生偏折,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也会发生偏折,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动画演示,轻松回顾)
轻松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成像的性质应用像距
正/倒立大小变化虚实情况
U>2f
2f>u>f
U想一想:
老师在达蓬山春游时拍摄完图a后发现照片上的景物太小,他想让照片上的景物大一些应将照相机与被照的景物的距离调____些(填近或远,同下),同时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____些。调完后在拍摄图b时有一只小飞虫落在了镜头上,那么拍出的照片上会有飞虫的像吗?为什么?
活动6【活动】探究活动
师:回顾了光学相关知识后你能帮老师想想怎么样能看到倒立燃烧的蜡烛呢?
生: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头倒过来也可以……
师:其实我们以前学习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也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利用小孔成像就能看到倒立的实像喽!(同时整理板书)下面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这几种方法吧!
探究活动 你有办法看到蜡烛这样燃烧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7【讲授】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
小结(板书)
凸面镜、凹面镜
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 虚像
凹透镜 u< f
光 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u> f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实像
活动8【作业】课后小制作
课后小制作(附于学案)
1、潜望镜的制作(两块与水平面成45°角的对放的平面镜)
用硬纸片做两个直角弯头圆筒,直径比小镜子稍大。在纸筒的两直角处各开一个45度的斜口,将两面小镜子相对插入斜口内,用纸条粘好,把两个直角筒套在一起,即成一个简单的潜望镜
2、万花筒制作
①、将3片三棱镜镜片排列在黑胶带上,并留一些间距,约2mm,将镜片用黑胶带粘好,组合成三棱镜。
②、将镜筒与物镜组合,放入磨砂玻璃圆片,再放入塑料珠片,将大的透明玻璃圆片盖在上面,并用厚纸条固定。
③、将目镜与纸筒组装,在纸筒内放入小的透明玻璃圆片。将组装好的三棱镜缠上泡沫条,放入纸筒。
④、将镜筒与纸筒组合成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