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论证特点概括与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表现手法中的主体,因此评画必然涉及笔墨。逐渐,舍本求末,人们往往孤立地评论笔墨。喧宾夺主,笔墨反成了作品优劣的标准。
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作者可用任何手段:不择手段,即择一切手段。果真贴切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杰作,其画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线、面,或曰笔、墨,等等,便都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与价值。价值源于手法运用中的整体效益。威尼斯画派杰出画家保罗·委罗内塞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这泥土色调表现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画面色彩运用的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就绘画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谓优劣,往往一块孤立的色看来是脏的,但在特定的画面中它却起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屋漏痕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对于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家大概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的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但也未必变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与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长驻于它们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进中。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
(选自吴冠中《笔墨等于零》,有删改)
材料二:
20世纪末,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引发了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论辩。这场争论,其核心并不在技法的有无,而在艺术理念的区分。
20世纪中国水墨画有文人画和非文人画两大系统。其中,文人笔墨又有两大支柱,一是书法用笔,强调“书画同法”,强调中锋为本和以线立骨,强调一波三折、藏头护尾等用笔规范,强调线的力度;二是程式化,文人笔墨中,造型程式是为笔墨程式服务的,程式化是为书法用笔服务的,文人画程式规范的核心就在笔墨。文人画代表人物黄宾虹,提出“用力无法,便是江湖”,他认为绘画中的世俗之气就源自笔墨不得法。吴冠中属于“非文人笔墨”系统,他的主张和实践是对文人笔墨程式规范的解构。用前者的标准衡量他,难免会有用笔“软塌塌”“浅薄无味”的判断。因此,笔墨之争并非工具材料之争,而是范式之争。吴冠中消解了书法的笔墨规范,同时融合西方艺术语汇,促成了今天笔墨艺术系统的多元化格局。
关于“等于零”这种激愤的语言风格,有批评者认为是吴冠中为了引起关注而故作惊世骇俗之语。吴冠中的主观意图无从考证,但从其文论中反复出现对鲁迅的欣赏——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常有针砭时弊的激烈言辞——可以想见吴冠中此论的背景。
吴冠中对中西方绘画都有涉足,他对国画和油画材料有客观的分析,“黏糊糊的油彩不能表达线的奔放缠绵,她拖泥带水,追不上水墨画及书法的纵横驰骋,她如何利用自身的条件来引进流动的线之表情?水墨画像写字一样,长缨在手,挥毫自如,但却也手法有限,对繁花似锦、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往往束手无策”。由此可知,所谓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笔墨没有价值,表达的正是技巧要服从于创作需要的理念。
在中国画漫长的变迁过程中,笔墨早已突破单纯的物质材料范畴,成为区分士庶雅俗的符号。中国画笔墨所期望的理想境界幽微奥妙,对画家学养有较高要求,笔墨逐渐发展为一种标志社会身份的文化符号;笔墨的难度又使其具有宗教般的魅力,吸引画家孜孜以求,并将其视为提升修养的手段,因此笔墨又成了精神象征。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文士阶层的身份、地位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国难之中的知识分子不愿也无法继续追求独善其身,传统笔墨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逐渐贫瘠。中国画传统的观赏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巨大转变,原本私密而小众的雅集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公开化的美术展会,受限于学养,大众很难领会笔墨的精妙之处,往往只能“看一眼”的观赏方式也使传统笔墨很难获得共鸣。在此背景下,吴冠中追求的是“群众点头”“专家鼓掌”,以及西方观众的认可。该定位在笔墨之争中也曾受到非议,但从笔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来看,吴冠中的选择不失为一条国画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选自张熙《笔墨为何等于零?——从语境研究视角浅析吴冠中的笔墨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择手段”,文中指在绘画的时候,作者可以采用一切手段来表达视觉美感和独特的情思。
B.“奴役”,把人当奴隶一样使用,文中指笔墨没有独立性,要绝对服从作者表达感情的需要。
C.“媒体”,在文中指传播艺术作品的途径,如雅集、美术展会等,也指粗陶、宣纸及笔与墨等。
