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 即景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20 20: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即景
学习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将习作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运用多种方法,将变化写具体、生动。【语文要素】
第一学程 勾连回顾思技巧
学习过的写景文章的方法有哪些?
那么该如何写好景物呢?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有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不难发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春花的:
①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描绘春花。
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状。
③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丰富春花图的内涵。
要写好景物
我们要掌握以下技巧
一、抓住景物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
有些学生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
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因此,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不同季节、不同时间
二、选好描写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
01 定点观察
02 移步换景
01 定点观察
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的两侧,如同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现代化的崭新气派;向东望去,那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正吐着乳白色轻烟,阳光里,更显得柔和而透明;向西看去,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场小小劫难,又仰望着蓝天,而且显得更加素洁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横卧天际的天山余脉,宛如这古城的一带屏障,提示着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在这里建都的深谋远虑……”
02 移步换景
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三、安排好描写顺序
01 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写景
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需要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由内至外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使景物的画面井然有序的展开。
02 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写景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就是在一天中,时刻不同,景物的色泽、颜色、情状也不会是一个样子。因而,需要按照时间的变化推移,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
四、巧用联想、想象和多种修辞
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五感+两想
六、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彩。
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
第二学程 理清题意想方法
一、审题,拟定习作题目
1、即景是什么意思?
即:当时,当下。
即景:当时或当下所看到的景物,
时间不能很长。
习作
2.大家读一读题目,发现题目有什么特点?
题目不完整,需要补充。
3、想想,题目可以补充那些内容呢?
观察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4、读这四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雨中即景”
“日落即景”
“田野即景”
“窗外即景”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写什么
_______即景
即景——眼前的、较短时间内所见的有一定变化
的景物。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身边这样的景物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是一处自然景观。请从自己观察到的景观或现象中,提炼关键词,完成命题。
怎么写
抒情开头法
在写景作文的开头,直接抒发自己对所写景物的情感。
举例: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似的。(巴金《繁星》)
悬念开头法
在写景作文的开头,巧设疑问,吸引读者对写景对象的关注。
举例:
小雪后的济南美在哪儿呢?
老舍(《济南看雪》)
开门见山开头法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在作文开头直接写出自己要描写的景点。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习作要求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出来散步的人很多。
你觉得这个片段少了点什么?
这一段按顺序写了天空、小区、小池塘、散步的人,但没写出动态变化。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云。一轮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子。走进池塘,能看清池塘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
动态变化
到了上午,雾就更白了,更浓了。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空气湿漉漉的。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眼前只有这白色的雾,像牛奶一样,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色水晶般的大眼睛。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这段文章好在哪儿?有什么问题?
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也写了雾的动态变化,但顺序混乱。
时间顺序,清晨的雾,上午的浓雾,中午的雾变淡了
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色水晶般的大眼睛。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空气湿漉漉的。到了上午,雾就更白了,更浓了。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眼前只有这白色的雾,像牛奶一样,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中午,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通过形状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
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先,再,渐渐地”这些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溜”“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使月亮的动态变化更生动。
总结
方法一:按照顺序写变化
方法二:巧用动词写动态
方法三:使用表示承接的词语
初冬,晨雾弥漫。它不像暴风雨来得那么急,也不像雪花那么有姿态,它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轻抚着大地。可是它也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①
晨雾即景
开篇点题。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让景物更加鲜活。
范文示例
一开始,晨雾又淡又白。近看,它就像一层飘渺而轻盈的薄纱;远看,这晨雾给大地镀上了一层白边。雾气中掺杂着花香,湿漉漉的水汽在刚睡醒、热扑扑的脸蛋上拂过一丝清凉,不禁沁入了我的心房。雾从我的眼前飘过,我的睫毛上挂起了一层细细的露珠;雾从我的耳边掠过,我仿佛听到母亲低吟着一首轻缓的摇篮曲。漫步在无边无际的晨雾中,就像置身仙境一般。②
景物描写由近及远。结合感官体验,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渐渐地,晨雾变身成了一个大魔术家,它将周围的景物一个个都藏了起来。雾渐浓,它从山顶汩汩地流淌下来,又缓缓地漫下山坡,像谁抖开了一件轻柔的白衫,披在了大山的身上。山脚处的房屋也变得模糊不清了,那苍翠的山,乌蓝的谷……都浸在了乳白色的浓雾里。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形象生动。
那浓雾,抓一把,软绵绵的;踩一脚,飘
悠悠的。你看,它翻滚不休,一会儿滚成一团,沉于大地;一会儿又悄悄消散开去,如一缕缕
青烟。看着,看着,我不禁伸手去抓了一把,
可收回手一看,咦,刚才还捉进手里的雾,一
摊开却又无影无踪了。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上作者的亲身体验,感觉真实可信。
终于,太阳出来了,厚厚的晨雾又变回了一层薄薄的纱,周围的景物,越来越清晰。慢慢地,雾化成了水蒸气,飞上了蓝天,消失不见了。⑤
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晨雾的变化。
结尾
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学程:文思泉涌成文章
作业:
在稿纸上完成 即景。
要求:语句优美,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