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 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2025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01 (一) 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2025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1 15: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56年,我国正式公布推行第一批简化字以后,流行的汉字便有了简体(简化)字与繁体字的明显区分。学习中文,也就产生了两者之间需要学习哪种字体的选择。按照过去传统,海外华人地区的学校教学和书报印刷,全是采用繁体字,长期以来,给外国学生造成一种偏见,认为现代汉字是以繁体字为主流。如今,情况开始转变,海外华人地区使用简体字的现象增多,最明显的是东南亚华人地区的中文学校已使用简体字读写,报刊印刷也几乎形成简体字天下。
前几年,凡在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已陆续开始传授简体字读写。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上刊载了专栏作家纪思道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竟破天荒地用汉字简体字印出文章标题。这种罕见的举动,不啻显示追求时尚,也在于紧跟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繁体字省笔成的简体字,渐次成为汉字应用的主流,除了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促进,还在于我国特有的方块字本身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适应了文字进化弃繁就简这条规律,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汉字的演变,从契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战国以前多为大篆),至书于缯帛、简牍,或凿刻在碑石上的小篆,都出现过省却笔画的书写。如甲骨文字基本上是象形文字,有些字显得繁复,有些字则简单,这种繁杂和简括,已体现繁写和简写情况。周代的大篆不少字形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相近,也有较多的字开始符号化。战国文字则以大篆为基础,在笔画上进行了省改。到了秦代,将战国时期各国自行的文字以“书同文”的要求,进行统一整理,推行了较之大篆多处省笔的官方文字——小篆。当时,民间还流行着一种脱胎于篆文的隶书,人称秦隶。
汉承秦制,根据传统的书写方式,又在秦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兼取帛书和简书上的一些简化字,形成一种拉直笔画、方折弧角的汉隶。这是我们今天通称的隶书。中国汉字的字形演变到隶书,才成为真正的方块字,才有了明确的笔画数,才有了可辨别的偏旁部首,才有了我国最早的根据部首编目审定字形和便于查检的字典——《说文解字》。随后出现的楷书,正是在汉隶字形框架结构范围内,删繁从简,省笔顺笔,加以规范而成。如果要说传统文字,楷书的出现,体现的就是汉字传统的承传。
其实,汉字字形的简化,不仅指在不同字体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简化笔画的现象,即使在同一种字体的使用过程中,自身也会不断地简化。如甲骨文字目前所见是商代中晚期使用相对稳定的文字,其中的“车”字,就不难看出其形象的一再简化。复杂的“车”字,画着一根横轴、两个车轮、一个车厢(舆)、一根直辕,还有缚在辕上的车衡和两副套在马脖上的车轭,渐次简化成一根横轴、两个车轮、一根直辕和一根车衡,减少了车轭、车厢,笔画省略很多,但是仍具有车的形状。篆书中的甲骨文字痕迹还比较明显,尤其是大篆,有的“车”字,同样画上车轮、车辕、车衡和车轭。西周时期,金文中的“车”字,仅见车轮(每个车轮高度简化为一小横)和舆、轴,已显象征性,会意成分增多。大约到了战国,刻在石鼓(唐初曾在宝鸡发现的秦国石墩,其形如鼓,故称“石鼓”)上的秦国文字中,已将“车”字写成“車”字了(见下表)。
“车”的简化
春秋战国以后,缯帛和简牍书写材料在民间使用渐广,民间书写不如官方文书的字迹规整,出现了许多简化字,只要使用广泛,约定俗成,逐渐也就定型。这类字,通称俗字,也称别字,说明这是非官方正式书写。简牍书写,运笔已较自如,因而走笔较快,连笔字遂现,行书、草体(汉草)应时而生,简化字愈见增多。值得重视的是,几经简化了的俗字,有的也移用在政府往来的文书中。汉人蔡邕曾说,古时战攻并作,军书交驰,“以篆隶之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所谓赴急之书,就是写成俗体简化字,省笔易就,速度加快,又节约了时间。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节奏加快,要求提供的信息数量骤增,即使在平时交际往来,同样要求书写时能够省时省力。简化字的创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时而起,因需而成,与历史的向前推进,几乎是同步运行。
待隶书乃至草书在民间普遍流传,省笔易写的俗字,几经爱好书法的文人倡导,愈来愈普及。许多当时的俗体简化字,流传千百年,逐渐取代繁体字。如今沿用的简化字,几乎都有源可溯。如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保存了相当多的不同时期的简化汉字,我们都能从中分析笔道的删繁,比较其形体的合理调整,一竖一横的省略,绝非任意为之。诸如笔、乱、携、怜、断等字,早已在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碑刻上就予以简化。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是新的造字,似乎置汉字的古老传统于不顾。显然,这是一种偏见。数千年来,尽管汉字有过多次变体,但基本上仍是一脉相承,凸显出绵延不断强大的生命力。
(选自朱启新《汉字的简化》,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渐次成为汉字应用的主流,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有关。
B.作为我国第一部根据部首编目的字典,《说文解字》审定了汉字的字形,便于查检。
C.战国以后,在民间书写中出现的俗字、别字,也是简化字的来源之一,虽不规整,但约定俗成。
