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信息的推理与判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数字化生存时代,信息极为丰富,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成为“幸福的烦恼”。如今,数字媒介颠覆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系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隐蔽地控制着人们的选择权,要想逃离谈何容易。恰如某电影主人公的苦恼:“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电影的隐喻同样在拷问现实:互联网世界可谓应有尽有,可就是看不到尽头,媒介技术无孔不入,我们只能“束手就擒”吗?放弃、逃离和被遗忘是否也是一种正当权利?我们还能对那些远离智能技术的“少数人”不闻不问甚至嗤之以鼻吗?或许,能否善待这部分群体将决定媒介文明的高度。如此,数字鸿沟的衡量标准应从媒介使用的“量”向“质”的维度转变,否则,媒介的滥用乃至成瘾将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为了节省信息搜索成本,防止用户注意力过载,搜索引擎和算法技术应运而生。人们欣然接受个性化推荐技术的援手,却未曾发觉这些技术凭借对信息的全方位形塑而编排和控制我们的生活。人们表面上获得了自主体验,却陷入“过滤泡”而浑然不觉。正如帕里泽所言:“过滤泡是一个舒适的地方,身边都是最喜欢的人、事物和想法,一切都围着你转,互联网越来越少地向我们展示广阔多样的世界,互联网也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性的弱点。”在海量信息中,人们有限的认知资源被过量消耗,降低了独立思考、理性对话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一个被算法分类操纵的公共领域,本质上是零碎的、排斥对话的,容易培养“单向度的人”,造成价值分裂和身份区隔。
信息选择悖论同样体现在隐私保护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人们虽在态度上表现出对隐私保护的关切,但在行为上出现了一定的偏离,甚至有人宁愿牺牲隐私去换取利益;其二,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隐私问题时,呈现出“内外有别”的“差序格局”,他们虽重视自身隐私保护,却乐于窥视和消费他人的隐私,呈现“无感伤害”的心理特征;其三,在形象管理动机的驱动下,有人会选择生动分享自己的隐私,如身份、相貌、行踪等,以便更好地维持社会关系;其四,使用应用程序时,在面对各种冗长而晦涩的隐私政策时,由于操作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人们往往会怠惰于思考,也缺乏维护个人隐私安全的动力和自信,点击“同意”按钮似乎成为多数人无奈的选择,由此引发“隐私疲倦”心理。
可见,数字化生存时代充满了悖论,焦虑与不确定性注定与我们长相伴随。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概念不断涌现,如智慧城市、区块链、元宇宙等。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身份符号的迅速更迭与社会符号的意义争夺,如后人类、透明社会、后真相社会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复杂而丰富的生活图景,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素材。
(选自郭小安《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信息过剩与选择悖论》,有删改)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海量聚合影响了人文学者观察、思考问题的思路,增强了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科学性,更新了人文学科研究的研究范式,拓展了人文学科经典理论的验证空间。
传统的实证研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决策和验证过程,其最大的特征是研究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之后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其不足或缺陷主要在于研究者的主观性直接影响或干扰验证的过程。大数据则将研究者的视野扩展到个人经验、见识甚至想象之外,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一般的阅读、分析和理解所能处理的范畴。与传统随机抽样相比,海量信息在时空上具有传统抽样数据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大数据全样本的性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个人经验有限性对研究过程客观性的负面影响。大数据因没有事先渗透主观意图而具有客观性,它全面、完整、客观地刻画了研究对象,较之以往有更庞大的数据支撑。大数据这种大而全的超凡特性,降低了人文学科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大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研究资料,与传统资料相比,其样本量具有庞大、丰富及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充分的描写、充分的解释和充分的预测”提供了远超个人认知范围和能力的巨大空间与可能性,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对包含在大数据中的隐形模型进行挖掘和归纳,突破了人文学科研究者的视野局限,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经验范畴。这对于以内省式研究为主的人文学科研究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范式来说,也都是高级助手或必要补充。
研究领域信息总量的变化将导致信息形态的变化,不再受限于传统学科研究思维方式,体现出大数据分析的核心预测能力,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深刻的洞察力,为社会科学经典理论的验证和拓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大数据在延伸和重新检视经典学说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使宏观理论成为可能。
