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九上历史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检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九上历史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检测(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22 06: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下图所示是吴波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
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
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时,列
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4、有位导演在拍摄林肯总统的电视剧时,准备了许多道具,结果发现有些错了,请你帮
助他找出来-----------------------------------------------------------------( )
①军用手电筒 ②一本《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林肯自备的老式轿车 ④棉质牛仔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
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6、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的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7、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8、“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 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B.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C.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 D.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9、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10、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
形成;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
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
A.世界格局的演变 B.科技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殖民扩张
11、下列各项发明中,属于德国最先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二、组合列举(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2、进步的改革或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违背历史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注定失败。
⑴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废除了 ,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 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 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 性质的改革。
⑷ 19世纪末,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康有为等人发起了 ,以期变法图强。
13、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⑴ 1879年,“发明大王” 成功发明了碳丝电灯泡,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了人间。
⑵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内燃机汽车,改变了人们出行的方式,他被称为“ ”。
⑶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行者1号”飞机,使人类飞天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们被称为“ ”。
⑷ 19世纪70年代后, 和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8分)
14、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 】内打“√”,错误的在题前的【 】内打“×”并改正。(10分)
(1)19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英国和德国走在其它国家的前面。
【 】
(2)1861年改革中,农奴“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沙皇赏赐的。
【 】
(3)一战中使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是马恩河战役。
【 】
(4)明治维新改革了日本落后的封建制度,使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它也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5、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2分)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段的妥协。
革命民主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改革中基本得到体现 (1分)写出该派别方案与1861年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2分)
(3)对于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 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分)
16、有人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
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百多年前的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的?(1 分)领导人是谁?(1 分)请对他进行简要评价。(2分)
(2)美国独立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解决这一矛盾的?
(1分)其领导人是谁?(1 分)他通过颁布哪两个文件扭转了战争的局势?(1分)
(3)美国在三次科技革命中都有重大发明。请写出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成果及其发明者。(2 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觉得美国的崛起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2 分)
五、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3分)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请你参与探究!
【图说历史】
(1)右图反映的是一战前的什么历史现象?(1分)
(2)根据所学知识填出图中A、F字母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写出近代与A、F两国相关的思想理论成果。并举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两国长期对立的主要表现。(4分)
【追根溯源】
材料一 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法 俄 德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揭穿谎言】
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4)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
【战争审判】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5)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期盼和平】
(6)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的时候,当世界沉浸在喜悦与悲伤、希望与绝望、激情与冷漠之中时,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重新摆在人类面前: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类别 A F
国家名称
思想理论成果 启蒙运动
对立的主要表现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