D.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保存了秦汉时期相当多的简化汉字,例如笔、乱、携、怜、断等字。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车”的字形变化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车”的甲骨文简化过程中,一直保留着车轴、车轮、车辕、车轭的形象,而车衡则不见了。
B.篆书中的“车”字,失去了象形意味,增加了会意成分,仅突出作为必要部件的车轮、轴和舆。
C.“車”字的最早定型,目前可追溯至秦国石鼓文,其是唐初在宝鸡发现的。
D.“车”字的形体演变,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在不同字体之间和同一字体内部都存在着简化的趋势。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末段观点“这是一种偏见”的一项是(  )
A.“号”的繁体字写作“號”,而早在北魏时期的云峰山题字中,就已见到简体的“号”字这种写法。
B.政府公布的简化字,经过专家反复研究,严格审定,符合文字进化弃繁就简的规律,符合现代化读写的要求。
C.在海外版的中国某线上社交平台和某国内社交应用上,我国台湾有不少中学生都乐于使用简体字而非繁体字。
D.据学者统计,《简化字总表》中常用的500多个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出现的不到20%,剩下的都是以前就已经使用的。
4.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为真正的方块字的过程。
5.文本第二、六两段分别提到了纪思道和蔡邕及其作品或言论,各有什么论述作用?
二、(2024·广东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中,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镌镵(刻画,描写),故遣饥寒被其体。”这种观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摘编自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所引起的病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人的需要是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的。人的需要无穷无尽,所以人永远处于缺失之中,痛苦与焦虑一类缺失性体验也就永远伴随着人生。我们不必把人的缺失、痛苦、焦虑和忧伤完全看成是消极的。诚然,缺失、痛苦、焦虑等也许是人生的苦难,它折磨人、摧残人。但一定程度的缺失、痛苦、焦虑,对人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要爆炸,人若是一切都美满、得意,没有丝毫的艰难、不幸,生命就可能因无限膨胀而走向灭亡。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甚至把这种缺失视为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为什么东奔西跑、浪迹天涯而不知疲倦?为什么承受了那么多的忧伤、痛苦、焦虑、不安而不改初衷?乃是出于真正诗人对“穷”这种生存和生活方式深刻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诗人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这种忧患伴随终生的“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呢?
“穷”是诗歌创作的发动力。“穷”作为诗人遭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挫折,使他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某种极限,这样就必然导致他的心理能量蓄积到饱和的状态,而产生心理失衡。如何释放饱和的心理能量,以恢复心理平衡呢?这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诗歌创作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就是释放、宣泄人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降低紧张水平,恢复人的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所以诗人之“穷”,不是诗人之不幸,从创作角度看,恰恰是他的大幸,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一种不能不写的创作驱动力。这种情形就像时钟上紧了发条,它不能不开始走了。欧阳修所说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正是上述心理规律的古典表达。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
(摘编自童庆炳《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提出的诗歌创作“穷而后工”的命题,揭示了古代诗人的创作规律,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得到宋人广泛认同。
B.宋代有很多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理解“诗穷而后工”的命题,涉及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心锤炼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
C.对一个人而言,适当的缺失性体验不可缺少,它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发展,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避免生命因膨胀而灭亡。
D.对于“穷”的内涵,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阐释并不相同,前者阐释为诗人不幸的处境遭遇,后者阐释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穷而后工”的阐述可知,若一位诗人在迁谪中以诗抒发忧国之情,这种情感会被欧阳修赞赏。
B.以下内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三段的论据:李白年轻时漫游各地,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助他妙笔生花,留下大量佳作。
C.材料二中欧阳修的“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等话语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心理规律,其中的“郁积”即为心理能量的蓄积。