D .“江湖”,文中指文人画系统对不守传统笔墨程式的画法的喻称,即不正统的、有世俗之气的画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把吴冠中的激烈言辞与他对鲁迅的欣赏联系起来,说明吴冠中“笔墨等于零”这一观点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中国画文人笔墨使作者在习画过程中往往会陷于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在客观上也容易形成对大众的排斥,显示出一定的狭隘性。
C.“这儿该用倪云林的线法,那一笔有米家云山的韵味”,这样的指导和评价在认同吴冠中观点的人看来,并非不可接受。
D.“群众点头”“专家鼓掌”“西方观众的认可”,这种随时代发展而来的创作追求,有利于中国画的雅俗共赏,也有利于它走向世界。
3.下列有关诗文创作的言论,与吴冠中的笔墨观最接近的一项是( )
A.胡适: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B.黄庭坚: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C.沈义父:炼句下语最是紧要……如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事。
D.曹雪芹: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4.请参照下面的注释示例,给文中的“笔墨”加注。
注释示例:拳脚,本指拳头和脚,文中指武功。
5.如何推动中国画的现代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很长时间以来,有一个许多人经常讨论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国人的国民性。比如如何概括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否需要改造?也有人说并不存在什么国民性,这是个伪问题。我想这要看对“国民性”这个词怎么来解释。如果把中国人的国民性解释为全体中国人共有的特点,或者说是中国人普遍的特点,这是很难成立的。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农业民族,有牧业民族,以前还有以狩猎或采集为业的民族,以哪个民族为例,或者以哪个地域的人为准呢?中国的历史又这么长,拿哪一段来考察和分析呢?很难着手。不要说历史上的事情不能简单地看和说,就是当下的中国社会,其特点也肯定是跟改革开放之前不同的,这还只是几十年的时间呢。所以,从中国历史来看和说中国人的国民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不是说事情不容易做就不做了,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会产生一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人口的主体汉族,或者受汉族影响比较深的其他民族,或者采用同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人口,比如说农业人口,生活在一个地方,总是会有一些共同性的。上海人和广东人,二者有没有一些共同点呢?还是有的,但不一定要扯上“国民性”这个词。中国农业社会中不同地域的人口,长期以来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同性?我想如果这样来讨论的话,话题是可以展开和深入的,因为特定人群中人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若要讲国民性,就应该讲一定范围内,即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一个群体的共同点。
我们以前讨论国民性也好,讨论地域文化的共同性也好,往往容易表现出以偏概全、笼统含混、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倾向,或者是以前人的某些言论作为论据,或者是拿某些书面记载的引述代替实际情况调查。比如,往往一涉及国家和民族,有些国家的人一下子就会变得很团结,但我们是不是确实都是这样呢?这就提醒我们,考察地域文化共性,不能仅仅根据某些人的话,不能仅仅根据个别例子,而要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要拿证据来说话,要做社会调查,特别是抽样调查。比如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那就应该说出在哪些方面我们讲礼、哪些方面讲仪、具体有哪些礼仪、讲的程度怎样、有多少人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然后拿一个参照物来比较,这样才能够得出比较可信的结论。
讲国民性也好,讲地域人文特征也好,我们以前用得比较多的办法是找典型,把典型找出来,用典型作代表。但问题是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如果要找典型,几乎永远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到你所需要的典型,但要找一个相反的典型也绝对能够办到。比如说学生厌学,你有典型,我就给你找一个勤学的典型;说有钱人为富不仁,你有典型,我也可以给你找一个富而慈善的典型。
光靠找典型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就再加上一个理论,就是说要区分主流和支流。你看到的那么多,其实还是支流;我举出的例子虽然少,却是主流。你说社会道德不行了,我找几个拾金不昧、舍己救人的人来给你看看,这才是主流。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是做了调查的,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人有名有姓,其实不然。古代中国长期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不得不说假话,否则就难以生存。例如皇帝“赐”大臣死,被赐死的人还要下跪谢恩,其实并不是真的感谢皇帝赐死,而是害怕影响家人、祸延子孙。要是将表象当作事实,那就要上当。今天的现象往往是历史现象的延续。如果我们就某个敏感的问题到路边做调查,你向路人提问,请他谈谈看法,他可能会说反对。要是你又说你是某家电视台的记者,将镜头对着他,他可能马上改口,说这件事很好。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呢?前后矛盾又说明什么呢?
