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3能量转化的量度--浙教版科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3能量转化的量度--浙教版科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21 07:40:2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3.3能量转化的量度
科学观念:知道功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做功的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情况;了解功的计算方法及运用公式计算。知道功率的定义和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了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科学思维:能用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能用功所表示的意义解释相关现象: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功率所表示的意义解释相关现象;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探究实践:体会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际情景体验做功、做功快慢的过程,理解功率计算公式的得出。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做功的快慢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快慢。
1、力学中的功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功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计算公式W=FS。
4、如果F表示力,单位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单位米; W表示功,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5、比较做功快慢
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1)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功的多少相同,比时间。
(3)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6、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7、功率的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做功越快;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8、功率是用来表示做功快慢的科学量,与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
9、计算功率的公式:p=w/t变形公式:W=Pt、t=w/p
两变形式可分别用于求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
10、功率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是W。
(2)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1千瓦=1000瓦 1兆瓦=1000千瓦
任务一:探究功
【读图】1.图3-25和图3-26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共同的特点:①货物和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②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2.图3-27和图3-28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共同的特点: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思考与讨论】1.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
【答案】不一样。物理学中的“做功”是指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做工”或“工作”泛指一切消耗脑力和体力的过程。例如,农民种地、工程技术人员伏案设计等都是“做工”的例子,生活中的“做工”并不一定满足物理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2.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如图3-29),在重物静止不动、匀速向上运动、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重物做了功?
【答案】静止不动:有力无距离,不做功;匀速向上运动;有力有距离,做功;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力与距离方向垂直,不做功
任务二:探究功的计算
【思考与讨论】1焦耳有多大呢
【答案】一只鸡蛋约50g;重力G=mg=0.05kgx10 N/kg=0.5N;举高2米所做的功W=Gh=0.5Nx2m=1N。将一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大约为1焦耳。
例1 如图所示,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速举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做了多少功
解:匀速提升物体所用的向上的力:
F=G=100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1=1米
所以,力F1所做的功为:
W1=F1S1=100牛x1米=100焦
答:举高物体做功100焦。
如果将这个物体用3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匀速拖动10米,做了多少功
解:拖动物体所用的水平拉力:F2=30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2=10米;
所以,力F2所做的功为:
W2=F2S2==30牛x10米=300焦
答:拖动物体做功300焦。
【思考与讨论】结合举重和人推车等事例,谈谈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答案】举重运动员具有能量才能对杠铃做功,做功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推车的人有能量才能对车做功,做功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车的动能以及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能。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量。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
任务三:探究功率概念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①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时间长的运动慢;
②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③根据公式速度(v)=路程(s)/时间(t)计算速度,直接进行比较。
例题1 起重机将质量为 750 千克的货物,在0.5分钟内匀速吊起6米高,起重机的功率有多大?
解:货物的重:G = mg =750千克×9.8 牛 / 千克=7350牛
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W =Gh =7350 牛 ×6 米=44100焦
起重机的功率:P=W/t = 44100焦/(0.5×60秒)=1470瓦=1.47千瓦
答:起重机的功率为 1.47 千瓦
【思考与讨论】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做功的快慢也就是能量转化的快慢。根据这一观点,请叙述例题中起重机的功率为 1.47 千瓦的意义。
【答案】起重机每秒所做的功是 1.47 千焦。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如图是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正在开展的亚运会的一些比赛项目,下列有关做功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琼踪”打网球时,网球离开球拍之后,球拍对网球仍在做功
B.“莲莲”打篮球时,篮球在手指上转动的过程中,手指对篮球做了功
C.“宸宸”打乒乓球时,手上的乒乓球掉落到地上的过程中,手对乒乓球做了功
D.“宸宸”跨栏时,从栏杆上落下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答案】D
【解答】 A、网球离开球拍之后,虽然移动了距离,但不再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所以“琼琼”打网球时,网球离开球拍之后,球拍对网球不做功,故A错误。B、“莲莲”打篮球时,篮球在手指上转动的过程中,手指对篮球施加了力的作用,但篮球没有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手指对篮球不做功,故B错误。C、“宸宸”打乒乓球时,手上的乒乓球掉落到地上的过程中,乒乓球虽然通过了一定距离,但不再受到手施加的力,所以手对乒乓球不做功,故C错误。D、“宸宸”跨栏时,从栏杆上落下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投掷实心球是杭州市中考体测项目之一。以下情景中,人对实心球做功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A
【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 ①将球从地上拿起,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人对球做功。②手托球保持静止,有力作用在球上,但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球不做功。③挥动球,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球做功。④球飞出去,靠的是惯性,有距离,但没有对球施加力,人对球不做功。综上分析可知,人对实心球做功是①和③。故答案为:A。