(选自欧阳剑《大数据视域下人文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海量信息在互联网中构成了一个应有尽有却看不到尽头的世界,这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成了人们“幸福的烦恼”。
B.材料一中“差序格局”的含义和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一样,指在对待“自我”与“他人”时“内外有别”的态度。
C.无论是传统的实证研究,还是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统计,都因为现实的限制而无法拥有全样本,只能进行抽样研究。
D.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研究资料,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大大超过一般的阅读、分析和理解所能处理的范畴。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传统媒介生态系统截然不同的数字媒介,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
B.使用应用程序时,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条款,点击“同意”按钮,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C.档案馆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开展数据分类和统计工作,提高整理分析档案的效率。
D.大数据分析不受传统学科研究思维方式的束缚,在重新检视经典学说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某电影主人公的话来说明互联网世界的特点。
B.材料一使用了“束手就擒”“嗤之以鼻”等形象化词语,增强说理的生动性。
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分析了大数据对人文学科研究的诸多影响。
D.两则材料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来突出观点,但论证侧重点不尽相同。
4.材料一中“过滤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数字化时代的海量信息,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即便是一个从不关心科技领域的人,在最近这段时间也躲不开“ChatGPT”的刷屏。这个诞生于2022年11月的机器人,以一副骄傲的气势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仔细研究ChatGPT的技术发展过程,会发现ChatGPT本质上依赖的是一种语言模型。而且早在2020年,就已经有公司基于同类模型,为用户提供AI(即人工智能,下同)写作服务,包括一些电商产品介绍、博主种草文案、简历撰写等。而经过技术升级后的ChatGPT只是学会了一种能跟人类直接沟通的语言,不再需要专业的AI研究人员进行“翻译”。
简而言之,就目前现实来看,ChatGPT更像一个优秀的文字润色师,对于一些简单的、重复性高的脑力工作或许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在国外一些大学生用ChatGPT搭建论文框架,然后往里填内容,大致就是这个思路。但那些研究性强、思考性强、创新性强的工作,在当下的时间尺度下,是不会被AI取代的。
在这个许多行业都在自危的时代,AI不会成为压倒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行业众生的本质,只有那些在创新上下真功夫,愿意做研发、做产品的企业,才能在任何危机面前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计算机软件前端开发工程师谭林说,就像马车协会抵制燃油车一样,面对新生事物,旧的事物会天然地排斥和恐慌,但当你发现潮水不可逆转的时候,你同时也发现,你正和潮水涌向同一个方向。
(选自《风暴眼上的ChatGPT,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创新焦虑》,有删改)
材料二:
国外一项对1 000多名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完成家庭作业。一位大学教授曾告诉媒体,他发现班上最好的论文是由ChatGPT创作的。
教育部门因此普遍对ChatGPT持谨慎态度,美国多所公立学校禁用了ChatGPT,原因是担心作弊。纽约市教育部门发言人认为,该工具“不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针对ChatGPT带来的问题,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担忧恐惧的情绪并不会带来多大帮助,相比拒绝,了解它更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进宝认为,就教育系统中某些特殊和具体的应用情形,由ChatGPT的使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即使是前述报道中所提到的行为,在他看来也只是短期阶段学生们的新奇尝试,很难说会变成一种长期行为,管理部门所出台的限制措施“还为时尚早”。而对于中国而言,该软件的使用所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也尚未显现。
(选自《ChatGPT为何引教育界“封杀”?》,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人们认为无法达到的极限,从1997年IBM“深蓝”计算机首次在国际象棋中击败人类,到IBM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赢得了智力竞赛,再从2016年“阿尔法狗”在围棋大战中战胜人类,到2019年号称“AI赌神”的Pluribus在德州扑克中碾压人类玩家……
现在,ChatGPT已经触手可及,拉扯冲撞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且继续“狂飙”在超越人类的赛道上。“ChatGPT引发十大职业危机”“未来20种职业或被AI取代”等话题频上热搜。