很多历史记载到底是不是反映了真实情况,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去广泛搜集材料,全面考察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人群的一些特征,这才可能成为讨论所谓国民性,或者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
(选自葛剑雄《改革开放与中国人观念的现代化》,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同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人群,总会有一些共同性,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B.我们以前讨论国民性或地域文化的共性,往往存在以偏概全、以书面记载代替实际情况的问题。
C.考察地域文化的共性,应该做社会调查,特别是抽样调查。
D.针对同一个敏感问题,以路人的身份和以电视台记者的身份去调查,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中国有56个民族,且有着漫长复杂的历史,所以说中国的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
B.在中国,找到与一个典型对立的另一典型并非难事,作者不赞成通过找典型来研究国民性。
C.被赐死者下跪谢恩,并非出于感谢,而是为了保全家人,这说明历史记载有时并不反映实情。
D.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行文,指出了研究国民性或地域文化共性时的若干误区。
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
B.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反对党八股》)
C.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修辞立其诚》)
D.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9.本文第三段是如何采取破立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10.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
1、C 解析:C项,“在文中指传播艺术作品的途径,如雅集、美术展会等”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中的“岂止笔墨,各种绘画材料媒体都在演变……旧的媒体也往往具备不可被替代的优点,如粗陶、宣纸及笔与墨仍永葆青春”可知,此处的“媒体”明显是说绘画材料,而不是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故选C。
2、C 解析:C项,“并非不可接受”是双重否定句,意思是可以接受。由材料一第一段“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第四段“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对于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家大概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可知,吴冠中的观点是“笔墨只是奴才”,其受作者思想情绪的支配,脱离具体画面只谈笔墨是没有意义的,选项只是孤立地谈笔墨,认同吴冠中观点的人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指导和评价的。故选C。
3、D 解析:由材料一第一段“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和材料二第四段“所谓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笔墨没有价值,表达的正是技巧要服从于创作需要的理念”可知,吴冠中的笔墨观是,要从整体上看待笔墨,技巧服从于创作需要。根据 A 项中的“偶然”“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B 项中的“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 C 项中的“炼句下语”可知,这三项均是从字词角度(炼字炼句)说明诗文创作讲究技法。 D 项中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认为立意最重要,词句是末事,正符合吴冠中要从整体上看待笔墨、技巧服从于创作需要的观点。故选D。
4、答案:笔墨,本指中国画绘画用的工具材料,即笔和墨;文中指用笔规范或程式、范式,即造型手段。
5、答案:示例:①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长处;②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反映新的生活和时代风貌;③要不断提升画家自身的专业学养;④要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促成笔墨的多元化发展。
6、D 解析:D项,“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第六段“可能会说反对”“可能马上改口”可知,这里不表示肯定语气。故选D。
7、A 解析:A项,“有人认为”张冠李戴,“所以说”强加因果。由原文第一段“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农业民族,有牧业民族,以前还有以狩猎或采集为业的民族,以哪个民族为例,或者以哪个地域的人为准呢?中国的历史又这么长,拿哪一段来考察和分析呢?很难着手”可知,“中国有56个民族,且有着漫长复杂的历史”是作者提出的,并非“有人”的观点,它与“中国的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也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A。
8、D 解析:A项,支撑的观点为“我们要拿来”。B项,支撑的观点为“要缜密分析问题”。C项,支撑的观点为“要表达真实见解”。D项,支撑的观点为“要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与材料观点最为契合。“吃别人嚼过的馍”即听取他人汇报,并非科学的调查方式,与原文第三段中“以前人的某些言论作为论据,或者是拿某些书面记载的引述代替实际情况调查”的内容无异,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用科学的方法,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去广泛搜集材料,全面考察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人群的一些特征”。故选D。
9、答案:①首先驳斥了以偏概全、笼统含混等研究地域文化共性的错误方法;②然后提出“考察地域文化共性要进行社会调查、用事实说话”这一观点。
10、答案:①严谨科学。文中多有“往往”“一定的”“可能”等表示限定的词语,逻辑严密,避免了绝对化表达。②通俗浅易。“要是将表象当作事实,那就要上当”等句子,具有口语化特征,便于读者接受与理解。③多用问句。“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呢?前后矛盾又说明什么呢?”等设问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