3.非洲旱季,常用Hippo 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下列选项中,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装满水的塑料桶直接放在地面上被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因此此时拉力最大,根据W=Fs可知,此时它对水桶做功最多,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b的过程中,小明对铅球做了功
B.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D.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C
【分析】A.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B.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C.根据机械能守恒的知识判断;D.根据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大小变化判断。
【解答】A.在a到b的过程中,小明对铅球施加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小明对铅球做功,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即铅球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C.在b到d的过程中, 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不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铅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增大,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5.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相关数据的图象分别如图(1)、(2)所示。根据图像(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车的功率小于乙车的功率
C.甲车牵引力大于乙车牵引力
D.甲车受到摩擦力小于乙车受到摩擦力
【答案】A
【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v乙=3m/s,已知两车完全相同,所以质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故A正确;BCD.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两车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两车受到的摩擦力相等。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车的牵引力相等。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根据P=Fv可知,甲车的功率大于乙车的功率,故B、C、D错误。故选A。
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功多的功率大
B.做相同的功, 所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用相同的时间,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答案】D
【解答】根据可知,当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题目没有限制时间相同,故A错误,D正确;根据可知,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小,故B错误;根据可知,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题目没有限制做功相同,故C错误。故选D。
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答案】D
【解析】功等于功乘以沿力的方向的距离,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解答】因为AB=BC,所以,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因为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所以,根据公式P=W/t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8.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答案】A
【解析】(1)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公式比较速度的大小;
(3)首先根据s=vt比较运动距离的大小,再根据W=Fs比较做功的大小;
(4)根据P=Fv比较拉力的功率。
【解答】A.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始终等于自身重力,因此压力不变,且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木块受的摩擦力f保持不变,故A符合题意;B.根据图乙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第①次经过的路程大于第②次经过的路程,根据公式可知,两次的速度v1>v2,故B不合题意;C.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前后两次的拉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即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摩擦力保持不变,所以拉力F1=F2。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s1>s2,根据W=Fs可知,两次做功W1>W2,故C不合题意;D.两次的拉力相等,速度v1>v2,根据公式P=Fv可知,第①次的功率大于第②次,故D不合题意。故选A。
9.近年来,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双轮电动车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
质量 10kg
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30cm2
最大速度 16km/h
充满电行程 24km
(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30min。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该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1)==1.5h
(2)F=G=mg=60kg P=F/S=
(3)F=f=0.2G=120N S=Vt=16km/h×0.5h=8km=8000m
W=FS=120N×8000m=9.6×105J
【解析】(1)根据计算 该车能行驶的最长时间;
(2)首先根据F=G=mg计算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首先根据F=f=0.2G计算该车受到的牵引力,然后根据W=Fs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10.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未来供电的主要能源。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完成下列问题:
(1)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某次测试中,小车在阳光照射下行驶40米用时1分20秒,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3)测试中,小车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此时小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答案】(1);(2);(3)
【解析】(1)小车的重力
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2)测试过程中小车行驶的时间t=1min20s=80s
则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
(3)小车受到的阻力
因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车的牵引力
则此时小车的功率
11.2022年4月16日上午,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等关键环节。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千克,假设返回舱在降落过程质量保持不变,返回舱着陆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合金 性能
铝合金 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
黄铜 耐磨,密度大,光泽好
不锈钢 不易锈蚀,耐腐蚀,耐低温
(1)AB段,返回舱的动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参考合金的资料,以下合金最适合作为返回舱外壳的是   
(3)计算返回舱受到的总重力在CD段做功的功率。
【答案】(1)不变;减小
(2)铝合金
(3)在CD段,飞船做匀速运动,速度为2m/s,它的总重力:G=mg=3x103kgx10N/kg=3x104N;返回舱受到的总重力在CD段做功的功率:P=Fv=Gv=3x104Nx2m/s=6×104W
【解析】【分析】功率P===Fv
【解答】(1)从图中可知,AB段,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匀速下降,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故机械能变小。
(2)返回舱外壳的材料要求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故选铝合金。
1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0~1秒内,推力F对木箱是否做功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3~5秒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___________焦。
【答案】否 400