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负责人熊德意认为,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更多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效率,辅助人类。与此同时,大众需要与时俱进,熟悉并掌控新技术,就像学习使用计算机、手机一样,毕竟这些新技术一定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美国哲学家、作家及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意识的解释》中描述了幼年的海鞘:“它在海洋中游荡,寻找一块适合的岩石或珊瑚,作为终生的家。”一旦找到,海鞘就不再需要它的大脑并将其吃掉。
这听起来很残忍,但这背后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隐喻: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后,人类可能因过于依赖“智能”机器,使自己变得愚蠢。
熊德意提醒,要警惕人工智能弱化人类思维。“ChatGPT实际上是从人类海量语言数据、知识库中学习训练而来,如果人类完全依赖于它,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语言思考和能力锻炼,那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
(选自《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
《科技日报》2023年2月16日,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学会了能跟人类直接沟通的语言,不需要专业的AI研究人员“翻译”,所以它以一副骄傲的气势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B.在这个许多行业都自危的时代,那些在创新上下真功夫,愿意做研发、做产品的企业便可抗住AI带来的冲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C.西方专家普遍对ChatGPT持谨慎态度,甚至禁用。
D.熊德意提醒人类要警惕思维被人工智能弱化,因为他认为人类可能会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这与海鞘故事蕴含的道理有相似之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介绍当下ChatGPT的火爆现象,指出其应用现状并给行业提出了专注于创新的生存发展路径。
B.材料二列举国外部分学生用ChatGPT完成作业及最好的论文由ChatGPT创作的事例,意在强调教育界应封杀ChatGPT。
C.材料三认为ChatGPT虽然存在一些隐患,但目前其更多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效率,辅助人类,所以应保证其发展。
D.材料一由现象引入,简要介绍ChatGPT的应用现状,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深入探讨,三则材料之间呈递进关系。
9.作为说理文,材料一的语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这种风格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10.王林是大四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他忧心忡忡,担心工作会受到威胁。请你给他提一些建议,让他能正确对待人工智能,满怀信心地走上工作岗位。
答案解析
D
2、A 解析:A项,“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中说的是“数字媒介颠覆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系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改变”并不等于“颠覆”“重塑”。故选A。
3、D 解析:D项,“两则材料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错误,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材料一主要使用了引用的论证方法。故选D。
4、答案:①为节省信息搜索成本,防止用户注意力过载,产生了搜索引擎和算法技术;②这些技术凭借对信息的全方位形塑,编排和控制人们的生活。
5、答案:示例:①展现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图景,为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②提供海量研究素材,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更新研究范式,拓展验证空间;③数字化时代充满信息选择悖论,带来焦虑与不确定性。
6、D 解析:A项,“简单重复”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就目前现实来看,ChatGPT更像一个优秀的文字润色师,对于一些简单的、重复性高的脑力工作或许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知,并不是说它的思维方式是简单重复。B项,“各行各业都在自危,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说法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一第四段“在这个许多行业都在自危的时代”可知,不是“各行各业”。C项,“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说法错误,偷换概念,由材料三第二段“ChatGPT已经触手可及,拉扯冲撞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可知,不是“改变”。故选D。
7、D
8、 A
9、答案:①将ChatGPT比作优秀的文字润色师,将人工智能比作镜子,将发展趋势比作潮水,把抽象的词语具体化,生动有趣,便于理解;②用马车协会抵制燃油车来比喻现在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排斥,语言浅显形象,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10、答案:示例:①为了避免被人工智能替代,要肯在创新上下真功夫,专注于研究性强、思考性强、创新性强的工作;②不应被担忧、恐惧思想左右,而应顺应发展浪潮,不断了解人工智能;③警惕人工智能弱化自己的思维,避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