D.对于“穷而后工”之说,材料二重在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这比材料一从诗人处境的角度所作的论述更为深刻。
8.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首先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然后从不同方面阐述这一命题,最后总结了它的价值所在。
B.材料一认为宋代有人将“穷”视为上天对优秀诗人的奖赏,所引用的苏轼的诗句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C.材料二第一段通过分析两种体验对人生的影响,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
D.材料二以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为喻,形象地阐明了缺失性体验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推动诗人进行创作的情形。
9.材料一作者怀疑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看法是针对宋祁而发的。作者这样怀疑的理由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江淹,南朝梁文学家。少孤而家贫,爱好文学。刘宋时入仕,辗转于诸王幕府,郁郁不得志。齐时受到赏识,逐渐显达。至梁,官运亨通,官职显赫,深居庙堂,安享尊荣。江淹早年以辞赋著名于世,晚年仕梁后才思减退,再未有佳篇传世。
为什么江淹晚年再未有佳篇传世?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探究。
答案解析
1、D 解析:D项,“保存了秦汉时期相当多的简化汉字”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七段中的“如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保存了相当多的不同时期的简化汉字”可知,汉代以来的历代碑刻保存的是不同时期的简化汉字,并没有说“保存了秦汉时期相当多的简化汉字”。故选D。
2、D 解析:A 项,“一直保留着车轴、车轮、车辕、车轭的形象,而车衡则不见了”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中的“复杂的‘车’字……渐次简化成一根横轴、两个车轮、一根直辕和一根车衡,减少了车轭、车厢”以及图表中的“甲骨文字”部分可知,应是一直保留着车轴、车轮、车辕和车衡的形象,车轭、车厢不见了。 B 项,“失去了象形意味……仅突出作为必要部件的车轮、轴和舆”错误。根据第五段中的“篆书中的甲骨文字痕迹还比较明显,尤其是大篆,有的‘车’字,同样画上车轮、车辕、车衡和车轭。西周时期,金文中的‘车’字……已显象征性,会意成分增多”可知,篆书中有的“车”字同样画上车轮、车辕、车衡和车轭,仍具有象形意味,而不是“仅突出作为必要部件的车轮、轴和舆”,且金文中的“车”字“会意成分增多”。 C 项,“‘車’字的最早定型,目前可追溯至秦国石鼓文”于文无据。文中第五段“大约到了战国……已将‘车’字写成‘車’字了”,并没有称之为“‘車’字的最早定型”。故选D。
3、C 解析:A项,“早在北魏时期的云峰山题字中,就已见到简体的‘号’字”,说明汉字的简化有源可溯,并非任意为之。 B项,政府公布的简化字符合文字进化弃繁就简的规律和现代化读写的要求,体现了对汉字弃繁就简规律的传承。D项,绝大多数常用简化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已经使用,说明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并不都是新的造字,大部分都是流传下来的。 A 、 B 、 D 三项均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末观点“这是一种偏见”。 C项,“我国台湾有不少中学生都乐于使用简体字而非繁体字”只是在说明台湾中学生对简化字的认可,并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文末相关观点。故选C。
4、答案:最早是甲骨文,然后是周代的大篆,接着是秦代的小篆和秦隶,最后是汉朝的隶书。
5、答案:举例说明使用简体汉字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证明简化字是历史上因时因需而产生的。
6、B 解析:A项,“构成了宋代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诗穷而后工”只是得到宋人广泛认同,但说其是中和诗论的组成部分于文无据。C项,“让人感情深厚、精神敏锐”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感情深笃、精神敏感的诗人,最深刻细微地体验到这一切”可知,“感情深厚、精神敏锐”是诗人的特质,而非“一个人”受益于缺失性体验而获得的情感特质。D项,根据材料二第一段“‘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可知,材料二认为“穷”包括“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和“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两方面,其中,第一方面与材料一的阐释是一致的。
7、D 解析:D项,“论述更为深刻”无中生有,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穷而后工”的论述无法看出哪一个更为深刻。
8、C 解析:C项,“论证了该段的中心论点:适当的缺失性体验对人而言不可缺少”不准确。材料二第一段的中心论点应是“诗人之‘穷’,诗人的这种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9、答案:①宋祁认为诗歌让诗人处于困厄之中,而欧阳修认为是困厄的处境让诗人写出好诗,这与宋祁的看法针锋相对,可视为对宋祁观点的反驳;②欧阳修先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然后指出应该是“穷而后工”,这种表述方式可视为针对宋祁“诗能穷人”观点的反驳。
10、答案:①江淹晚年官运亨通,仕途圆满,不再有早年的压抑和痛苦,不需要以文学创作来纾解痛苦,不必在写作上精益求精;②江淹晚年高居庙堂,生活面狭小,导致他对人生世相、天地事物无法有更透彻的认识,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③江淹晚年沉湎于富贵尊荣,满足性体验过于丰裕,缺失性体验严重不足,缺少文学创作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