【解析】(1)0~1s内,由图丙知木箱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推力F=100N,有推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推力F对木箱没有做功。
(2)由图丙知,3~5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推力F1=200N,木箱的速度v=1.0m/s,时间t=5s-3s=2s
木箱移动的距离s=vt=1.0m/s×2s=2m
则推力做功W=F1s=200N×2m=400J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3.3能量转化的量度
科学观念:知道功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知道做功的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情况;了解功的计算方法及运用公式计算。知道功率的定义和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了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科学思维:能用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能用功所表示的意义解释相关现象: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功率所表示的意义解释相关现象;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探究实践:体会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际情景体验做功、做功快慢的过程,理解功率计算公式的得出。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通过学习能体会到做功的快慢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快慢。
1、力学中的功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 另一个是: 。
2、功等 与 的乘积。
3、功的计算公式W= 。
4、如果F表示 ,单位 ;S表示 ,单位 ; W表示 , 单位 ,简称 ;符号 。
5、比较做功快慢
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1)
(2) 。
(3) 。
6、 叫做功率。
7、功率的意义: ,功率越大,做功 ;功率越小,做功 。
8、功率是用来表示做功快慢的科学量,与做功的 和做功的 没有直接的关系。
9、计算功率的公式: 变形公式: 、
两变形式可分别用于求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
10、功率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简称 ,单位符号是 。
(2)常用的功率单位还有 、 。
1千瓦= 瓦 1兆瓦= 千瓦
任务一:探究功
【读图】1.图3-25和图3-26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2.图3-27和图3-28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做功的实例。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与讨论】1.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
2.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如图3-29),在重物静止不动、匀速向上运动、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重物做了功?
任务二:探究功的计算
【思考与讨论】1焦耳有多大呢
例1 如图所示,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速举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做了多少功
如果将这个物体用3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匀速拖动10米,做了多少功
【思考与讨论】结合举重和人推车等事例,谈谈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任务三:探究功率概念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
①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时间长的运动慢;
②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③根据公式速度(v)=路程(s)/时间(t)计算速度,直接进行比较。
例题1 起重机将质量为 750 千克的货物,在0.5分钟内匀速吊起6米高,起重机的功率有多大?
【思考与讨论】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做功的快慢也就是能量转化的快慢。根据这一观点,请叙述例题中起重机的功率为 1.47 千瓦的意义。
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
1、如图是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正在开展的亚运会的一些比赛项目,下列有关做功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琼踪”打网球时,网球离开球拍之后,球拍对网球仍在做功
B.“莲莲”打篮球时,篮球在手指上转动的过程中,手指对篮球做了功
C.“宸宸”打乒乓球时,手上的乒乓球掉落到地上的过程中,手对乒乓球做了功
D.“宸宸”跨栏时,从栏杆上落下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2.投掷实心球是杭州市中考体测项目之一。以下情景中,人对实心球做功的是( )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3.非洲旱季,常用Hippo 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下列选项中,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b的过程中,小明对铅球做了功
B.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D.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相关数据的图象分别如图(1)、(2)所示。根据图像(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车的功率小于乙车的功率
C.甲车牵引力大于乙车牵引力
D.甲车受到摩擦力小于乙车受到摩擦力
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功多的功率大
B.做相同的功, 所用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所用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D.用相同的时间,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AB=BC。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8.如图甲所示,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先后两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则下列物理量相等的是(  )
A.木块前后两次所受的摩擦力
B.木块前后两次运动的速度
C.前后两次在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
D.前后两次拉力的功率
9.近年来,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它采用站立式的驾驶方式,人通过身体的前倾、后仰实现驾驶,如表为某型号双轮电动车平衡车的部分数据,则:
质量 10kg
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30cm2
最大速度 16km/h
充满电行程 24km
(1)该车充满电后,若以最大速度行驶,能行驶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质量为50kg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30min。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求该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10.太阳能将成为全球未来供电的主要能源。某学校开展了“制作太阳能动力小车”的项目活动。小科制作的小车已经完成测定的参数如下:小车的质量为100g,车长8cm、宽6.5cm、高3c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cm2完成下列问题:
(1)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某次测试中,小车在阳光照射下行驶40米用时1分20秒,该次测试中小车的速度为多少?
(3)测试中,小车以最快速度0.8m/s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1倍,此时小车的功率为多少瓦?
11.2022年4月16日上午,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等关键环节。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千克,假设返回舱在降落过程质量保持不变,返回舱着陆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合金 性能
铝合金 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
黄铜 耐磨,密度大,光泽好
不锈钢 不易锈蚀,耐腐蚀,耐低温
(1)AB段,返回舱的动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参考合金的资料,以下合金最适合作为返回舱外壳的是   
(3)计算返回舱受到的总重力在CD段做功的功率。
1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0~1秒内,推力F对木箱是否做功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3~5秒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___________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