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称象》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按拼音写汉字
dà xiànɡ hǎo xiànɡ zuò shì diǎn tóu
答案:大象|好像|做事|点头
解析:
【分析】从字的结构上划分,“好、像、做”是左右结构;“象、点”是上下结构。“大、事、头”是独体字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准确书写汉字,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象、头”,“头”笔顺:点、点、横、撇、捺。
2、多音字组词
称chēng_____ chèn _____
杆gān_____ gǎn_____
答案:称量|对称|杆子|杆秤
解析:
【分析】称:[chēng]量轻重:称量(liáng)。[chèn]适合: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杆:[gān]较长的棍:杆子、旗杆、电线杆。[gǎn]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读音不同,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平时读课文或说话要注意区别。
3、写出形近字:
宫______ 住______ 到______ 枕______ 该______ 很______
答案:官|柱|倒|沉|孩|跟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写出形近字:宫、官;住、柱;到、倒;枕、沉;该、孩;很、跟。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两方面加以区别,以熟字带新字,复习巩固生字。
试题标签:人教版 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21课《称象》
4、读拼音,扩词
①wēi fēnɡ_____ xì wēi_____ wēi xiǎo_____
②xiàn tuán_____ diàn xiàn_____ qián xiàn_____
③chén zhònɡ_____ chén sī_____ xià chén_____
答案:微风|细微|微小|线团|电线|前线|沉重|沉思|下沉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读拼音扩词:微风、细微、微小;线团、电线、前线;沉重、沉思、下沉。
【点评】读拼音组词,主要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为写作奠定基础。平时注意多积累。
5、填空
①“造”字的读音是_______。
②“曹”字共有_______笔。
③“线”字左边是“纟”,右边的笔顺是_______。
④“议”字的最后一笔是_______。
⑤“微”字的第七笔是_______。
答案:zào|11|横、横、斜钩、撇、点|捺|横
解析:
【分析】①“造”字的读音是:zào。②“曹”字共有_______笔。Cáo,简体部首:曰,总笔画:11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③“线”字左边是“纟”,右边的笔顺是:横、横、斜钩、撇、点。④“议”字的最后一笔是捺。议的笔顺:点、横折提、点、撇、捺。⑤“微”字的第七笔是横。微的笔顺:撇、撇、竖、竖、竖折/竖弯、竖、横、撇、横折提、撇、横、撇、捺。
【点评】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6、比一比,再组词。
正______ 止______
称______ 秤______
钱______ 线______
答案:正确|止步|对称|秤杆|金钱|丝线
解析:
【分析】正:[zhèng]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止:[zhǐ]停住不动:止步、截止。称:chèn]适合:止心、相止、匀止、对止。秤:[chèng]衡量轻重的器具:市秤、磅秤、秤砣。钱:[qián]货币:铜钱、金钱、银钱、钱票、钱币、钱财。线:[xiàn]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
7、选字填空。
秤 称
①我们家有一杆______,妈妈叫我拿来______苹果。
像 象
②大______的腿就______柱子一样粗。
答案:秤|称|象|像
解析:
【分析】称:chèn]适合:称心、相称、匀称、对称。秤:[chèng]衡量轻重的器具:市秤、磅秤、秤砣。象:[xiàng]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象牙、象牙宝塔。像:[xiàng]相似:好像、相(xiāng)像、像生。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用选词填空。
8、用划线的词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答案: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洗衣服。
解析:
【分析】从例句看,用“一边……一边……”连接的两个动词是并列关系,比如:妈妈一边唱歌一边洗衣服。
【点评】从这道题的要求看,是用词语造句,首先应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造句就容易了。9、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_________
①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②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③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④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答案:②③④①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写作顺序,在认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10、在括号里填量词。
一____秤 一____大象 一____大船 一____柱子
答案:杆|头|艘|根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杆秤、一头大象、一艘大船、一根柱子。
【点评】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11、模仿秀。
例: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答案:白兔|小鸡
解析:
【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天上的白云像白兔,像小鸡。
【点评】知道什么是比喻句,会找出本体和喻体。会造比喻句。
12、给下列的字组词(至少两个)。
称______ ______ 秤______ ______
腿______ ______ 柱______ ______
答案:称重|称象|秤砣|秤杆|大腿|火腿|柱子|台柱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给字至少组两个词,称:称重、称象;秤:秤砣、秤杆;腿:大腿、火腿;柱:柱子、台柱。
【点评】给字组词,主要是丰富学生的词汇,为写作奠定基础。平时注意多积累。
13、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
到 _____ ______ 义 _____ ______ 平 _____ ______
答案:倒|倒下|议|议论|称|秤杆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把所给的字加一个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然后用这个新字组一个词,如:到(倒)(倒下)、义(议)(议论)、平(称)(秤杆)。
【点评】先看清题的要求,再做题就容易。平时多注意区别、比较。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______一艘大船上,看船身______多少,就______水面,在船舷上画______。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______,装到船______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______。这样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
答案:赶到|下沉|沿着|一条线|石头|下沉|石头
解析:
【分析】这道题是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沉”字,不要写成“陈”。
【点评】主要考擦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阅读题
15、快乐阅读。
丢沙包
我最喜欢丢沙包了。下课铃声一响,我们就像箭一样冲到了操场上。
开战了,对手气势汹汹地向我们发起进攻。沙包像手榴弹一样快,我们灵活地躲着。呀,糟糕,我正得意,乐乐“中弹”了。他只顾冲对手“挑衅”,一枚“冷弹”击中了后背,他只好退出了战场。接着,我们又“牺牲”了好几个战友,只剩我和菲菲了。
我紧紧盯着沙包,琦琦把手举得老高,身子向后弯。看她的阵势肯定会往右边。哈哈,被我猜中了,我灵活地往左边一闪,沙包“刷”的一声,飞到了后边。真棒!
菲菲弓着腰,神气地站在中间,当沙包飞来时,她就像一只调皮的猴子,轻轻跳起来,让沙包无奈地从脚下溜走了。
丢沙包真是太有意思了!
(1)短文重点写了“我”、______和______躲沙包的经过。
答案:乐乐|菲菲
(2)请你找出描写菲菲神态及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菲菲弓着腰,神气地站在中间,紧皱着眉头,微微撅起的小嘴似乎在说:“放马过来吧!我才不怕你们呢!”她的动作真敏捷,你看,往上扔的沙包她“刷”地蹲下躲开了;往下扔的,她像一只调皮的猴子,轻轻跳起来,让沙包无奈地从脚下溜走了。
解析:
【分析】做好每各小题,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办读边思考。(1)短文重点写了“我”、乐乐和菲菲躲沙包的经过。(2)文中描写菲菲神态及动作的句子:菲菲弓着腰,神气地站在中间,紧皱着眉头,微微撅起的小嘴似乎在说:“放马过来吧!我才不怕你们呢!”她的动作真敏捷,你看,往上扔的沙包她“刷”地蹲下躲开了;往下扔的,她像一只调皮的猴子,轻轻跳起来,让沙包无奈地从脚下溜走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