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地球的自转-【2024秋中图版八上地理高效备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地球的自转-【2024秋中图版八上地理高效备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21 09: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秋中图版八上地理高效备课(教学设计)】
1.1.1 地球的自转
1.说出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2.用实验方法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说出昼夜更替现象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学会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念。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四季的形成。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我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新课学习】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24小时。
课堂活动:用你手中的笔模拟地轴,将其倾斜,上端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然后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可演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
活动:教师用手电筒(假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假设为地球)。
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光线只能照亮一半)为什么?
讲述:可见,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向着太阳的半球为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
提问:昼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不透明)
学生读图,了解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晨昏线分“晨线” 与“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昏线。
提问:我们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的光线和课本插图中的太阳光线有什么不同?
讲述: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我们粗略地把太阳光线看做平行光线。
(2)昼夜更替现象
活动: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运动。
观看动画: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和偏西的两个地点,哪个地方先看到日出?为什么?
2.时差
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为何会出现时差?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一般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360°),即1小时转过经度15度。因此,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分为1个时区,全球可划分为24个时区,判定时间的法则是东早西晚。
教学至此,请使用《名校课堂》同步训练部分。
一:旧课复习:1.地球仪
2.南北半球的划分
3.东西半球的划分
4.五带的划分
二:新课讲授: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①定义
②方向
③周期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
②时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