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人文主题:艺术之美
单元要素 语文素养 习作要求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
新课导入
从单元主题中我们知道,本单元的课文都和艺术相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经典的古筝曲子!
音乐链接
你从这首曲子里听出了什么声音?
新课导入
这首古筝曲子的名字是《高山流水》。它是我国古代十大古曲之一。这首曲子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初读文言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我会写
“土”扁宽,下横要长
“口”小而扁
斜钩伸展
“戈”字的笔顺要先撇后点
哉
结构:半包围
部首:口
笔画:九
组词:美哉 呜呼哀哉
我会写
结构:上下
部首:山
笔画:二十
组词:巍巍 巍峨
巍
“山”宽而扁,盖住下部的“魏”
易错提示:不要忘记点儿哦!
“鬼”竖弯钩内有撇折和点
捺变点
我会写
结构:左右
部首:弓
笔画:八
组词:琴弦 三弦
弦
“玄”第二个撇折稍大
“弓”左斜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深读文章
《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
不久,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译文
文言文剖析
伯牙鼓琴
【注释】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鼓:弹。
伯牙,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俞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yǐng)都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资料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它融合了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治理国家、统一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文言文剖析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注释】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哉,语气助词。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
锺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的话
文言文剖析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注释】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伯牙弹琴时内心的想法
锺子期听到琴声后说出的话
文言文剖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多音字
为
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不上体育课。
这是人为的灾害。
文言文剖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锺子期死了。伯牙知道后把琴摔了,再也不弹琴了。
身临其境
1.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 少选之间志在流水。
读了第1句,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高山;
读了第2句,我仿佛看到了汤汤的流水。
巍峨的高山,蜿蜒绵亘,气势磅礴;滔滔不绝的流水,浩浩汤汤地一直奔流到海。
知音
正是因为锺子期能够听懂伯牙在琴声里表现出来的志向,所以两个人才成为了知音。虽然友谊是美好的,但是结局却不尽人意,令人悲伤。下面我们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感悟知音之间的情谊。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认为锺子期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了,所以他把琴摔了。
知音
你从伯牙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
知音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知音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常常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小组讨论
回顾一下课程开始我们听的曲子《高山流水》,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优美的,美妙的。
思考:是什么让伯牙断琴绝弦的?
艺术的魅力。
小组讨论
伯牙弹得一手好琴,而锺子期有一副善解人意的耳朵,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琴声并不表达具体的意思,锺子期能听出“琴心”。没有锺子期,就没有伯牙。两人的身份悬殊,弹琴者是上大夫,听琴不过是上山砍柴的一个樵夫。樵夫敢说大夫首肯,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课外拓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课后作业
1、抄写我会写的生字。
2、背诵《伯牙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